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台铁转型再生 多年陈疾 药方难立即奏效

人气: 1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3月12日报导】(中央社记者汪淑芬台北十二日电)近几年台铁大大小小事故不断,民众时有怨言,日前台铁发生因管理及联系不当,撞毙五名台铁资深员工,外界的观感只有不可思议。政府这几年投入新台币上千亿元,协助这家百年老店转型再生,但包括学者及前台铁主管都坦承,台铁问题复杂,多年的陈疾,即使再好药方也难立即奏效。

超过百年历史的台铁,到目前在台湾的交通运输上仍扮演重要角色,不过,近几年台铁事故似乎特别多,民众最常遇到的就是列车故障而误点,外界责备后,也总会以台铁设备老旧做合理解释,却也有几件事故的确非常离谱,让人不禁要问台铁究竟怎么回事?

这几件离谱的事包括:二00一年七月,台铁竹南至造桥间铁轨发生挫屈却未事先发现,造成列车严重出轨,四十多人受;二00五年十一月,一列故障的台铁莒光号,反遭前来拖救的救援车辆因超速撞上;日前五名台铁资深员工遭自强号撞毙,只因过度自信、未依规定填表、放置预警标示的疏失。

推动台铁“转型再生”一直是交通部近几年的重要政策,光是轨道、车辆、号志、车站设备更新,政府就规划编列上千亿元预算;另外,因应高铁的竞争,政府也希望将台铁转型为都会型捷运。

一位前台铁主管就说,台铁比起以前进步许多,但台铁的历史太久了,很多设备不是一次就可更新,多数观念也不易跟得上外界的要求,“转型再生”的药方有好多帖,但每一帖都不是可立即见效,很多台铁人都会将外界给台铁的建议,视为“隔靴搔痒”。

中华大学校长张家祝曾任交通部常务次长,督导过台铁,他说,台铁的问题非常复杂,改革遇到的阻力,主要是以往不合理的人事包袱,让台铁长期处在亏损严重状态。

其次,是台铁在中高阶管理人才晋用上很脆弱,张家祝认为,台铁一向较封闭,对接受外界新事务会有较大排斥心理,这些问题都不是让台铁员工多上几堂维修及工安的课就能解决。

事实上,熟悉台铁内部运作的人士都了解,要改善台铁绝非短时间可以办到,而张家祝的建议“台铁可延揽外部人才,先从改善体质做起”,不妨一试。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