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台湾汽车市场趋饱和 车用电子具商机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1月30日报导】(中央社记者韩婷婷台北三十日电)台湾汽车市场趋于饱和,加上十年的换车潮效应逐渐降低,2005年市占率保卫战将蔓延至2006年,且预料战火将愈加激烈,企业获利成长恐将靠海外市场挹注。

汽车业者预估今年台湾新车销售将与去年持平或微幅成长,对国内车厂而言,除了维系台湾市占率,积极向外开拓新市场维持企业成长外,不少业者也积极为未来的发展转型做布局,车用电子所带来的庞大商机,是大家都看得到的市场利基。

台湾车市为饱和的成熟市场,近年适逢8~10年换车潮,约维持在年45~50万辆的水准。台湾新车销售在历经2004年16.6%的大幅成长后,去年已出现成长速度减缓现象,虽然去年全年国产车销售量重返50万大关,总销量达到51万4626台,不过年成长率已下滑至5-6%个位数成长,由于国产车及进口车选择渐多加上产能供过于求是个不争的事实,促使台湾车厂加快海外市场的脚步。

其中中华汽车就将今年营运重点放在海外市场拓展,自行开发的Mitsubishi GRUNDER今年初首度外销菲律宾,缔造台湾车厂高级房车整车外销首例。除GRUNDER外,ZINGER未来也可望外销至东南亚、中南美以及中东等海外市场,外销比率希望能在3年内从目前的20%提升至40%。

三阳汽车今年在海外市场上也有所斩获,被公司视为获利金鸡母的越南VMEP机车厂,计划今年下半年,以英属开曼群岛的GOLD WAY公司名义在香港挂牌上市。目前已进行专业鉴价及辅导相关事宜。

三阳转投资VMEP机车厂,去年底由于越南政府取消机车限牌政策,12月销售突破1.5万辆,今年元月可望突破2万辆,VMEP机车厂呈供不应求的热络景象,公司预估今年VMEP机车厂内外销目标为28万辆,有机会挑战30万辆。

三阳去年机车销售呈现外热内冷现象,2005年机车外销比2004年成长近4成,不过内销市场却因未跟同业削价竞争,销售仅22万余辆不如原先预期,至于今年,三阳仍将重心摆在海外,全力冲刺机车出口,外销目标订定12.4万辆,内销数量订定23.6万辆,预估总销售量将成长2成以上。

就如裕隆集团副董事长严凯泰所说,外在环境一直变化,贸易自由化的脚步持续进行,大陆汽车产业崛起,东南亚地区发展迅速;内在环境也在变,市场日趋成熟饱和,经济规模不足,这些不利因素都将迫使台湾厂商走出台湾市场、跨向国际舞台寻找未来永续发展的新出路。唯有不断推出符合市场需求的新产品,或者藉由产业的策略联盟持续扩大市场占有率,才有机会胜出。

无论在产业整合、全球市场布局或者新领域开发,裕隆集团的动作永不落人后,严凯泰看准台湾整个汽车工业的发展,除了整车外,零组件将是居于举足轻重的角色,其中汽车产业从过去的机械式走向电子化的趋势,同时也造就新商机及新契机,对台湾企业是一项绝佳的机会。

看准了车用电子庞大商机,裕隆斥资新台币20亿元投资由经济部主导所成立的“华创车电技术中心公司”,目的在结合汽车产业与IT产业的资源与综效,发展车用电子产业,目前第一阶段作业已完成,裕隆持有62.5% 股权,开发基金持有37.5%股权。第二阶段将引进IT业者,并将股本提高至50亿元,目前有意愿参与的除了原有的IT大厂外,另外包括台达电、光宝、亿光等均有高度的参与意愿。

根据Strategy Analytics的调查,全球车用电子在2004年,产业规模已达到1224亿美元,远比笔记型电脑605亿美元,大上一倍,估计到2008年,整个车用电子产业规模将成长至1634亿美元。随着车用电子应用领域日益广泛,车用电子占整车比例也是逐年增高,在2001年时,还仅有23%,去年已提高到29%,估计到2010年,将有机会突破40%。

因此车用电子产业极可能成为继电脑、通讯及消费性电子产品之后,带动台湾资讯电子业界高成长的第四个“C”。而台湾地区汽车零组件业在2004年的产值达到新台币2400亿元,其中出口产值占1400亿元,预估在IA 计划带动下,汽车零组件业及资讯电子业的产值可望大幅提升。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