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方安生谈香港新闻自由

【大纪元5月26日讯】大纪元记者吴雪儿香港报导/前政务司长陈方安生昨晚出席亚洲出版人学会晚宴时,总结了香港新闻自由的现况。她慨叹道,本地中文报刊在面对无情竞争的情况下,报导竞相绘影绘声、角度日趋刁钻、标题越见煽情,以致昔日喉舌普遍不复再见,声音逐渐变得微弱。陈太说,要肩负监察政府与商界的重任,报刊必须不畏强权,独立自主,并服膺严格的操守标准,只要是符合公众利益的新闻,即使未必人人爱看,亦必须坚持报导。

陈方安生首先提到,言论自由与资讯流通自由,是社会与时并进、稳健发展的先决条件,更是社会开放、兼容并蓄,让港人引以为荣的磐石。而香港在回归以来,仍然有50份日报、750份期刊,及100间外国驻港传媒,地铁亦有免费报章派发,反映本地有充分的新闻自由及资讯发达。

她又说:“近年,多份小报每早争相在地铁站免费派发,蔚然成风,而香港人不受羁绊、爱好论辩,但却安分守法,不论是社会福利以至公民自由,又或是政府管治以至政制改革,种种问题,社会上总是意见纷纷,莫衷一是,全都是社会开放、兼容并蓄的正常现象,全无乖谬之处。正因人各有殊,文化、意见相异纷陈,香港这个城市才显得生气盎然,多采多姿,香港这个特别行政区才显得独特不群,与内地省市不尽相同。”

前政务司长陈方安生说,回溯亚洲战后的历史,不难发现媒体对亚洲政治发展,贡献何其重大,其中又以报章居功至伟。亚洲昔日多个殖民地曾仰赖媒体培养政治文化,确立民族身份。

媒体对政治发展举足轻重

陈方安生指回溯亚洲战后的历史,不难发现媒体对亚洲政治发展,贡献何其重大,其中又以报章居功至伟。亚洲昔日多个殖民地曾仰赖媒体培养政治文化,确立民族身份。然而,新闻媒体对亚洲变革及现代化的贡献,却不以战后为限。即如中国战前1919年的“五四运动”,让中国人民民族意识醒觉,期刊杂志亦应记一大功。

陈方安生承认,要毫无保留、忠实不二地维护言论自由并不容易。她接着谈到争取言论自由、资讯自由的意义:“在我看来,言论自由与资讯自由是基本知情权的核心所在……知情权当然与于尊严无损地自由生活的权利密不可分。一言以蔽之,假如传媒昔日不是那么大胆敢言,亚洲也不会像今天那么自由。而无论对于政府及商界都应该视言论自由、资讯自由为资产……凡是一以影响社会未来兴衰成败的事事物物,不论是政治社会问题还是工商财务政策,传媒都必须有自由涉足其中。”

开放的资讯确保香港地位

关于香港的情况,陈安生说,香港早已成为全球“资讯社会”的一员,如果没有开放无阻的通讯,又或者不能全面掌握国际上流通的资讯,香港将难望保持现今在全球经济的地位。
陈方安生对于近年来,社会人士对报刊杂志侵犯私稳颇为关注。她期望政府早日完成审议并提出建议,让市民可以消除疑虑。而世界各地都有权以公众利益为本,订定提供资讯的操守标准。政府固然必须尽其本分,确保香港遵守《联合声明》与《基本法》的条文与精神,然而,新闻自由毕竟应建基于业内人士的专业精神及操守。

为微软雅虎古狗所为痛心

陈方安生还提到,让她“感到心痛”的是,见到电子邮商如微软(Microsoft)、雅虎(Yahoo)以至声言“不为非作歹”的古狗(Google)一一为进入中国市场而不惜放弃原则,向政治压力屈服。

她又说,香港的服务对是否发达,是否可以冲出亚洲、打进全球各地的市场,早已是香港繁荣兴盛的关键所在。

陈方安生分析说,就国民生产总值而论,先进经济体系的总值有超过半数以“知识为本”,增长最剧的是“知识密集”服务,新职位最多的则是“知识从业员”。她预测,如何掌握和善用知识,将会主宰我们的未来。

前政务司长陈方安生对于近年来,社会人士对报刊杂志侵犯私稳颇为关注。她期望政府早日完成审议并提出建议,让市民可以消除疑虑。

(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东莞警方证实台商李建章遇害
深圳黑酒吧专宰外来客  游客务必提高警觉
澳门首季GDP成长率预估达到近两成
香港首季家庭收入平均上升百分之七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