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要闻

中研院自肥争议 李远哲:对5诺贝尔得主院士不公平

【大纪元7月14日讯】〔据自由时报记者郭怡君/台北报导〕中研院评议会今年4月通过组织规程修订,诺贝尔奖级的顶尖学者聘用为“特聘研究员”,可不受年龄限制,日前却被媒体指为李远哲自肥条款。中研院副院长刘翠溶昨晚严词澄清,这是中研院为争取知名学者所做的努力,且当时李远哲出国,会议由她主持,条款并非李所批准。

李远哲昨晚也发表两点声明指出,如果他因为自己在优遇名单上就不处理此案,对另外五位华裔诺贝尔奖得主院士并不公平,能为自己的国家服务,他视为无上光荣,国外高薪挖角他至今都不考虑,他是否自肥之人,社会应有公论。

刘翠溶强调,评议会4月15日讨论此提案时,会议中正反意见都有,但是多数评议员都认为,为提升中研院的国际竞争力,有必要加强延揽人才的制度,最后才表决通过:“获得诺贝尔奖或相当之全球性殊荣者,得依聘审要点之规定,新聘为特聘研究员,不受年龄限制,其聘期由院长提请本院院务会议决定之。”李远哲虽是院长,也只能照程序公布修正规程,无权推翻评议会决议。

提案人:旨在打破年龄限制

领衔提案的中研院原子与分子研究所所长王玉麟指出,很多国家都在争取诺贝尔奖级的人才,但还在世的各项诺贝尔奖得主平均年龄都超过七十岁,他和几位所长联合提案的立意很简单,就是想打破这种不实际的限制。

王玉麟强调,很多国家都以高薪争取李院长加入,若李院长肯念旧接受此办法留在中研院,是“自瘦”而非“自肥”。刘翠溶说,中东曾有国家开出年薪一百万美金(相当于年薪三千两百万,折合约月薪两百六十多万台币 )的条件,要争取李远哲前往。

中研院昨晚发表的声明也强调,中研院长原本是终身制,李远哲若有自肥之意,不会发起修法把终身制改为任期制。几位院士和研究员私底下则表示,提案人延揽人才的热心,其实是“害了李远哲”。

李远哲声明:自肥否自有公论

李远哲昨晚发表声明,全文如下:

一、中研院评议委员会决议修正组织规程,增列优遇条款,本人应可留待新任院长批准。惟经深思,本人若因自己也在优遇名单上,便迟不处理,以私害公,对名单上另外五位院士,事实上形成不公平,自非处理院务之所当为。

二、本人一向以能为自己的国家服务为无上光荣,因此虽然美、日一些学术机构知道本人即将任满,纷纷前来议聘,且报酬都在国内标准二倍以上,本人迄不考虑。至于本人是否自肥之人,社会应有公论;因此,对于某些恶意批评,本人并不在意。

中研院指出,院长声明里的五位院士,意指华裔诺贝尔奖得主杨振宁、李政道、丁肇中、朱棣文、崔琦,但新通过的特聘研究员办法不仅适用诺贝尔奖得主,也适用同等级的全球性学术荣誉奖。

小档案–中研院特聘研究员制度

中研院研究人员共分为院士、特聘研究员、研究员、副研究员和助理研究员等。院士是终身无给职,特聘研究员对照大学职务约等于讲座教授,研究员则约为教授等级。

中研院为突破一般薪资限制加强延揽人才,从民国八十年起设有“特聘研究员”制度,过去特聘研究员聘期只到六十五岁,新增诺贝尔奖或相当全球殊荣者,不受年龄限制,由院长提请院务会议决定聘期。

一般研究员薪水最高可领十万四千元,特聘研究员则分成零到八级,每月可领十三万至四十九万元不等,但退休俸则与研究员相当。目前实际通过聘用者共有四十八位,院长李远哲和刘翠溶、曾志朗、赖明诏三位副院长都是特聘研究员。(记者郭怡君 )

(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