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要闻

要命 老爷游览车满街跑

【大纪元12月5日讯】〔自由时报记者曾鸿儒、田瑞华、林雅丽/综合报导〕台南县楠西乡梅岭发生21死、24伤的重大车祸,发生事故的游览车车龄18年,随即成为社会各界关心焦点。据了解,国内游览车目前约有1万2000余辆,但其中约有8分之1、1400多辆是车龄超过15年的“祖父级”老爷车,这些老爷车每天奔行在全台各处山区道路。消基会昨统计,4年来已发生10起大客车意外事故,牺牲108条宝贵生命、251人受伤。

主管机关 民间质疑

消基会董事长程仁宏质疑,游览车和大客车连番出事其实都出在“老问题”,例如车龄老旧、违法驾驶、刹车失灵、疲劳驾驶和使用再生胎等等,主管机关每次都说要加强抽查、到底抽查到那里去?

消基会昨天沉痛呼吁,针对游览车靠行问题研议管理之道;大客车和游览车应强制每个座位都要系安全带;并强制车龄超过12年的大客车淘汰。消基会也批评,交通部没有作为,屡次让民众葬送性命,“难道民众搭游览车只能看八字?”

梅岭大车祸造成20年来最严重的伤亡,蔡堆昨日在立院备受立委抨击。交通部将全面检讨相关法规,初步决定,除尽速限定游览车车龄上限,游览车与国道客运车辆将禁用再生胎;交通部长蔡堆也强调将全面清查危险路段,3个月内公布全台危险路段。

公路总局官员表示,游览车龄上限倾向根据车辆马力,分别以12年、14年为认定基准,并朝国道客运与游览车禁用再生胎方向规划,预计1个月内就会公告。

据了解,除了车龄问题,游览车业界的“靠行”问题,更是官方长期以来不敢碰触的复杂问题;目前国内游览车多为靠行车辆,一旦发生事故,常有车主、业者互推责任的情况,让善后处理相当复杂。

业者呼吁 牌照总量管制

〔记者曾鸿儒、王昶闵/台北报导〕南县梅岭车祸造成重大伤亡,学者呼吁政府应尽速强制车辆加装数位行车纪录与动态监控系统,业界则希望牌照总量管制,加速老旧车辆汰换;交通部表示总量管制可以讨论,但严格落实安全才是关键。

台大教授张学孔昨日指出,现阶段应着手落实监理制度,国内监理制度健全,但各地监理站设备不一,导致检验项目不一,让老旧车辆有缝隙可钻,借着监理漏洞逃避检验。

动态监控 当务之急

尽速强制车辆加装数位行车纪录与动态监控系统更是当务之急,张学孔说,交通部在过去几年将重点摆在工程,相对忽视了管理,但管理所需经费不到工程十分之一,却能收到实效。

此外,国内外研究显示,吸烟可能也是危险因子,吸烟者发生车祸等公安意外的风险约是不吸烟者两倍,然而国内大型客运司机吸烟率高达71%,远超过一般男性。

台湾男性吸烟率约45%,但台安医院胸腔内科医师吴宪林一份最新调查显示,客运司机的吸烟率高达71%,平均一天约抽两包。为提升服务品质、减少意外发生,已有客运业者要求司机全面戒烟,并请董氏基金会给予卫教协助。

德国规定 巴士每季定检

〔驻欧洲特派记者胡蕙宁/伦敦—柏林4日报导〕大型巴士游览车在欧洲也是团队出游的交通选择,但在山区危险路段,尤其是世界有名的阿尔卑斯山弯度大、坡度高的区域,常须特殊驾照才能通行。此外车辆大小、事前安检、司机素质以及乘客搭乘量等都必须符合标准才能上路,否则一不小心翻车造成死伤,就有严厉的民、刑事责任伺候了。

德国大型客车无论在一般省道、高速公路上皆有严格限速。在很多的社区中,限速更达到最高只能到30公里,相关安检规定更严格,每年一次全车检查,每3个月一次的换季安全测试,内容包括汽车功能、刹车、方向盘、自动门等安全检验。而上路的最高限重也有规定,行李加人车不能超过3.5吨的载重量。

在中、北欧等四季分明的国家,基于安全考虑,冬天夏天必须使用不同的轮胎。尤其在泥雪地滑的山区,危险者可能禁入,否则齿轮深的冬胎就会特别被要求。

德国、瑞士等国家对于行车安全要求严格,人民守法、政府监督也严格,执法能力高,否则法归法,政府不管、人民不睬,再好的规定也只是纸上谈兵,无济于民。

(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