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湾印象

Tony 撰文、图、摄影

人气 10
标签:

我第一次来内湾。还没来内湾之前,我对内湾已有所谓的“刻板印象”。内湾是热门的景点,我在网路上已浏览过不少内湾照片。有人说:“内湾是另一个九份。”这句话足以形容内湾这几年来的窜红程度。另外也常听人说:“千万不要假日去内湾。”这句话我倒是不陌生,我也向别人说:“千万不要假日去九份。”

我对内湾的最初印象,是自然旅行作家刘克襄先生所叙述的内湾:

“小镇无便利商店,只有二、三家饮食的摊贩和卖饮料的小吃店,都在靠吊桥的附近。”

这段叙述,对照今日所见,可以感受到内湾今昔的剧烈变化,从繁荣到沧桑,从沧桑又回到繁荣,一如九份的翻版故事。刘克襄书中的内湾戏院及内湾吊桥照片,构成了我对内湾的最初的印象与好感,也是我一直想造访这个山城的动机。今天造访内湾,戏院与吊桥依旧健在,可以与我最初的内湾印象相连结。

内湾戏院


“内湾”这个名字,与油罗溪流经此地时呈现的地貌有关。若从“攀龙吊桥”的方向眺望内湾,聚落位于河道的左侧,往山脚的方向凹去,恰似一新月形,于是有“内湾”之称。据说这个名字,是日据时代才有的。

内湾最早开拓于清嘉庆晚期(1820年左右),由陈福成垦号所开垦,在这山区砍樟制脑,至日据时代初期,内湾庄仅有民宅十五户,只是个山区小聚落而已。过内湾,更深入的山区,即是泰雅族的生活范围。

日据时代,日本人来此“理蕃”,进而开发山地。明治四十四年(1911年)内湾铺设轻便铁轨。昭和年间,日本政府在此地发现煤矿,于是大力采矿。日本人既开矿,也砍伐山林,运往日本销售。日本人经营内湾期间,曾遍植樱花,因此内湾又有“樱花部落”之称。

昭和十九年(1944年),日本人开始兴筑内湾线铁路。台湾光复后,国民政府接手,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内湾线的新竹、竹东段通车,民国三十九年(1950年),终于全线通车。内湾的发展进入另一个繁荣的岁月。

内湾车站


此后二十年间,内湾地区的伐林及矿业兴盛,吸引大量的外地工人,内湾趋于繁荣,带动戏院、酒馆、茶室等娱乐行业蓬勃发展。民国六十年代(1970年)以后,森林资源渐稀少,政府林业政策改变,禁止伐木,而矿藏亦渐枯竭而落没,逐潮而来的人口又大量外移,内湾就急遽没落了。

内湾吊桥


然而内湾没有被人忘记,一直获得旅人的青睐;电影“春秋茶室”、“多桑”也曾来此取景拍戏。内湾保有民国五、六0年代的纯朴小镇风情,不断吸引着游客来此寻幽,回味小城故事。内湾,又渐渐得到注视。

民国九十年(2001年),内湾重新出发,透过商圈规划及形象重塑,以观光为号召,短短几年间,小镇吸引了大量的观光人潮,内湾恢复了往日的繁荣。每到假日时,观光客涌入,人声鼎沸,交通为之壅塞。

竖立于内湾街头的导览图


如今走在内湾街上,重要的路口都竖立起显着的观光导览图及指标,只要依导览图的指示,可以随兴地闲逛于大街小巷,欣赏各个景点。昔日林务局在内湾的两处办公室,如今亦转型成为提供林业解说及观光资讯的展示馆。一栋新颖、美观的民俗文物馆亦已落成开放,提供游客所需的导览服务。

木马道遗址

庄头伯公庙


我依着导览图,尽可能走访导览图上列出的每一个景点,由于贪心,反而无法细细品味。这趟内湾旅行的滋味,反而是回来之后才慢慢发酵及消化。我重新阅读内湾的资料,与我的旅行记忆一一参照。至于旅记,则是拖了好几天才开始写。网路上关于内湾的旅游资讯已经非常丰富了,我再写内湾旅记,似乎只是锦上添花而已。

行旅图


——本文转载自Tony的自然人文旅记http://www.tonyhuang.idv.tw/@(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双溪.牡丹古道
维省毒犯潜逃受通缉 税局追讨四百万
澳工党指责新避难法规违反难民公约
深坑.炮子崙古道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