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散文

巫石吉: 因缘轮回的禅意思维

缘分

在一见钟情的狂喜之后,

在因恋爱关系引起的种种烦恼出现之前,

有一段幸福快乐的时光,

所谓缘分-情投意合,

就是指体现在这幸福时光的情境。

缘分

是光彩夺目的,

恋爱中的人在回忆自己的经历时,

只记得其中的一个阶段,

那段充满甜蜜苦涩的,

恋恋风情。

缘分

在时空的物换星移中

记了又忘

忘了又记

直到生命的死亡降临

将生命轮回到不知名的时空中

前世情缘如饮忘情水

遗忘得烟消云散

了缘

反观内在的生命本质

认清本来面目

这本质的因缘是前世已经所有

其中未解的迷惑

奥秘在你心中

爱由一个微笑开始,经过恋爱、结婚而成长,以一滴眼泪结朿,最美好的将来永远建基于已被遗忘的过去,若要你的生命顺利,除非你放下过去的失败和痛苦。

我眼中的情感形象掺入了我自己的直觉体验,这些直觉体验在我接触情感以前就已经产生了。

触动心灵的第六感应,来自于探究前世的因缘,当中无法用科学的理性思维来推理,只能藉由六祖慧能:“明心见性”,找到你未生之前的本来面目,以及前世的记忆与缘分的本源。

当我一直揣摩泰戈尔说的:“灵遇一切人杰,感通无极时空。”一直发现他自里行间有着深不可测的涵意,绝对不只是与古人透过流传的智慧著作,在不同的时空中感动感怀之余,所感通的古今心灵感应而已;他应该有更深层的意涵,只是我们还通透不到那个层面时,觉察不到他言外之言,意外之意,言有尽而意无穷。

当下,藉由“心诚则灵”的思索,苦思后综理出一些蛛丝马迹,让我雀跃不已,好久无法按耐久蛰的心领神会。

泰戈尔说的这段智慧箴言,不能光靠字面上去理解,要从精神涵养,心灵上升华后方能形而上的通透他弦外之音,因此,一流的思想哲学家就是一流的文学家;同样地,一流的文学家就是一流的思想哲学家。他们的思维可以经得起时空的粹炼,经得起后人形而上的哲学探究,依然不会动摇他超越生命,成就永恒的自然本质。

这里面有追朔前世今生与探寻来生的意味在里头,只是我们尚未感应到灵魂层次,基本上能经过岁月洗礼的文学哲学家们,对于探讨灵魂生命与永恒轮回均有独到的看法,且称他们为“先知”吧!

尤其在佛教的发源地-印度,蕴育出泰戈尔这样的诗人文学巨擘,对于来生缘与永世轮回的深意,必然比我们敏锐,且独具慧心,当我们一个字一个字剖析时,加上想像力的激荡,才能还原到泰戈尔当时已经了悟到何种境界了。

文字上的修辞功夫与敏感度只是我们感应古今人杰的基本条件之一,但不足以真实回到他所处的真正时空背景,除非速度极快,快到足以超越光速,可以回到以前,事实上,那是速度的极限,也是从古至今做不到的科学瓶颈。

那如何深入其中的奥秘呢?就是“明心见性”的功夫,唯有不思善不思恶,把一切心念止息,正心诚意的观想,方能超越当下时空,透过观想产生灵思的灵遇,或许可以冥想到未生之前的本来面目。

刚刚已经谈到过,这深远的话中所含的意义,其奥秘在你心中。当年达摩祖师到中国来弘法,梁武帝久闻盛名,邀请他到首都金陵(今之南京)。因为当时梁武帝是一位虔诚的佛教徒,为佛教徒作了许多事,造了很多庙,便问达摩祖师认为他积了多少功德,这位禅宗的创立者却冷冷地回答说:“并无功德。”

梁武帝又问道:“佛法圣教的第一义谛是什么?”达摩祖师回答说:“廓然无圣。”武帝不解这句话的意义,因此又问了一句:“那么在我面前的又是谁呢?”在存在的第一义中,既然只有廓然的虚空与绝对的超越,则在我们此世为何又有相对的比较与关系呢?

达摩祖师是神秘主义的使徒,学术性的讨论引不起他的兴趣。因此简单的回答说:“不知是谁?”

其实,在达摩祖师回答这句话,大概一般人会啼笑皆非,梁武帝也不知所云,但若了悟前世的因果轮回,确实很容易了解其中的奥妙。心经里说道:“照见五蕴皆空,…不生不灭,”五蕴皆空就是身也空,心也空,精神世界一切都空,身心也无,感觉也无。这个巧妙的回答,留给后人诸多想像。

在【出窍情人】这部电影里面,探讨的是人未死时,却长期昏迷灵魂出窍的剧情,其中刻画着记忆全忘记的过去,以及逐渐经由剧中的男主角大卫将她的过去点点滴滴的拼凑出来,让人会了悟【心经】里说的:“照见五蕴皆空。”尤其身心皆空,精神世界一切都空,感觉也无。对于前世都是空的无的,也许当我们此生肉体腐朽死去时,轮回到来生时亦复如此。

归去来兮,来也空空,去也空空,为何还要来到世间,接受苦集灭道的轮回煎熬呢?说穿了只在完成前世未了的心愿,或许为了结前世的一段因缘,或是为了完成前生未了的一股宏大的愿景心愿,这愿景可能需要几世的时间方能完成,不过在转世轮回时这些人的悟性较高,所谓:“高明由于天分”,就在这里头。此外,有些心愿可能要轮回几十次才能逐步完成,端赖自己的心领神会了。

【出窍情人】这部电影剧情里,女主角莎莉只为完成与大卫的未了因缘,这份情缘很巧妙,也很温馨有趣,透过丰富的情节,让观众领会其中的内涵,对我来说,禅意深远啊!

电影艺术最讲究风格品味。当这位作家一个人写这本小说时,是因为他品尝感应到了某种人生气味,汲取当代对于生死轮回的真意时,在当下的时空中很想把它表达出来。小说展现出这种气味来,就能让电影的剧情刻骨铭心,让观众产生共鸣,进而与作者的内在思维藉由电影感受相互辉映,这才是小说作家所要达到的真正意涵。

譬如饮冰水,饮者深自知。当我们深入地进入电影剧情时,你的思维已经被小说家所感染,当下不再是你自己的真实自己,而是成为作者理念思维的传播目的。可是,在那当下的心灵交会中,却会产生有心人超越时空的感应,甚至与作者感通在无极的时空中。

电影的美,美在这里,电影的妙,也妙在这里。不用很多的力量,把作者与读者观众牵引在当下的时空中,藉由心灵相互感受一段美妙的永恒,电影可以达到无远弗届的境界中。

之前我曾经写过好几篇探索来生缘与生命的永恒轮回的文章,【出窍情人】这部电影剧情里,更使我有兴趣一直探讨下去,点点滴滴不是文学,文学是由点点滴滴结合而成,希望有机会藉由一点灵光感怀,写出一部歌咏前世今生的不朽小说,那也是我卖力书写文章的目标之一吧!

我深深期待着这份灵感早日出现,生命的过程极其短暂,当我们发现自己的真正潜能时,已经浪费掉不少时间,等到琢磨出真气味时,又已经耗费岁月良久,真正可以写出心目中代表作的文章典籍,已是垂垂老矣!

更能体会智者的“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找到心的方向,是甜蜜的负荷;追求心的方向,更是痛苦煎熬后的欢乐过程。当我们所知所想愈多,感动感怀愈深刻,胸中积郁长久,一定得一吐为快,方能抒发心中的感怀感通无极时空。

似乎,从历史的洪流时空中,试图找到失去的记忆;那艰难的灵遇古时候的自己,仿佛是已经遗忘的过去,今之古人正是我们,只是我们无法记忆过去的历史时空。

当下就是一种永恒的现在,过去已经是永恒的历史,那未来呢!完成了心愿,就能让生命永恒的轮回在未来的时空吗?或者,一段未了的情缘会找到归宿吗?恐怕只能藉由灵遇灵想,超越时空前进未来去面对啰!@(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