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潮旅游设施不堪重负 再掀黄金周存废争议

人气 3
标签: ,

【大纪元10月8日报导】(中央社台北八日电)随着第二十五个黄金周结束,中国大陆再掀起对黄金周的存废争议。中国国家旅游局官员透露,现行的休假制度势将调整,有关部门的新休假方案目前已到最后论证阶段,只待上报全国人大审议通过即可。

香港“文汇报”报导,中国大陆从黄金周实施九年来持续攀升的统计数据可见,长假对释放潜在的消费需求,拉动内需的作用有目共睹;但当休假日高度集中到同一时段,旅游景点和相关公共设施的超负荷以及随之衍生的连串问题也开始凸显,社会上改革黄金周的呼声日高。

在一九九九年中共国庆第一个黄金周到来时,席卷全国的假日旅游热潮令各界始料不及。七天之内,全国出游人数达两千八百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人民币一百四十一亿元。

七年后的二零零六年新年,全中国大陆共接待游客已达到七千八百三十二万人次,旅游收入三百六十八亿元。从黄金周飞速攀升的统计数据可看出,“假日经济”不仅扩大了内需,刺激了消费,同时也带来了经济发展观念的一次新变革。

在政府部门、旅游企业和消费时尚的引导下,黄金周国内旅游市场规模迅速扩张。据全国假日办的统计,今年“十一”开始后,北京故宫连续四天接待量超过最大容量,八达岭长城、颐和园等景区的接待量纷纷挤爆。

为了规避每个黄金周必现的游客爆量情况,四川著名旅游景点九寨沟今年“十一”不得不痛下“猛药”,首次实施游客限量分时进沟的规定。

报导指出,黄金周极盛,过后急衰,使得旅游景点犹如经历“痉挛”,很难实现管理上的平稳过渡。更令人忧虑的是,由此带来的环境污染、景点损耗等“后遗症”,代价难以估量。除了景点承受重压,黄金周出外人数激增亦带来行路难、住宿难、用餐难、购票难等泛社会性问题。

中国社科院旅游研究中心研究员王建民表示,黄金周从根本上来说,并不是一个很好的解决中国人休假的办法,只是当时国家为拉动内需消费而匆忙推出的替代措施。十三亿人的集体休假带给交通、食宿、环保等方面造成巨大压力,也暴露出了诸多显而易见的弊端。

中国媒体今年针对黄金周制度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六成以上被访者支持改革黄金周休假方式。早前有消息人士透露,今后中国大陆将取消“五一”黄金周,有关假期日数将分摊到端午、中秋等民族传统节日。

据报导,中国实施黄金周衍生出六大弊端,包括风景区生态遭受巨大破坏;交通超负荷导致安全隐患处处;旅游业、交通运输等行业服务水平严重下降;不法商贩趁机牟利,假冒伪劣现象频发;景区、运输、服务等行业或部门乱涨价;部分官员请客送礼或公款旅游、公车出游,腐败问题趁机而上。

相关新闻
中国两百多湖泊干涸 湿地草原加速沙化
人权圣火接力到达阿姆斯特丹
大陆众生冷暖相
高速路直穿保护区  云南野生大象觅食涉险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