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两岸两会协商 政治意涵难被取代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8月25日报导】(中央社记者李佳霏台北二十五日电)两岸在开放中国旅客来台观光上,进入指定协商窗口阶段,再度采用“澳门模式”,不同于“海基对海协”机制;澳门模式属于两岸协商灵活务实的过渡安排,但碰触“一个中国”等政治性争议问题时,两岸两会协商的政治象征意涵,难被取代。

继中国八月十七日召开海峡两岸旅游交流协会第一届理事会后,台湾今天也宣布,二十七日将成立财团法人台湾海峡两岸观光旅游协会,作为协商开放中国旅客来台观光的对口单位。

不过,近年来在新年包机、货客包机及开放中国观光客来台等两岸非政治性的实质议题上,两岸政府采取“澳门模式”商谈,引起外界关切,两岸制度化协商管道(海基会对海协会)是否已走入历史?

归纳两岸协商模式,除了过去海基对海协的制度化管道外,还存有三种态样。第一种是政府对政府直接协商,例如中共中央台办主任陈云林来台申请案,台湾政府要求北京当局直接派员磋商。

第二种是政府委托专业性的民间团体,以“官方授权”、“民间名义”、“官员主谈”,以及“协议以两岸公权力认可执行的方式”,完成商谈,以这两年在澳门商谈的新年包机事项为代表,也就是所谓的“澳门模式”。

第三种是在现行两岸条例架构下,由政府先委托海基会,再由海基会“复委托”民间团体与对岸商谈的模式,但是,在北京对海基会这块招牌存有极大心理障碍的情况下,这个复委托模式迄今还未适用在任何具体的两岸协商项目上。

自一九九九年中国片面中断两岸两会制度化协商管道后,海基会的协商功能时常被外界认为日趋弱化,不过,参与两岸谈判的官员强调,“任何一次谈判,海基及陆委会的官员一定在里头,只不过没浮上台面亮相而已”。

官员认为,近年来两岸协商实质性议题,对岸不让海协会或国台办系统的人员出头,坐上谈判桌,如果台湾坚持海陆官员上台,形同碰触到对方的政治敏感神经,届时大家都下不了台,无助谈判展开与获致共识。

澳门模式是处理两岸现阶段亟待解决、攸关两岸人民权益实质议题的方式。处理谈判实务的人士指出,这不仅符合中国要的“民间对民间、行业对行业”的“面子”,台湾也可从中获得“政府主导、官员以适当身份”主谈的“里子”。

从这次台湾成立观光议题对口单位记者会来看,尽管海陆官员未列协会董事名单中,但记者会由陆委会召开,并由陆委会主委吴钊燮说明政府指定联系窗口及协商窗口的决策脉络,政府主导的主调已不言而喻。

淡江大学中国大陆研究所副教授张五岳也说,像观光、包机议题的专业委托协商模式,只是因应海基、海协无法重启协商的一种灵活运用、因地制宜的务实方式;“澳门模式也不能处理一中、九二共识等政治性歧见”。

台湾民主基金会副执行长董立文认为,海基、海协有特殊的历史存在意义,不是功能性的协商单位所能取代,未来两岸的政治僵局要有所突破,海基、海协能否复谈仍是最重要的观察指标。

海基、海协这两个曾在九零年代肩负两岸事务沟通协调的重要窗口,如今已非镁光灯的焦点,但标志的政治意涵仍无法被其他组织轻言取代,是否再现风华,端赖两岸领导人是否有解决两岸政治僵局的智慧。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