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家乐活

青光眼简介

【大纪元11月1日讯】青光眼是一种可能导致失明而无法挽回的眼睛疾病,此病的罹患率,四十岁以上的中年人约为百分之一。眼睛注视一件物体时,影像会从视网膜经由视神经传到大脑。当房水分泌增加或排出受阻时,眼压会升高,造成某些视神经受到伤害时,会使部分视野丧失,就是青光眼。亦即“眼压高”只是青光眼的危险因数之一,并非绝对相关。

大部分的青光眼患者,开始时症状并不明显,多数只感到眼睛疲劳,眼球胀胀的感觉,有时候会看到光晕。其后,视野开始从边缘慢慢缩小,最后只剩中心视野,视力也受影响,结果导致失明。通常患者在视力受损后或严重视野缺损的时候,才有感觉。此时求医,往往已是青光眼的末期。

青光眼通常可分为四大类:先天性青光眼,是小孩出生的先天缺陷,角膜变得模糊,会有怕光、泪水特别多的现象,又称“牛眼”;慢性隅角开放青光眼,大部分的成人青光眼都属于这一类,病患几乎没有自觉的症状;急性隅角闭锁青光眼,症状为视力模糊、眼球剧痛、看灯光时会有七彩光圈围绕,常伴有恶心、呕吐的现象;续发性青光眼,由外伤、药物、出血肿瘤、发炎等引起,症状为眼睛异常疼痛。

青光眼的高危险群包括年龄大于六十岁者、家族有青光眼病史、糖尿病或高血压患者、长期使用类固醇、高度远视或高度近视者、眼球曾经受过伤等,应定期到眼科检查。有下列症状时,请尽速请医师检查:周边视野缩小(脚踩空楼梯或眼角余光的范围不如从前宽阔);视力模糊(无法无中焦点,近距离工作困难);夜间看灯光时有七彩光圈围绕;在较暗的地方(如电影院、隧道)看物体时有头痛眼胀的现象;不明原因的有恶心、呕吐等。

青光眼患者的眼科检查分为眼底镜检查,眼压检查及视野检查。眼底镜检查可追踪视神经受损的程度,每一至两个月应检查眼压一次,视野检查约每半年到一年需一次。其他尚包括细隙灯检查眼睛构造有无改变或发炎,隅角镜检查以区分隅角是开放型或是闭锁型。有时还需借助于眼压日差(即24小时中眼压变化的情形),或暗房俯卧激发试验等等,虽然检查相当繁杂、费时,但请耐心配合,以便确立诊断,才能给予适当且及时的治疗。

治疗青光眼乃是控制病情不再恶化,并不能使此病“根治”。治疗以控制眼压为主,可分为药物、雷射及手术治疗。点用眼药或使用口服药,可以减少房水的生成或促进排水管的流畅,进而降低眼压,使青光眼得到良好的控制。雷射治疗也可促进排水管的通畅,辅助控制眼压。以上两种方式均无效时,才会考虑手术治疗。

不论是接受药物、雷射或手术治疗,一旦视神经已被破坏,治疗后只能控制眼压,使其不再继续破坏视神经,而已遭破坏部分的视神经是不能再生的,许多人以为青光眼治疗后即可恢复视力,这是错误的想法。各种类型的青光眼末期,视力丧失,眼压无法控制,眼睛非常疼痛时,只能以冷冻法或雷射破坏睫状体来减少房水的分泌,减轻疼痛,或只能摘除眼球,一劳永逸。

在日常生活方面,患者宜避免兴奋、愤怒、烦恼或失眠;不可多饮刺激性的饮料如咖啡、茶、酒;而应放松心情,有充足的睡眠,均衡的饮食,与适量的运动;使用类固醇眼药时,需测量眼压以预防青光眼的发生而不自知。遵从专业眼科医师的处理,定期追踪检查,早期发现、早期治疗,是最重要的守则。◇(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