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散文

李家同:是我们该多做学问的时候了

希望在夜深人静以后,我们的教授们不仅在实验室里做实验,在电脑前面写程式,也在书房里看书。我们教授学问好了以后,就会教出喜欢追求学问的下一代,我们只有如此做,才会建立起一个优良的学术传统。

院士会议中,大家关心的是我国学术水准的问题,我国学术研究的风气,最近一直在进步之中,二十年前,我回国的时候,我们电机系能在国际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的实在少之又少,现在没有这种记录的是少数,有很多年轻的教授,虽然已有论文发表在好的杂志上,仍然还未升等。

尽管我国的学术水准在进步,我们国家顶尖的学者似乎仍嫌不多,我们的学者很少能在国际会议上向全体出席者发表演讲,能够担任重要国际刊物编者也不多。总而言之,有资格被称为世界级的学者不是没有,可是绝对不多。

每次院士们谈到这个问题,政府的高级官员们总是第一批承认政府的制度有问题,他们认为我们的兵役制度一旦去掉,大批优秀的学者就不会在艳阳下流汗,他们会利用这段时间努力地做学问,我国的学术水准就因此会大为提升了。政府也似乎承认政府对想做研究的学者支持得不够,因此打算一口气拨一百五十亿来支持研究。

我不是政府官员,我是大学教授,我也常和国外教授联络,我实在看不出政府有什么对不起我们的地方,我们那些国立大学的研究设备、研究室、图书馆绝对是一流的。如果我们做不出好的研究,不该再怪政府了。我这一行有不少印度学者,他们的研究环境比我们差太远了,可是他们之中有好多世界级的学者,最令我难受的,是这些学者的研究都是在印度完成的。

有一次,一位印度教授到清大资讯系来演讲,讲完以后,我们一致感到惭愧。他演讲中提到了很多我们不知道的观点。我认为我们的研究做得不够好,并非政府的错,而是我们学问不够好,而学问不够好,是因为我们不够用功的原因。

前些日子,看了一篇非常精彩的论文,这篇论文有突破性的贡献,解决了一个很多人想解而没有成功的难题。作者是大家一致公认的奇才,很多人也许会认为作者聪敏过人,才有此成就。可是如果我们仔细地看这篇论文,我们会发现这篇论文的关键在于一篇1921年的数学论文,作者知道这篇鲜为人知的论文,他利用了这篇论文,才解掉了一个难题。

我们教授们学问不够深厚,就像运动员体格不好,体格不好的运动员能创造好成绩吗?我们大家都应该学学曹永和院士,如果我们说他一直在做研究,还不如说他一直在做学问,这个年头,有多少学者肯如此认真地研究荷兰文,也就因为他在荷兰文上的造诣,使他在台湾史上有好的研究成果。

最近有一位学生和我谈起他英文听力的问题,他打算去上一个什么训练班,使他能在短期内建立良好的英文听力。我稍为测验了他一下,就发现其实他认识的英文生字根本不多,我建议他反其道而行之,努力地打好英文基础,认识更多的英文生字,至于英文听力,自然而然会好起来的。

希望在夜深人静以后,我们的教授们不仅在实验室里做实验,在电脑前面写程式,也在书房里看书。我们教授学问好了以后,就会教出喜欢追求学问的下一代,我们只有如此做,才会建立起一个优良的学术传统。

有了大批有学问的学者,我们就能建立所谓的学术传统,有了好的学术传统,好的学术文化,好的研究成果自然而然会应运而出的。反过来说,如果我们没有好学问的学者,即使政府努力地建立一个好的大环境,给我们两百亿的研究经费,我们仍然不可能有突破性的研究成果的。@(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