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岁少年为痴呆母亲把屎把尿

人气 4
标签:

【大纪元4月8日讯】这是一个“90后”(上世纪90年代后出生的一代)的非典型人物。说他“非典型”,是因为他和所有“90后”少年一样,充满求知欲,对一切新鲜事物感到好奇,喜欢唱歌、打球、玩电脑,也喜欢看“超级女声”。

但他又是与众不同的,在他身上,难能可贵地充溢着“90后”一代在成长中迫切需要的孝心、爱心和感恩心。

湖南省岳阳县三中高二学生陶星,虽然仅仅17岁,正是需要父母遮风挡雨的年龄,而他却承担了该由一个大人来承担的责任。

陶星14岁时,身患癌症的父亲去世,留下一个患有羊角疯病、只有婴儿般智力的聋哑母亲和两万元的债务。此后的三年里,照顾母亲的重任就压在了他身上,这位坚强、乐观的“90后”阳光少年开始了带着母亲求学的生涯。

照料妈妈天经地义

2004年5月,湖南省岳阳县初二学生陶星的父亲陶荣初患癌症去世了。 自此,一个初中生便开始了一边照顾母亲一边读书的生活,他在一年后以全班第一名的成绩升入岳阳县三中。而比他大四岁的姐姐,高中毕业后来到岳阳市边学电脑边打工。

读高中后,学校离家里有10多公里,陶星不可能每天都回家,只好委托邻居照看一下母亲,他和姐姐每周末轮流回家照顾。一次邻居告诉他,他妈妈在家里发了病,摔得头破血流。陶星听了心里非常难受。于是,他将妈妈送到了镇上的敬老院,不料几天后妈妈就大吵大闹要回家。

“一见面,她流着泪将我和姐姐紧紧搂在怀里,久久不肯松手,还一边摇头,一边嘴里含糊不清地说着什么。”回忆起当时的情景,陶星泪流满面,“妈妈啊,这一辈子,无论在什么地方,无论在什么时候,我们都不会丢下您!”

带着痴呆母亲去上学

后来他就在学校附近找了一间房子住下来,开始了带着母亲上学的日子。

陶星每天除了安排母亲的一日三餐,陶星还得教母亲刷牙,帮母亲洗脚、洗衣服等,自从父亲去世后,凡是一个家长该为一个两岁孩子做的事,陶星全为母亲做了,陶星说:“在家里,妈妈是孩子,我是大人。””

陶星说,尽管妈妈痴呆,却很爱干净。因此,每过两三天就要给她洗头、洗澡,否则她就会不高兴。在陶星的悉心照料下,妈妈每天穿着干净,脸色红润,体型甚至微微发福了。

妈妈王佳良聋哑又痴呆,只有两三岁小孩的智力,脾气也很不好,遇到不如意的地方,她便嗷嗷大叫,甚至不知轻重地打人,陶星只好默默承受,所以常被打得身上青一块紫一块的。

“母亲虽然疯疯癫癫,但她却知道疼我和姐姐。别人给她一个苹果,她会切一半留给我;邻居给她的零食,她都放在衣兜里留给我。”陶星说,他跟母亲能够用几个简单手势的沟通。

父亲曾告诉陶星,母亲在怀他的时候,一次发病摔倒在马路中央,摔得头破血流不省人事。可是,她刚醒过来,就不停地摸肚子,发现孩子还在,就举起大拇指示意围观的人,意思是孩子还好。“这件事,我一辈子都记得,没有母亲,哪里又会有我呢?所以我照料母亲是天经地义的。”

尽管生活充满艰辛,但陶星从未向命运低头。他从未以照顾母亲为借口耽误过一节课。陶星学习很刻苦,成绩一直排在班级前十名。他说:“只要妈妈活着,就是我最大的动力,再苦再累也要熬过去,因为我是个顶天立地的男子汉! ”

一周生活费不到18元

按规定,遗属每年可得到抚养费4000多元,但陶星的学费就占去绝大部分,母子俩每个月的生活费控制在100元左右。

陶星一般是每个月给母亲买一次肉开荤。去镇上的菜市场,他专挑最便宜的买。1.5升的食油他和妈妈能吃上两个月。

最崇拜的人是父亲

陶星能有今天的举动,绝不是偶然的。他从小生活的环境,他受到的言传身教,他现在所处的生存状态,似乎注定了他会走上这条与其他 “90后”完全不同的人生之路。

陶星的童年是在幸福和磨练中度过的,尽管家境贫寒,却很温暖。父亲陶荣初老实厚道,是新开镇中学的厨师,负责为学校几百师生做饭菜。陶荣初是孤儿,曾得到很多好心人的帮助。在他的教育下,陶星姐弟俩从小就学会了感恩和关爱他人。

在陶星印象中,父亲一天到晚都是忙碌的,为了养家和买药给妻子治病,他还利用周末和下班时间在家附近开垦了5亩荒田种水稻,他还在夏天卖西瓜和冰棒以补贴家用。虽然每天辛苦操劳,但父亲坚强地为一家人撑起了一片蓝天。

陶荣初经常跟陶星姐弟俩说,不要嫌弃母亲,要学会感恩,“儿不嫌母丑,犬不嫌家贫”。“父亲从小给我留下了一笔巨大的精神财富,他经常跟我说,‘困难并不可怕,怕的是在困难面前倒下了爬不起来,’这句话让我受益终身。”陶星说,就连他现在照顾妈妈的技巧都是从父亲那里学来的。

一生永远的承诺

2004年5月,陶荣初被检查出是胃癌晚期,此后病情日渐严重。9月3日晚上,父亲把姐弟俩叫到跟前,吃力地说:“孩子,我如果活不下来,你们要坚强地生活下去,特别要照顾好妈妈。子不嫌母丑,她再疯再癫、再聋再哑、再老再丑,毕竟是她把你们带到了这个世界,以后你们千万不能嫌弃!”陶星和姐姐伤心地哭着连连点头。没想到,这竟是父亲的遗言。这一点头,也成了他和姐姐一生永远的承诺。
(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洪茗:传统美德--“孝”的内涵
阿嬷养4孙 宗亲来打气
孝经课会考状元:孝顺要先改善与父母关系
扁赴台南孝顺宫参拜  为神明点灵开光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