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陈姿妃 爱在索马利兰

人气: 10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2月9日讯】〔自由时报记者杨宜中/花莲报导〕黄历新年前,几乎所有人心中都计划着返家团圆,花莲慈济技术学院护理讲师陈姿妃却拖着病体收拾医疗救援物资,搭机只身远行“再闯非洲”进行医疗援助。

去年底,陈姿妃在索马利兰国家医院训练的护理人员结业,结业典礼中,索马利兰官员出席,合影时,陈姿妃被邀请坐在主位,感谢她半年来不放弃、无私的付出。 自由时报记者杨宜中

陈姿妃,38岁的未婚女子,从5年前开始,经常自费参与台湾路竹会执行的国际医疗援助计划,在贫困、战乱、灾后复建的国家或地区进行医疗救援工作。

去年中,陈姿妃罹患自体免疫症候群,住院月余,向学校申请留职停薪半年养病,却意外接下台湾路竹会的国际医疗援助任务,要只身前往非洲索马利兰协助建立当地护理体系。这项任务让陈姿妃忘记身体的病痛,只想着如何教导索马利兰的护理人员,建立制度化、标准化的护理体系,让病患能获得最妥善的照料。

去年抱病赴索国

索马利兰有多远?去年8月2日陈姿妃从台湾桃园国际机场搭机出发,先飞香港转机,接着飞阿拉伯联合大公国的杜拜,再转往衣索比亚首都阿迪斯阿贝巴,转乘小飞机终于在8月4日抵达索马利兰的首都哈尔格萨。

这一趟索马利兰医疗救援之行,陈姿妃原计划从护理教育根本着手,但没想到,当她仍在当地观察护理教育及医院护理运作实况之际,索马利兰发生政争导致内阁总辞,先前与路竹会联系请求医疗援助的官员全数下台。陈姿妃面对一个全然陌生的国情与未知的新政策,更面临是否继续执行医疗援助计划的抉择。

遇战乱坚持留下

陈姿妃可以选择离去,但她决定留下,她说:“当初路竹会决定提供索马利兰医疗援助,是承诺所有索马利兰人民,而非索国政府,就算索国没有政府,也还有人民待援!”

护理教育虽重要,但无法实质改变运作中的索国医院护理水准!陈姿妃决定从索马利兰首府哈尔格萨的国家医院着手,义务指导这座医院建立护理医疗制度与体系。

陈姿妃以医院管理改革为起点,成立示范病房、设计了索国国家医院病例管理系统、带领医院的护理人员动手钉制病历柜、护理人员工作分配板、卫教看板、建立财产清册列管医疗护理器材、制定消毒物品运送流程、设立垃圾分类制度、为病床编号、探病时间管理等等。

陈姿妃在医院的工作已十分忙碌,但她还是前往索国历史最悠久的护理学校兼课,教授护理研究课程。

在去年12月,由陈姿妃主持的护理人员训练结训,学员全数习得现代化护理技术与观念,并落实在国家医院的护理工作上。

年初才返台养病

半年没有休假的陈姿妃身心压力极大,健康再亮起红灯,加上为了暂避烽火,今年初陈姿妃返回台湾稍事休息养病,并利用这段时间,向任教的慈济技术学院再申请延长留职停薪半年,计划重返非洲继续她的护理教育训练工作。

陈姿妃自认在索国的任务未了,至少也该再重返索马利兰把她推动的工作做个完整的交接传承,于是她决定在毫无任何补贴、援助的情况下,只身自费“重返非洲”完成她的使命。

2月6日,当人们都想着返家与家人团圆之际,陈姿妃却朝着非洲远行,身影虽然孤单,但她的意志坚决,昨天她已抵达索马利兰。
——————————————————————————–

陈姿妃 五次参与国际医疗援助

〔自由时报记者杨宜中/花莲报导〕慈济技术学院护理系讲师陈姿妃勇闯非洲索马利兰,并非首次参与国际医疗援助计划,在此之前,她就曾冒险前往过多个战乱、灾后国家或地区参与义诊,不同的是,过去她是参与医疗团,而这次在索马利兰则是独当一面的医疗援助任务。

陈姿妃是在2003年,因缘际会了解了台湾路竹会这个非宗教、非营利、提供国际医疗救援行动的民间组织。同年8月她首次参与路竹会的国际医疗团,前往非洲的甘比亚,这个医疗团成员,每人都自费买机票前往,并在生活条件极差的环境中,为当地民众义诊。

半年后,她再次参加路竹会的国际医疗团,这次目的地是非洲另一个落后国家马拉威。这个国家的处境如何?陈姿妃形容,台湾国内最落后、医疗最照顾不到的地方,都还比这个国家任何地方强上数十倍,这一次的行动,也让陈姿妃首次在义务国际医疗行动中过新年。

2004年8月,对国际医疗救援像是“上瘾了”的陈姿妃,又再收拾行囊出发,前往中美洲的多明尼加及海地。当时海地正处于内战,医疗团在当地的义诊行动,还有荷枪实弹的军人保护,这一趟行动,让陈姿妃体验了战争的残酷与带给人民的痛苦。

2004年底,南亚大地震引发大海啸,多个国家一片残破,台湾路竹会马上组织赈灾医疗团前往灾区,陈姿妃也没缺席,2005年1月1日出发前往斯里兰卡。

2005年1月底,陈姿妃拖着疲累的身心返台,慈济基金会的第二批南亚赈灾医疗团随即要出发,陈姿妃没有犹豫马上答应随行,一个月内第二次重返海啸肆虐的人间炼狱。至此,陈姿妃创下一年半内5次参与国际医疗援助行动的纪录。

——————————————————————————–

索马利兰 未被国际承认的国家

〔自由时报记者杨宜中/花莲报导〕索马利兰仍是国际上较陌生的国家,因为,从这个国家独立至今,仍未被国际间承认,处境与台湾相近,因此陈姿妃形容他在索马利兰的国际医疗援助工作是“第三世界国家人民的互助”。

位于非洲东北部、目前国际间承认的国家索马利亚,包含着一块面积13万7600平方公里的土地无法“有效管理”,这片土地位于索马利亚西北角,在1960年以前,称之为英属索马利兰。1960年6月26日,这个地区脱离英国保护而独立,与几天后脱离意大利保护的义属索马利兰合并,成立“索马利亚民主共和国”。

1991年,索马利亚中央政权崩解,索马利兰又从索马利亚脱离,成立“索马利兰共和国”,而自从独立后,一直陷在与邻国邦特蓝共和国(同样未获国际承认的国家)的领土纠纷中,而国内仍有宗教、种族等问题引发的内战,加上与索马利亚的战争频仍,是国际间关注的战乱地区。

索马利兰人口估计在250万至350万人间,尽管国际间承认索马利亚,但索马利兰的经济比索马利亚好,索马利兰货币也比索马利亚货币值钱。然而不可否认的是,索马利兰依旧是世界上最贫困的国家之一。

国际间虽然认为索马利兰是索马利亚的一部分,但实际上索马利兰政府已经被公认是“独立的政治实体”,据了解,联合国和非洲联盟国家,不鼓励更改现有非洲国界的倾向,造成索马利兰不被承认的事实。

索马利兰在不被国际承认的情况下,仍然施行民主,被认为是非洲最民主、最清廉的政府之一,索马利兰现行的国会选举,是多数党制民主选举,国际间曾组成观察团前往索马利兰观察他们的选举,认为十分公平、公正、公开。

(http://www.dajiyuan.com)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