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公卫护士拒打疫苗风波–卫署调派医生 公会质疑成效

人气: 6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1月23日讯】〔自由时报记者胡清晖、洪素卿/台北报导〕公共卫生护士拒绝在没有医师的情况之下施打疫苗,卫生署疾病管制局表示,会动员各县市卫生局、全台三十五家署立医院的医师全力支援,确保疫苗施打不会中断。

卫生署疾病管制局副局长周志浩表示,卫生署将动员各县市卫生局、合约医院及署立医院的医师支援,偏远地区则以定期方式派遣医师至当地卫生所、卫生室与学校协助接种。此外,卫生署也会安排医师在全民健保全面提升山地离岛地区医疗服务计划(IDS计划 )与巡回医疗时,同时进行疫苗接种。

至于医师下乡的诊疗经费,周志浩表示没有问题。卫生署也指出,署立医院支援的医师费用会由署立医院支付;至于卫生所请医师的就诊费用,则协调县市政府、当地卫生局支应,让疫苗注射不中断,防疫不会出现漏洞。

同时,卫生署正在着手修改护理人员法,将七十二年的函示公文纳入,让公卫护士执行预防接种具有合法性,也希望能在立法院新会期中尽速通过。

公会怀疑卫生署调派能力

“我们相当质疑卫生署做得到!”中华民国护理师护士公会全联会秘书长吕月荣表示,只要卫生署能够调派医师到场,护理人员们一定会配合预防接种业务;但这个问题在台湾长达数十年无解,以致当年卫生署只能以一纸行政命令解套,她高度怀疑卫生署短时间内能找到足够的医师,解决问题。

吕月荣说,卫生署上周五曾召集各县市卫生局代表开会,应该很能够了解现在偏远地区除了部分没有医师编制外,还有很多地方是“根本没有医师要去”,卫生署此举不见得能够解决问题。

“至于修法,虽然是解决问题的根本方式,但以目前的立法效率,不知道要等到何时?”吕月荣说,自从公卫护士被起诉之后,陆续有第一线的护理工作人员遭到家长质疑,“有家长询问医师在哪里?有家长担心不安全,干脆不打针!”

吕月荣认为,现在护理人员不但依法执行业务没有受到法律保障,甚至连基本的工作专业与尊严都受到质疑,对于全体护理人员来说,已经成为一个伤害。

吕月荣主张,当务之急,除了请卫生署“以更实际的行动,帮助依法执行业务却受到起诉的公卫护士,避免该名护理人员无辜牺牲之外”,为了自我保护,在没有获得司法确实保障之前,护理人员坚持“有医师在场才执行预防接种的行动将继续下去”。

涂醒哲指检察官搞不清楚

〔记者胡清晖/台北报导〕前卫生署长、总统府国策顾问涂醒哲昨天质疑:“公共卫生护士受过专业护理训练,执行卫生署的函示公文,凭什么说公共卫生护士不能打疫苗?”

涂醒哲表示,这问题须由流行病学研究加以讨论,不只是“卫生署的行政命令不能抵触医师法”的法条问题,况且,打疫苗是救人的事情,不能死咬法律条文,“媒体不可随着搞不清楚的检察官起舞”。

涂醒哲说,疫苗的目的是预防胜于治疗,即使疫苗再好,也不可能百分之百排除风险,仍有特定体质的人会产生不适,基于风险分摊的原则,政府已设立“预防注射受难基金”,一旦发生争议,经由专业审议给予适当补偿。

涂醒哲强调,公卫护士长期协助偏远地区医疗有其贡献,不能出了事就要找人负责,这样对公卫护士不公平,若因此造成不了解状况的家长产生恐慌,不敢带孩童打疫苗,罹病后果要由谁来负责?

偏远医师不足 公费生制须检讨

〔记者胡清晖/台北报导〕公共卫生护士施打疫苗引发争议,卫生署官员私下表示,这个争议凸显偏远地区的医生人数不足,也反映了公费生制度需要检讨,因此,卫生署考虑减少一般公费生的名额,增加山区、离岛等偏远地区的养成公费生。

一般公费生循升学管道招考,毕业后下乡服务六年,至于养成公费生,则以山区、离岛等偏远地区的子弟为主,举办特考,毕业后下乡服务十年。

由于早期的一般公费生经常有毕业后不愿下乡,决定留在都会区,并赔钱解约,让公费生前往偏远地区的原意大打折扣,因此,公费生业务八十二年由教育部转交给卫生署,自去年起,一般公费生毕业后一律分发至署立医院服务,并由署立医院固定调派医师至偏远地区服务。

至于在养成公费生方面,历年来约有二百位山区、离岛子弟就读,在医学院毕业后几乎全数返乡服务,约满后也有四分之三的人继续留下,对于稳定偏远地区医疗有贡献。

(http://www.dajiyuan.com)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