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清涟 : 中共外交战略的重新定位

——胡锦涛访美前夕中共向美示好的背后

何清涟

人气 3
标签:

【大纪元4月22日讯】胡锦涛访美前夕,中共放下身段向美国频频示好。这一姿态与2004年胡锦涛南美之行那种挥洒金钱,大胆挑战视南美为“自家后院”的美国的姿态相比较,简直判若云泥。

且看中共政权作了多少“让步”:

150亿美元的大额政府采购,以此安抚美国飞机、电子、汽车等几大利益集团──而在去年法国内乱频生之前,这类好处是中共政府送给欧盟的大礼包;

努力表演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大戏。从今年2月开始,不仅急于出台各种法规,还将4月定为“保护知识产权月”,4月11日由商务部长薄熙来亲自演讲,历数中共政府保护知识产权的成就与努力;

在市场准入方面,中共政权亦向美国表示了极大的让步。对于美国来说,目前在市场准入方面只有一个最具体的要求,那就是允许美国资本进入中共的金融业。4 月10日,中共政权派银监会副主席唐双宁出面表示愿意放松对银行业的控制,允许一度由政府独家拥有的中小型银行出售控股股权;并重申国家控股原则只适用于大型银行,不适用于中小型银行。

至此,在美国国务卿赖斯那张“长长的清单”上列于首位的经贸问题,除了人民币汇率之外,几乎全都满足。至于台湾、伊朗、北韩以及中共的人权、政治民主等话题,在美国的清单上是长线话题,只需要会谈时表态就行。

如果说,这种支票外交加上连串让步,其目的在于为胡锦涛访美营造好的气氛,那么4月9日中共意识形态专家郑必坚在北京的“中共科学与人文 论坛”上发表的演说,其意涵就丰富得多。在演说中,郑必坚明确表示,中共的发展模式不会给世界带来任何意义上的威胁,他特别强调:“我们(中共)只输出电 脑,不输出发展模式。”

有心者都会注意到,自胡锦涛当政之后,郑必坚这位历经几朝的“理论不倒翁”才真正走红,他的每次发言,都是针对美国在中国问题上最关心 的话题作出回应。比如去年胡锦涛那次访美行程之前,郑必坚撰文提出“中国共产党无意于挑战现存国际秩序”,意在回应美国副国务卿佐利克在演讲中呼吁中国做一个“负责任的国际社会成员”的要求。这一次,郑必坚也回应了美国近期最关心的“中国向拉美输出发展模式”问题,笔者认为,这一讲话暗含着中共外交战略的改变。

从1989年以后,中共对国际局势的判断是“正在由‘一超多强’的格局向‘多极化’转变”。“一超”指的是美国,而所谓“多强”是指欧 盟、中国、俄罗斯、日本等国;所谓“多极化”,则指的随着美国霸权的衰落,欧盟、中、俄、日等国将与美相抗衡,共同支配世界。而中共多年来奉行联欧制美, 而且也屡屡成功,前年胡锦涛访问拉美五国时那种挑战美国的姿态,就是这种情势下的必然表演。

中共政权改变姿态,与2005年以来国内局势的恶化及国际环境的变化直接相关。

国内局势的恶化可以用几句话概括:政府腐败与基层政权的黑社会化已经不堪闻问,金融危机深重,贫富差距进一步扩大,失业问题加剧,社会底层尤其是农民的反抗日益激烈,政府除了加大打压力度、加紧控制新闻媒体之外,别无良策。为了让农民能够活下去,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今年1月宣布减免农业税。但这一纸命令却断掉了乡政府的主要财源,导致乡镇干部收入迅速下降,使数量高达数千万的乡镇干部群体严重不满,当局基于统治基础处于不稳定的状态,不得不改变“欲与美国一比高低”的姿态,以专心控制国内事务为主。

国际形势的变化在于:去年以来欧洲局势大变,中共主要盟友法国被国内动乱折腾得无暇他顾,希拉克政府朝夕不保;德国新政府外交政策转向,与美国重新握手言欢;至于俄罗斯这个盟友对中共从来就是半心半意,随时准备改变姿态。而美国政治中的保守主义日渐抬头,中共梦已经开始褪色。在此情况下,中共不得不改变联欧制美的外交战略,考虑将中美邦交恢复到“友好状态”,与此相伴而来的必然是对日的逐步软化。这就是中共对美国放下身段,急于示好的主要原因。

但值得一提的是:国内的反美宣传调门未必随着改变,因为这是反民主化的另一种政治需要。(华夏电子报)
(http://www.dajiyuan.com)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观点和陈述

相关新闻
何清涟:中共以美国为假想敌
何清涟 : 一个将中国政府钉在耻辱柱上的国际“奖”
何清涟: 反对中国政府对本国人民的残害
何清涟:外国商人如何被“中国特色”同化的故事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