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一镜:影片“黄金甲”是宣传党文化的另一力作

赵一镜

人气 15
标签:

【大纪元1月11日讯】最近市场超级火爆,狂收1.7亿的国产大片《满城尽带黄金甲》在2006年的中国电影票房排行中取得榜首地位,在这个什么事都讲究个霸道垄断的大陆市场毫无悬念轻而易举的获得了销售“成功”。被“忽悠”进影院的观众们多半是冲着3.6亿的天价投资和电影场面的豪华奢侈的场面去的,为的是满足好奇心。可是有多少人知道,这部由“党”出资,由高级御用导演张艺谋执导的所谓“国产大片”是共产党继《英雄》之后又一部洗脑大片,其间充斥的满是与时俱进的党文化,比《英雄》有过之而无不及。

一、《黄金甲》代表中国当前社会腐败没落的审美和价值观

一部电影必须要有“看点”,要迎合当时社会的集体审美和价值观才能有“看头”。当前中国观众对张导的期待基本上就剩“色彩”了。除了色彩,《黄金甲》又增加了“两暴”,暴力和暴露,给人以看A片的感官刺激。当今中国社会是在党文化多年的浸淫下,“饱暖思淫欲”,到处充满了俗气和浮躁之风。而《黄金甲》的审美恰好满足了人们的这种心理,而且这也和党所要灌输的“纵欲文化”别无二致。所以离不开党文化“奶水”的中国观众接受起来毫无不适和不良反应。

《黄金甲》的“卖点”包括以下几个元素:

1. 奢侈。一件王袍造价100多万,黄金天坛造价500万,还有画蛇添足的琉璃,数不清的昂贵服装、道具,超一流的大牌明星黄金组合和人数众多的群众演员,这些信息早在拍戏过程中就一点一点的通过媒体透露给了观众,模仿着殃视“幸运52”或“超市大赢家”吊着人们的胃口。对财富的贪欲诱使着人们要通过观赏“宫廷”戏而得到精神上的满足。

2. 争斗。党文化的斗争文化是身在其中的许多人爱看的保留节目。《黄金甲》从头到尾都是尔虞我诈的宫廷斗争戏,争斗比的是手段和手腕,斗的是阴损和狡诈,山外有山,楼外有楼,强中更有强中手。简单的人物,复杂的关系,灰暗的心理,无情的打斗。没有善恶之分,也没有正邪之别。

3. 乱伦。《黄金甲》保留了老谋子以畸形三角恋为噱头的一贯作风,在早期的《大红灯笼高高挂》、《菊豆》里,张艺谋把家族内部变态的性关系和乱伦作为电影的主要看点,《黄金甲》只不过把变态和乱伦搬到了宫廷,并套用着经典话剧《雷雨》中的主要故事结构。其实党文化里“我把党来比母亲”就是典型的乱伦主义,让你习惯成自然。

4. 暴力。共产党阶级斗争文化里主要宣扬的就是暴力文化,而且是血腥的,赤裸裸的暴力。有着“良好”暴力革命传统和“爱国主义”情操的中国人民对暴力是司空见惯,见怪不怪的,信奉阶级斗争“暴力为本”的党文化对暴力有一种滥用的趋势,无斗不成戏,并且觉得没有血腥就不是斗争,谁有杀人的主动权谁就有话语的优先权和解释权。道德与良知?那是文人的文字游戏。观看暴力表演是党推展斗争文化,强化斗争意识的有力武器。

二、抹黑历史,搞臭传统,沦丧道德

党文化试图通过《黄金甲》告诉人们:一部人类的历史就是阶级斗争的历史,除了常规意义上的统治阶级和被统治阶级之间的斗争,在家族内部也是通过斗争解决的,不要指望天下有什么太平日子,“斗争”无处不在,无时不有。《黄金甲》中没有像《英雄》那样露骨的美化独裁,但绝不是没有这个意愿和表现。

1. 无君无臣,无父无子。

《黄金甲》表现了父子之间的反目成仇,夫妻之间的阴谋算计,母子、兄妹之间的乱伦畸恋,无非就是说明一个问题:什么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什么父“慈”子“孝”,兄“友”弟“恭”,什么“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全是胡话,在戏中的任何一个人物身上看不到丝毫传统道德理念,而那些极端暴力和挑衅的字眼却能脱口而出。那个本该受天下百姓敬仰的伟大君王,其说话的口气和表现活脱脱的像一个黑社会老大,连用“三个代表”伪装一下的作秀也省去了。这就是老谋子眼中的古代宫廷!不过也难怪,如果张导让古代封建帝王也讲起了“和谐”和“以人为本”,还怎么体现出共产党的与时俱进啊?

2. 无法无天。

给人的印象,仿佛那个社会除了几个没用的文人唧唧歪歪的讲几句“兼爱”、“非攻”之外,似乎古代的帝王自己的意志就是“法”,全靠拳头说话,整个社会没有规则可言。偶尔有与太子偷情的蒋婵违规也由于形式紧迫被王后压下,大王和王后冲突双方的利益成了焦点,搅起一潭浑水。这倒是酷似当今江、胡之间的黑吃黑,谁取胜对中国百姓来说都无关紧要,因为他们各自只代表自己集团的利益。

3. 滥杀与滥情。

《黄金甲》是古装武打戏,可是在以前所见的类似电影情节中,见不到如此的血腥,张艺谋把残忍做到了极致。前面讲过,本剧的任何人物都不能让观众有同情、好感,对他们之间的打斗基本是抱有“狗咬狗”的态度。张艺谋以貌似苛刻的“艺术态度”“负责任”的告诉观众,《黄金甲》展现的就是古代社会的一个瞬间,一个缩影,一个没有人情、人性的社会,充满畸情和仇恨的人们是可以随时剑拔弩张,大动干戈的。仅此而已。

三、对观众的暗示

冯小刚说曾评价张大导演的电影是“色彩的堆砌”和“滥情”。(可惜冯导自己也整出个滥情的无聊“大片”《夜宴》,多少有点滑稽,但一点也不意外。)如果张艺谋真的一门心思放在研究色彩上,注重表现力那也还行。可是精力充沛头脑异常聪明的张大导演岂能只在形式主义上打转转?为了艺术生命的常青不老,张导看准了走“主旋律”这条光明坦途。

主旋律怎么和张导联系起来了?其实早在1992年拍的《秋菊打官司》(此片获得威尼斯电影节最佳影片金狮大奖)就是张艺谋有意往“主旋律”靠的一个明显标志。此后,包括《一个都不能少》、《英雄》等就一路走了主旋律路线。在观众眼中,似乎“主旋律”和获得国外大奖是对立的,是有你没我的。其实不然,才华横溢的张大导演能够做到文艺片有商业片的收成,滥片有大片的口碑,可以做到既获政府肯定又得观众认可,也完全有能力让疑似“主旋律”获得国际大奖。所以有一天张导得了奥斯卡奖,千万不要大惊小怪,那是张导艺术上达到完全成熟,昭示着党文化获得了全面胜利。

但是善良的观众以为国家投巨资给张导就是冲击奥斯卡填补这项令国人难堪的空白那就大错而特错了。共产党需要借用艺术再搞一次全民大洗脑,要通过影片“教育”人,虽然张导及其投资方一再声称电影的功能不是教育而是“娱乐”,可是张艺谋熟练掌握着“寓教于乐”的操作技能,可以于不经意间把人就给“教育”了。“寓教于乐”讲究的是潜移默化的心理暗示,且看《黄金甲》中的心理暗示:

1. 玩弄权术要精通厚黑学。毫无疑问,《黄金甲》中大王的厚黑指数最高。黑的方面,追杀发妻,毒杀后妻,鞭杀亲子,这些事情他做起来都是毫不客气,绝不手软。厚的方面也不同凡响。他为了攀上梁国公主,不惜趋炎附势。当上皇帝后,又假装对前妻很怀念,塑造自己重情重义的形象。即使对于王后,他怀恨在心,却并不当场揭破,而是在众人面前仍然装出很恩爱。

2. 人间没有真情,所谓真情,不过是滥情和乱伦。戏中夫妻反目,父子相残,互相揭发,无情打击倒酷似文革中发生的那一幕幕惨剧。所有人物的行为依据全出自各自的私情、私利,从没有一点对国家、社稷、民族的考虑,和中共治下的中国有什么区别?戏中暗示观众,和“腐败是世界的通病”一样,类似的斗争自古皆然。

3. 枪杆子里出政权。共产党信奉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认为道德只是统治经济的游戏规则。大王几次谈“规矩”,说不能乱了规矩,暗示“稳定压倒一切”。甚至在重阳节兵变前夜还和王后一起郑重其事的写下“忠孝礼义”四个大字。这对正统文化的嘲讽和诬蔑甚至比文革中批孔运动来的更狡诈恶毒。大王还说:“天地万物,朕赐给你,才是你的。朕不给,你不能抢。”暗示“必须坚持共产党的领导”,任何对共产党不利的言论与行为无异于与虎谋皮。

4. 权力=暴力,以暴易暴是最根本的解决之道。《黄金甲》中有两次展现大王个人威力的情节。一次是在馆驿与杰王子斗剑,另一次对三王子痛下毒手。都显示出崇尚暴力的共产党有足够的暴力对付假想的暴力威胁。这是明目张胆的恐吓,也无不透出共产党当前强烈的危机感与焦虑感。

总之,看完了《黄金甲》老百姓应该得出这么几个结论:世间没有真情和正义,只有欺诈和仇恨;一种“正义”代替另一种“正义”,必须使用暴力;如果不能干掉对手,那就跟着对手“和谐”吧。

张大导演应该知道,真实的历史是:暴力+利益只能逞一时之威,换一时之“稳定”,天要使其亡,必先使其狂。从《英雄》里秦王的“用剑的最高境界是不杀,是和平” 到《黄金甲》大王的“天地万物,朕赐给你,才是你的。朕不给,你不能抢”,不难看出中共越来越感到底气不足和心虚气短了。

2007年1月8日(http://www.dajiyuan.com)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观点和陈述

相关新闻
《满城尽带黄金甲》:六四意象与红卫兵情结
网民万众呼应抵制黄金甲
发哥 好莱坞规格伺候 “黄金甲”监制怒斥发嫂膨风
【想说就说】“满城尽论黄金甲”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