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交控中心系统两不相容 北宜高延误通车的关键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2月10日讯】〔自由时报记者曾鸿儒/台北报导〕被视为北宜高“大脑”的坪林行控中心所使用的交控系统,居然与仅隔数百公尺的雪山隧道交控系统不同,若整合瓶颈无法克服,通车后可能出现前方发生事故、后方来不及管制情况,严重耽误通车进度!

交通部长郭瑶琪宣布恢复雪山隧道原有履勘标准,但隧道内的交控,在通车初期还是仅能由位于隧道北口的次控中心负责,坪林行控中心仍无法承担雪山隧道与整个北宜高交控重任。

因标案不同导致系统介面难整

据了解,距北口次控中心不过数百公尺之遥的坪林行控中心至今无法整合,主因在于交控系统与北口次控中心因标案不同,竟分属不同交控系统,两者介面整合难度高,严重耽误通车进度。

国工局总工程司曾大仁坦言,当初因为南港至坪林段先通车,北口的系统则须等雪山隧道机电系统完成才能设计程式,才会分开招标,根据国工局与厂商签订的契约,负责北口次控中心系统的厂商,要负责完成系统的整合,根据合约,厂商须在今年8月底前完成。

雪山隧道交控系统全自动与半自动的分别,主要差异在于讯号的传递,如采全自动,任何状况发生,坪林行控中心可立即掌握,并由电脑立刻作出因应,管制、抢救,都可在第一时间展开。

由北口次控中心负担交控任务,则仅能采半自动方式,透过人工以电话或网路将讯号传递至行控中心,时间的延误、人员的反应都会影响事故处理,履勘委员才会对此特别在意。

专家:亡羊补牢促设计新介面

〔记者曾鸿儒/台北报导〕北宜高坪林行控中心与雪山隧道北口次控中心出现交控系统不同的问题,学者认为,可能是相容性不足,以台湾的资讯技术水准,应有能力解决,如果真的无法整合,也不应鸵鸟,应赶快设计新介面。

北宜高履勘委员、逢甲大学交管系教授李克聪认为,坪林行控中心应是两套系统相容性不够,若无法解决,应赶快重新设计新介面。

李克聪也提醒,既然系统整合有问题,雪山隧道通车初期,只能采半自动方式,由北口次控中心掌握交控讯息,半自动与全自动之间的误差率,必须要有清楚的计算数字,交通部应将此纳入履勘标准,履勘委员才有可能同意采变通作法。

学者指出,国外的交控系统也会碰到系统整合问题,但多是在升级或区域整合时才会发生,像台湾这样,同一条国道却使用不同系统者较少见,应是台湾交通工程习惯分段招标导致的结果。

坪林行控最迟下月15日提环评

〔记者钟丽华/台北报导〕环保署上月11日稽查北宜高坪林行控中心,发现交通部国工局仍放行一般车辆进入坪林市区,不过,罚单至今未开出,环保署给国工局的说明期限今天到期,环保署最快下周开出“不低于五十万元”的罚单。

环保署前天发函,要求坪林行控中心环评差异分析高报告最迟下月15日送交,否则环差未通过,将回归八十年环评结论,也就是只有快速救护或紧急疏散的车辆才能通过。

(http://www.dajiyuan.com)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