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典故

为什么竹马又称为“跑竹马”?

【大纪元6月2日讯】唐李白《长干行》:“妾发初覆额,折花门前剧。郎骑竹马来,遶床弄青梅。郎骑竹马来,遶床弄青梅。”成语“青梅竹马”就是由此诗而来,其中“竹马”指的是一种童玩,多以竹竿制成,小孩夹在胯下充作马骑。

不过,后来又逐渐融入一些传统戏曲、民谣小调、服饰、舞蹈等表演艺术,“竹马”又发展成另一种民间歌舞,就是在民俗文艺活动或节庆游行中常见的一种表演节目。那么,为什么又把竹马称为“跑竹马”呢?

“竹马”是用竹篾和布扎成马(或驴)型骨架,分马头马尾两截,中间是空的,表演的舞者套进竹马中作骑马状,再与搭档演出的舞者,穿插各式技艺表演,随着乐器伴奏,表演者边歌边舞,洋溢着热闹欢乐的气氛。竹马又有“跑马灯”、“马灯调”、“竹马灯”等俗称。

“竹马”流传久远,演出生动活泼有趣,更融合了各地方的风俗民情,是极具地方乡土特色的民俗文艺活动。据载唐代皇宫就有竹马舞的娱乐表演,如唐杜牧《杜秋娘》诗︰“渐抛竹马剧,稍出舞鸡奇。”宋《东京梦华录》则记载了元宵佳节的“社火”活动中,也有竹马儿、小儿竹马、踏跷竹马等节目演出。元代杂剧《追韩信》中也穿插了竹马,到了明代“竹马”就更盛行了,《双金榜》剧本里就安排了跑竹马的演出。至清代,《平和县志》上载:“岁时元日,诸少年装束狮猊、八仙、竹马等戏,踵门呼舞,呜金击鼓,喧闹异常。”

“竹马”的特点是,舞者上半身要表演骑马者在马上的各种姿态表情,下半身要模仿马的各种神态动作,要舞出人、马完全不同的旋律、特点及性格。马上的人作催马驰骋姿态,而跑马姿势有前踢、后蹬、失蹄和蹲步,时而急驰,时而缓行,细腻的舞姿,唯妙唯肖,变化无穷。其内容大都以历史故事或地方戏曲为主,常见的剧目有《昭君出塞》、《状元游街》、《三打祝家庄》等。“竹马”的表演讲究趣味,人数可多可少,还有各种不同的阵法,如“十字阵”、“文武葫芦”、“长蛇阵”、“龙摆尾”等。

整个“竹马”多采多姿的演出,最突出的表现就是“跑”马,所以才又称为“跑竹马”。@*

(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