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理名人受袭事件 曾荫权不如董建华?

人气 4
标签:

【大纪元8月22日讯】(亚洲时报 郭明香港撰文) 香港立法会议员何俊仁遇袭事件,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可是,对社会上普遍关心的“幕后主谋”问题,行政长官曾荫权在其21日的宣示里竟然甚为模糊。相对之下,在前香港行政长官董建华时期,警方高调查办涉及名人遇袭案的做法,似乎是较曾荫权的表现更有说服力。

何俊仁周日(8月20日)下午在中环一家快餐店被3名凶徒持棍袭击,面部及身体多处受伤,鼻骨骨折。民主党主席李永达21日直指,相信事件与政治无关,可能涉及何俊仁律师事务所近日所接手的官司。

这次袭击事件中,3名凶徒犯案时头戴鸭嘴帽,并手持木棍施袭,明显是有预谋。社会特别关注到,何俊仁身为立法会议员及政党高层,竟然有人敢对之下手,另外,社会近期也有别的律师遇袭。因此,社会上有一种十分广泛怀疑认为,事件主脑可能为有势力的人士。

可惜的是,曾荫权在案件发生翌日的公开回应,可以用“苍白无力”来形容。曾特首表示,“袭击何俊仁的恶徒及他们的同谋,他们或不知道香港的民情,若不是则是向香港的建制和治安挑战。我不理会用多少时间,或(凶徒)走到多远,天涯海角,也会逮捕他们归案,绳之于法。”

表面上看,曾荫权的说法似乎是很有决心,但问题的关键是,社会关心的焦点不只是下手犯案的人,而可能涉及的“幕后黑手”。因此,曾特首的宣示的重点,其实不单是找出行凶的人,而且更必须澄清是否有幕后黑手一点。但对幕后黑手的问题,曾特首竟然轻轻带过了事。这样的做法,实在让人失望。

应该指出,何俊仁遇袭案,不只是治安事件,更属政治问题。香港之所以成功,公众之所以信任香港政府,其中一个主因就是大家相信政府一切依法行事。可是,在何俊仁遇袭一案里,似乎是有人向香港法治宣战。既然社会上这样的怀疑,则曾特首实在应该公开下令“若有黑手的话,必然全力揪出”。唯有透过清晰和高姿态的宣示,特区政府才能维持香港市民对社会法治的信心,以及维持香港特区政府的公信力。

必须指出,社会上现在流传一些未经证实说法,对有关的人士也甚不公平。唯有特区政府能澄清有关问题,还当事人一个清白(又或证实当事人有罪,将之秉公依法处理),才可停止社会上出现舆论审判的情况。

与前行政长官董建华时期处理名人遇袭事件比较,董建华的一些做法可能较曾荫权更高明。2001年艺人遇袭案,警方便高调拘捕事件中可能有的幕后主谋到警署接受调查。无论调查结果如何,特区政府当年向有势力人士摆出不妥协的姿态,在一定程度上确能维持香港市民对法治的信心。在这方面,董建华似乎是较曾荫权更胜一筹。

反观这次事件,曾荫权只能开出了一张没有时限的“期票”(不理会用多少时间),不知他认为兑现机会有多大?(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香港各界关注何俊仁遇袭事件
港评:中国需推动民主改革以遏止腐败
广东东莞台资电子厂大火十多人受伤
广州危险房屋两年急增五倍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