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略世界遗产】丽江古城

文:张羽良整理 图:罗思维提供

人气 11

白雪玉龙镇北方 金沙源远更流长 天龙八部今何在 千年流转丽江城

始建于宋末元初(公元12世纪末~13世纪初),北倚世界上最接近赤道终年冰封的玉龙雪山,侧流长江上游的金沙江,南临大理的丽江古城,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也是古代南迁羌人的后裔─纳西族人的故乡。

发源于四川岷江上游地区的古羌族,在公元前1000年中国第一次寒冷期开始南迁,到春秋时期因战乱被迫迁往云南、贵州等地,与当地的土着民族结合,至今彝族、白族、土家族、纳西族等皆留有羌族的血统。

丽江街景

地处滇、川、藏交通要道的丽江,早在1253年,元世祖忽必烈南征大理国时,就曾驻军于此。之后历经元、明直至清初的近五百年里,丽江地区皆由天朝管辖下的纳西族木氏土司世袭统治。著名的明代地理学家徐霞客(1587–1641)在《滇游日记》以“宫室之丽,拟于王者” 形容木氏土司宫邸;用“民房群落,瓦屋栉比”来描述17世纪的丽江城,可见明时丽江营建已颇具规模。

谈丽江古城就不能不提及居住其中的纳西民族,丽江一带迄今流传着一种图画象形文字“东巴文”,这种纳西先民用来记录东巴教经文的独特文字,是世界上唯一还活用的图画象形文。此外,文风鼎盛的纳西族在乐曲、绘画上也有可观的成就,遗存于丽江大宝积宫的大型壁画《无量寿如来会》,把汉传佛教、藏传佛教和道教的百尊神佛画在一起,反映了纳西族宗教文化的特点。

穿街绕巷的小河

古城保留了许多明清年代的建筑,设计上融合了纳西、白、汉等民族建筑艺术的精华。居民建筑格局灵活,雕刻精细且颇注重装饰。门窗上多雕饰色彩浓烈的花鸟图案。纳西人喜欢在庭院里种花植草,摆设盆景,户户养花,家家流水,形成了高原水城风貌,遂有“高原姑苏”与“东方威尼斯”之美誉。

源自黑龙潭的清澈泉水分三股主流穿城而过,在城区又分化成无数支流,穿街绕巷,入院过墙,流遍万户千家。城区内,架有大小桥300多座,最著名的数建于明朝的三座石拱桥─大石桥、万子桥和南门桥。丽江城即因流水滢滢,宛如一方碧玉大砚而在明朝称大研厢(砚同研之意),清朝称大研里,民国以后改称大研镇。

丽江入口水车

丽江城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中唯一没有城墙的古城,原因是世袭统治的纳西族木氏土司为了避免木姓外围框框会“筑墙成困”,所以没有兴筑。1997年12月3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将丽江古城列入文化类世界遗产。@*(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张羽良:平凡人物中不平凡的故事
班芙国家公园 加拿大高山湖泊绝景
张羽良:退党,人民罢免共党专制执政者的手段
两岸四项专案包机达成共识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