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郝龙斌上任三月明验收 政治柔软政策强硬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3月25日报导】(中央社记者方旭台北二十五日电)台北市议会明天开议,也是台北市长郝龙斌上任三个月来,第一次正式接受民意机关检验。虽然郝团队上任来表现如何,朝野议员各有解读,但郝龙斌一如环保署长任内作风,致力切割政治与政策层面,敏感政治议题姿态尽量放软、保持距离,政策执行面则毫不手软,展现强势明快作风。

即便面对市议员磨刀霍霍,郝龙斌日前已表达,只要不涉及人身攻击,凡是政策辩论、攻讦,市府都应该接受,并抱持谦卑心态正面看待。

他甚至说,议员职责就是监督市府,严厉监督就是常态,“歌功颂德就不用议员了”。但他也再三重申,包括淡水河整治、都市更新等承诺,市府一定会实现。

其实早在环保署长任内,郝龙斌的施政表现与专业就相当受到肯定,不但民调名列前茅,他也很少介入朝野对立的政治纷争中;但是无论禁用塑胶袋、拆迁高屏溪养猪户、取缔二重溪重金属污染,郝龙斌祭出铁腕后绝对坚持到底,即使一波波大规模抗争、立委抨击,郝龙斌的立场也从没软化过。

进入市府后,郝龙斌的积极可想而知,例如上任不到十天就会勘备受争议的罗斯福路公车专用道,向市民承诺三个月不改善,就要恢复原貌。其他主要政策包括整治淡水河、推动都市更新、单一版本教科书、设立廉政肃贪中心等,也都在市府体系下展开运作。

郝龙斌处置市政的明快,也反映在前卫生局长宋晏仁的人事案上;同时公文频繁出现错字升迁受影响,乃至于加强首长舆情网互动与效率,都看得出郝龙斌打算为市府上紧发条的企图心。也因此悬宕多时的宝藏岩强占户问题,在郝龙斌支持下,文化局迅速驱离而落幕。

只是郝龙斌上任三个月以来,也刻意回避敏感的政治议题,例如国民党内王马之争、党主席之争吵得如火如荼,郝龙斌硬是相应不理,刻意低调。又如担心外界质疑他市政方向“马规郝不随”,在许多政策与执行面上,郝龙斌宁可事缓则圆,以免落人口实。

但人在江湖,身不由己,郝龙斌在蓝绿对决大环境下,以首都市长动见观瞻的位置,将越来越难回避政治因素考验。例如正名运动下的拆除中正纪念堂围墙议题,市府就不能不出面扛下古迹认定的考验。加上绿营几乎以放大镜检验马英九的市政成绩,郝龙斌如何在既有市政规划与新方向间取得平衡,实在需要颇高的智慧。

另一方面,市府毕竟是以团队在运作,各局处首长的施政优劣,乃至于与议员、地方间的互动与紧张关系,甚至治安零容忍、整治淡水河等重大政见的具体落实,到头来还是要郝龙斌一肩扛下,无疑他必须从赏罚分明的执行者的角度,摸索出具有定见的协调者角色,还要保持团队积极性与效率。

郝龙斌对自己倒是自信满满,维持一定作息步调,市府活动虽繁杂,但也可以看出他尽量避免在公众议题过度曝光,以免模糊市政焦点的用心。只是议会开议在即,陆续也传出部分首长与议员频生摩擦消息,对刚暖身的郝市府,议会开议后,真正考验才要开始。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