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散文

子宁:家乡之旅(二)

【大纪元5月2日讯】当我在家乡的街头散步的时候,看到那些原本自豪地“归中央管”的下岗工人,现在成了无奈地向他们原本不屑的当地政府讨要生活补偿的穷人,不知道他们向地方政府伸手的时候,是不是感到这对地方政府是不公平的。我的父老乡亲们,你们年轻的时候没有向当地以及当地政府做过什么贡献,你们不该向地方政府讨要什么,你们应该找“中央”,就是那个曾经告诉你们,他是你们的主人的人,他们在北京,不在辽宁。

  

每当我听到中央“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口号喊得震天响的时候,只能苦笑。振兴东北,却不放弃这种玩弄了多年的“中直”,“省直”的游戏,振兴东北,只是欺骗东北父老的一个把戏。

  

母亲雇了一个下岗女工照料日常生活。母亲让我称她为刘姐。刘姐是个快乐的女人,他的丈夫也是下岗工人,打工收入也不高。两个人有一个大学就要毕业的男孩子。刘姐自豪地对我说,她的儿子非常优秀,正在考研究生,并且已经被国内一个大型私企录用了。我非常佩服生活在穷困中仍然保持健康快乐的心态的人。我没经历过真正的贫穷,无法想像如果我生活在贫困中会怎么样,我会像刘姐那样快乐吗?可能不会,我的心理没那么健康。

  

刘姐把她的宝贝儿子带来了,他刚考完研究生。其实是这个大男孩主动要来的。他认为我是个“成功人士”,他愿意和成功人士聊天。不知道他是如何把我归类到成功人士堆里的,他有他的标准吧。

  

这个大男孩是个健谈的人。一坐下来,就把我狠狠地夸了一顿,顺便把我当年读的大学贬到了垃圾堆里。其实我同意,我上的那个大学,虽然挂着重点的名字,其实是垃圾。

  

这个男孩告诉我,他报考的是西安交通大学一个教授的研究生,那个教授马上就要荣升为院士了…等等。我向他表示祝贺,并祝他顺利考上这个教授的研究生。

  

他还告诉我,他已经被国内一个著名私企录取了。但是让我意外的是,他这个学电子工程的学生,录取的职位是人事和物流管理。他解释说,他不想干电子专业,他想管人,管物。他告诉我,他的目标是进入物流管理这个行业,为的是拿回扣,早日成为富人。

  

他的话让我很害怕。我告诉他,一个年轻的学生,在设计自己的前途的时候,把犯罪当成人生的目标,这是很可怕的。这个孩子说,他不认为拿回扣是犯罪,他觉得拿回扣是合理的。我告诉他,如果你是一笔交易的第三方,你的佣金是合法的;如果你是买方的代表,收取卖方的佣金,则是贪污,是犯罪。这个男孩子并不赞同我的说法。他认为拿回扣是社会上非常普遍的事,别人能拿,他也能拿。他不认为这是犯罪。在这个孩子的心里,只要是普遍存在的事,就不是犯罪。

  

这个孩子告诉我,他不喜欢干电子工程专业的原因是,权力才是决定人生幸福的关键因素。因此,他决定不在专业技术上浪费时间,决不用心学技术,而是要成为管理者,成为统治别人的人。在专业技术上,只懂一点点就够了。现在考研究生,也只是为了能早点当经理,早点成为人上人。

  

我告诉他,我很难想像一个在技术上只知道皮毛的人会成为一个合格的企业经理。以我的人生经验,所有合格的企业经理都是从基层做起,从小事做起的。我本人就曾经在白天和工人一起干活,晚上做自己工程师的本职工作。

  

这个孩子说,这只说明我不是个合格的企业经理,因此也没资格做统治别人的人。我告诉那个孩子,企业的经理并不是统治别人的人,他只是各类岗位中的一种或一类。没有相应的人生经历和专业知识,是无法胜任一个企业经理的岗位的。我给他举一个例子–比如他是经理,但只知道些皮毛,我是工程师,知识丰富。你如何领导我?这个孩子说,这很简单,我让你干什么你就干什么。我问他,你只知道皮毛,你是如何知道现在应该干什么呢?他说,这很简单,你告诉我现在应该干什么就是了。我问他,我为什么要告诉你?凭什么要我替你干应该由你来做的事呢?他说,这很简单,我是经理,你只能听我的,不然,你就得下岗。

  

显然,下岗这个词,在这个孩子的童年留下了无法抹去的记忆。这个记忆可能是很可怕的,可怕到他可能在将来人生的道路上,把下岗当作报复他人,报复社会的手段。面对这个匪夷所思的孩子,我反复告诉他两句话–老老实实做人,老老实实做事。但是,他很不以为然,他告诉我,老实人,在这个社会上是无法生存的。他也许是对的,但是,他始终没听懂,老老实实做人的人,并不一定是他心目中窝窝囊囊的老实人。

  

这个孩子在和我交谈的时候,反复强调他是社会的精英,因此他不该去做工人或社会底层的人要做的事。比如干工人的活,或者低工资。(待续)@ ◇(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