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闻】:具有中国特色的魔鬼辞典

人气 11
标签:

【大纪元6月21日讯】网友“世纪婴儿300”发表了一则名为“具有中国特色的魔鬼辞典”的帖子,列举时下中国社会常用的名词,也给这些名词做了他个人的解释。不管写的对不对,却让看的人有着心有戚戚焉的熟悉感。

其他网友回应:“感谢世纪婴儿300,让我等网虫,轻轻地滑鼠一点‘发表’,就说出了老百姓的心里话。”

“世纪婴儿300”给这则“辞典”下了个定义:

它是这个时代的百科全书,能照见每个人影子的魔镜。它是杂乱无章的思绪下寻常的人间小道,能看见每个人的笑容。它是写照,却写不尽世态炎凉、大道沧桑;它是映射,却射不穿时代之梦,映不完社会之痒。

但它是活的——,活下去就是它的封面,活得欢就是它的封底!
“世纪婴儿300”也给“婴儿”下了个注解:

婴儿是谁?它是我们每个人心中都或多或少存在的那个赤子元素。婴儿敢于说真话,不是因为他因无知而无所畏惧,而在于他本无所得而无所畏惧。

让巴金这样的老人说真话是异常艰难的事情,他已经得到太多,所以他的真话才格外珍贵,所以他才没能说出几句像样的真话就在忏悔当中死去。

这里的“赤子”源于老子的《道德经》。“念德之厚,比于赤子”。意思是我们都有说真话的生理、心理和欲望,这是先验的、天生的。而今我们只有赤子元素,也就是赤子的一部分。

光知道什么时候说真话、什么时候说假话是不够的。那只是小聪明,不是大智慧。这也不是赤子,连元素都不是。如果你因为说真话而快乐了,那你就找到自己身体里、脑子里那个赤子元素了。

进而,当人把说真话当成探索真理的出发点,把探索真理视作人生的终极,那么他就是赤子了,也就是婴儿了。

这就是自我诞生!
以下是部分辞典:

革命与反革命

无论革命者还是反革命者,一定都自称革命,从而对方就是反革命。革命既是动词,也是名词,革革命命的都是叛徒。从来就没有革命者甘愿革自己命的。革命都是假的。

反动

反动不是反对动,而是反运动,反向运动。反向运动也是动,不过参照系相反。因而,反反动也是反动。

大多数、一小撮

一小撮蒙昧了大多数。一小撮是阴险的,大多数是愚昧的。大多数永远是好的,一小撮永远是坏的。一小撮不是来自大多数,而是从天而降,或者就是本地的妖魔鬼怪。

左派、中间派、右派

如果左派是嫡出,右派是庶出,中间派就是私生子。假设左派是亲儿,右派是继子,中间派就是孤儿。中间派总是跟左派私奔而抛弃了右派,结果也成了右派。

爱国主义

爱国主义的重点不在爱国,而在主义。爱国主义的重点也不在主义,而在谁定义了爱国主义。

娱乐、愚乐

娱乐和愚乐只有一步之遥。当娱乐成了革命的一部分,那就是愚乐。娱乐和革命一样,都需要先洗脑、再洗钱。

主旋律

主旋律脱胎于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

封建与帝制

帝制被推翻了,但封建社会还在进行式。

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与落后的生产力之间的矛盾

把这个次要的矛盾当成了主要矛盾,那个主要矛盾就隐退而成了次要矛盾。从以阶级斗争为纲,到以经济为纲,都是纲常伦理的继续。这个矛盾永远也解决不完,所以可以继续、再继续。

愚民政策

愚民者总是指责别人是愚民的(以反证自己非愚民)——这是其最基本的愚民策略。

思想阵地

思想也有阵地吗,它在哪里?在那个阵地上面坚守的,又是谁呢?有阵地,就有进攻与防御。进攻是什么战术,防守又是怎样策略?

经常听到有说“要坚守住我们的思想阵地”,想必这样的阵地也经常丢失吧。失而复得,是谁的功劳,又是凭借了什么。更为关键的是,为什么会丢呢?

一个军队需要有一个假想敌,才能于平时练兵和演习中找到感觉。想那思想阵地上的战士们也一定有一个假想敌,只是自己手里的武器经常卡壳儿,这才导致了阵地的失而复得和得而复失吧。

各条战线

明明是各个行业,非要说各条战线。似乎人人还都是战士,似乎还能够全民皆兵。以这样的战斗心态和战线观念去建设国民经济,难道把市场也当成了战场不成。

只是现在的战场上,不仅有国营企业这样的正规军,还有私企这样的民团,以及外企这样的八国联军呢。他们在一起混战,并不是什么统一战线下的盟友。

西方敌对势力

既然有西方敌对势力,则必有西方友好势力。谁是我们的敌人,谁是我们的朋友。这还是典型的毛思维。一受到些批评,就以为是西方敌对势力在作祟,就希望西方友好势力能给予援助,却不思考一下自己到底做错了什么。

可谁又知,那西方敌对势力与西方友好势力不过一个唱白脸、一个唱红脸呢。可谁又知,我们与西方敌对势力以及西方友好势力之间不过是互相做托呢。

为人民服务

人民并不存在,而那些声称代表了人民的人却很多,于是为人民服务,就成了为这些人服务。比如毛泽东,周围护士、文艺工作者、服务员很多,她们都是来为人民服务的,这于大道理上也是讲得通的。其实呢,她们不过是伺候天子的宫女与妃子而已。

无论是京剧演员梅兰芳在中南海里参加个堂会,还是相声演员侯宝林到毛身边去扮东方朔,其实都是戏子的心理,却还是把这样的接见视为终生的激情之源,永志难忘似的。

为人民服务,因人民不存在而成了为自己服务。为人民服务,因人民是一个空集合而有了特权的理论基础。

同志

谁跟谁也不认识,上来就叫“同志”。你是否考察过,他跟你就是同一个志向呢?难道你们都是生意场上的拜金者,都是红尘里的风尘女,都是商场里的购物狂,都是PK场上的小粉丝,也可以引为“同志”吗?

志不同,道不合,不相与谋。人各有志,不必强求。何必一口一个“同志”呢。

职务称谓:王局、李处、刘队

领导没有个称谓,就像出门不坐个车那样,总觉得不自在。领导不自在,被领导的也不自在。不知从何时起,领导的称谓里少了一个“长”。粮食局王局长变成了王局,人事处李处长变成了李处,刑警队刘队长变成了刘队。

为什么呢?因为领导的名字一般是不能叫的,小名、外号就更不可以了,顶多对上岁数的在姓氏后面加个“老”,幸亏没有姓老的,除了老子。怎么才能显得亲切点儿呢?于是就有了王局、李处、刘队。就把它们,权且当作领导的小名吧。
感谢党和政府

政府是人民的公仆,党是人民的儿子。为什么主人要感谢仆人,母亲要感谢儿子呢?也有这样的可能,因为很难得,见到仆人给主人送来一顿难得的晚餐,或者儿子给母亲说了声“实在不好意思”。

我代表广大的……

做过零点调查吗?有过民意测验吗?发过问答卷吗?否则,别说这样的话。没有需要你来代表,也没有这样的授权吧!

别有用心

这个词总是和“一小撮”以及“煽动”等联合使用,以彰显其中的别有用心。心与心是隔了肚皮的,所以心与心就是相对的。说别人“别有用心”的,是不是自己也是“别有用心”呢。
特事特办

如果规则当中也有“特事特办”的规定的话,那么规则得有多少条啊,如果这样的“特”只来自领导者的话,那还算是名副其实了。那为什么还要说“特事特办”呢?因为规则还有用处,就是用来衬托一下这个“特”。

便民措施,办实事儿

弄了几个便民措施或者为民办了几件实事儿,立刻张榜公布,惟恐天下不知。难道其他的措施、其他的事儿,就不便民,就不是实事儿了吗。

组织决定

组织是谁?组织是否能决定说,组织是谁的组织?组织当中的领导者是一个人,还是一个组织呢?无形的组织与有形的组织领导者,以绝对辨证的迷幻结合在了一起,让人对“组织决定”有了政治高度上的臣服。

惊动高层

一惊动高层,说明问题严重了,家长动气了。一般的还有来个震怒下的批示才算好看,而后派出个中央调查组,一路或几路的,也就是钦差了,尚方宝剑也最好多带几把,还有雨伞。

一查到底

一查到底的“底”到底啥个底呢?就是下面的意思。所以“一查到底”的意思就是,一查就到下面了。一般在“一查到底”后面还要加上半句“决不手软”,是啊,不可能手软啊,那是替罪羊啊。
上书(百度搜索结果:3,610,000,只可参考)

最著名的“上书”莫过于“公车上书”了。
现在则有更多的上书:
海律师就深圳福田区公安机关让卖淫嫖娼人员游街示众,上书全国人大;
广东省律师上书全国人大,要求审查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精神损害赔偿的司法解释;
河南省律师上书全国人大,要求取消暂住证;
南京市律师上书市政府,要求重新检讨城市亮化工程费用负担问题。
河北农民上书全国人大,要求修改河北省土地管理条例,切实保护农民的利益;
浙江慈溪市计程车司机联名上书市政府,要求取消不合理的计程车限制;
杭州市民上书国家发改委,要求保留城市电车;
内蒙古包头市空难死难家属上书国务院,要求修改1993年国务院颁布的132号档,取消不合理的国内航空运输旅客身体损害赔偿暂行规定;
开发商联名上书建设部,要求取消90平方米占开发总面积70%的规定;
……
其实这些上书行为就是公民利用信件信访较高级别的官员和部门。但它们是公益性的信访,一般不是只为个人利益。在还没有公益诉讼的法律空间的今天,所谓的 “上书”就成了替代品。

所谓的“上书”不过是公民作为国家的主人而对国家的工作人员提出一些意见。而使用“上书”一词,却暗含着是自下而上的“谏言”(这个倒是少见了,也很封建),非常具有封建色彩。不妨换一个吧,比如“质询”?

父母官

那些还敢称自己“父母官”的官员,自觉下台算了。

老百姓、群众

这俩词儿最刺耳,那些如此称公民的人必定是自以为的“父母官”。

统一思想

即使是封建社会,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也不可能王臣之想莫非王思,何况现代、当下呢?

“上面”
类似“这是上面的意思”的话暴露了中国人内心的政治心理到底是怎样的。

中央文件

中国今天依旧是以档治国,而非法律。这档、尤其是这样档,不就是古代的圣旨吗?

学习、领会、贯彻XXX指示、精神

既然是如同圣旨的档,自然要马上叩头谢恩,赶紧组织班子、人马学习、领会、贯彻、落实如同圣旨的档、指示的精神了。

严打

“严打”充分显示了人治的威力和特征。有“严打”,就一定有不严的打。而严还是不严,完全来自领导者的头脑温度了。

稳定压倒一切

稳定压倒一切,既不是治,也不是乱,而是借着国民对乱的恐惧来达到不治之治。

送温暖活动

为什么送温暖活动总是发生在最冷的时候——新年,因为只有这时候,温暖虽然微弱却具有了可以标榜的价值。

抗上

既然是抗争,就不该把抗争的物件称为“上”。因为这样一来,反而是承认了“上”的存在,而抗上想得到的结果无非是,抗争者自己成为那个“上”。

手下

“手下”指的是自己可以领导的人,但称之为“手下”却至少有这样三个含义:
一是在自己的手以下,即地位低于自己,唯自己之手是瞻;
二是自己的第三、第四、第五……只手,功能为打人;
三是属于丁一类,可以无名无姓无职位,不过之一而已。

敏感词

敏感词其实不过是文字狱的端倪与末路。说它是文字狱的端倪,是指文字狱起源于敏感词,是那些检查言论者对一些辞汇过敏所致,最后竟然是一把大锁,锁住了春秋百家,也锈死了精神的前途。

说它是文字狱的末路,是因为如今没有文字狱,只有敏感词了。文字狱不得其时,那么敏感词呢,也就是文字狱的回光返照吧。
上访、信访

上访、信访就是帝制时代的告御状。
现在,这些接待信访的中央机关各相关部门都在北京的永定门地区,那里有火车站,还有一个新修成的永定门,离市区中心比较远,但那里没有部门们出没,更没有国家领导人光顾,倒是有很多各地驻京办的人在那里拦截……

组织决定

凡是个人意志欲强加于他人时,即美其名曰“组织决定”。组织看似非个人的,实则由个别人控制,而后标榜为“组织”。组织可决定的事情很多,大到决策与执行,小到各种分配,如住房分配,婚姻分配等。

感谢领导关怀

在旧式的颁奖礼上,领奖人时常爱说的话就是,感谢领导关怀和鼓励,而且往往放在头一句。领导是谁,既熟悉,又陌生。他可以是一只有力的大手,也可以是一个无形的背景。他可能是你的上司,也可能是看不见的高层中那缭绕的雪茄烟雾。但你还是要说,感谢领导关怀。于是所有的你的领导都听在眼里,喜在发稍,看在心上,乐在眉间了。

汇报演出(汇演)

戏子们最喜欢做的,就是给专制者汇报演出,就像汇报工作那样,以艺术的形式行献媚的动作,马屁放在了表演里,就更加生动起来。

风景线

这个词被广泛地滥用着。首先一个风景能够被喻为线,这本身就表明此风景已然退化成了一个符号。如今很多事物就是个符号,就是个形象工程,却偏偏要再一次符号化,称之为“某某城市的又一道风景线”。不仅仅是“风景线”,更是大量的国资民财,就为了给眼前增加一点亮色,而成为滥用者的牺牲。

双刃剑

这个词的恶俗之处在于说者自以为相当地辩证,可天下何物又不是“双刃剑”呢。把那些带有矛盾的不同发展趋势的事物统统归入“双刃剑”的大筐,实在不如说成“两面针”更有新意啊。

炒作

强势媒体的炒作叫“宣传”,没话语权的宣传叫“炒作”。“炒作”就是强势媒体藉以贬低没话语权者,并以此标称出自己的主流来。

搞笑

这仿佛成了评判一个东西是否有价值的头一等标准。笑是需要搞一搞才能出来的,这成了很多娱乐作品的原则了。相声衰落的原因之一就是搞笑,而无厘头电影兴盛的缘由也是这个。

填补空白

我国确实还比较落后,无论经济还是科技都欠发达。但落后也有好处,就是有许许多多数不胜数的空白等着去填补。填补空白,无论是否有长远的裨益,这已经是对中华民族的千秋功绩了。国画山水讲究留白,留下的白是对黑的限制,染上去的黑也是对白的解答。看来我们国家的很多空白未必就需要填补,那些填补所耗费的国力不一定就能有几点墨汁的效果。

里程碑

“里程碑”的命名思路缘起自“质量关系”。当量的增长达到了质的地步,就可以说“里程碑”树立了。高速公路上每一公里就该是一个里程,是否也要树碑呢。碑林么,还是墓地。
还行

这个词与“凑合”、“一般”、“那么回事儿”一样,表达出随遇而安的心态。恶俗之处在于不带任何信息量,毫无生机地袒露说者平淡无奇的生活和思想。不仅是生活与思想的“还行”,而且是汉语口语上的“还行”。后者更是说明对汉语丰富变化毫无兴趣,而任意处理自己的口语资源。

美女(帅哥)

凡是女孩一律恭称为“美女”而不是“小姐”,凡是男子则就送给“帅哥”而非其他。满天飞的美女们让审美的价值跌落到历史最低,使得真正的美女找不到美的方向,从而削减了一个地区、一个国度的真实数量。

“总”

不知什么时候起,“张总”、“李总”、“王总”到处都是,大家都成了“总”、“老总”,似乎身份地位马上就直上重霄九了。

总经理、总监的头衔已经像扣帽子一样成了社交场合和单位内部的称呼习惯。不管怎么说,“总”什么总比“老”什么要好听一些吧。时代真TMD进步了那么一点点。想想革命战争年代,毛主席、周总理从来就没被叫过“总”吧,只有朱德常常被叫“朱总”。

你老家在哪

这是一句中国人初次见面必问的话,和以前的“吃了吗”是一个等级的。只是后者随着人民日益增长的生活水平而消失,前者却一直保留下来。

为什么老家在人们的心目中那么重要呢,那不过是父辈的出生地而已。可能是时代的发展使人更喜欢找寻自己的本源,于是互问老家就成了寻根探讨的开端。然后就是:哦,我去过那里。风景怎样?小吃如何?姑娘漂亮吗?呵呵,再见!

为xx而奋斗!

这种口号还是经常能在各种会议的发言稿上看到,听到。那些写稿的人似乎根本就没想要去奋斗,因为这么重要的实践辞汇被这么轻易地说出口。丝毫不费力,也就说完就算。最后,被奋斗的往往是下一篇发言稿。

同理的还有:作出XX的贡献,努力xx到底……

某某酒量不错滴

我很奇怪,为什么人们喜欢把餐桌上的第一句夸奖用如此的方式送出。在我们这个崇尚喝酒、几乎县县都有自己的品牌酒的国度里,能不能喝酒、酒量如何,已经成为了一件非常重要的生活习性。

某某酒量不错滴;某某还是很能喝滴;菜可以不吃,酒一定要喝光;瞧不起我是不是,来,干;操,你怎么这么没酒德啊;吐了再接着干;……

广场与嘉园

那些房地产商如今成了新地名的命名者了。广场、嘉园、工社,大量的地区新辞汇充斥在广告牌、电视上。还能说什么呢,没有典故的这些地名将抹灭很多东西,而我们以后更需要把怀旧当成一种时尚了。

附、《论代总》(来自[作者]“”梦见自己睡着了“”的跟帖)

楼主,“你老家在哪”?认识“代总”吗?代总住在3800的“广场与嘉园”,而且“酒量不错滴”!“代总虽非美女”,基本上也“还行”。代总在杂谈“填补了空白”,构成亮丽的“风景线”和崭新的“里程碑”。

代总的“搞笑”“战线”是“双刃剑”,毁誉参半。代总还要继续“炒作”,“为杂谈YY而奋斗”!

中国特色 

既然有中国特色,就必然有美国特色。特色的本质就是问题。当一个中国官员说这是中国特色时,他的意思实际是,这是中国的一个问题,还没解决,也不知道该怎么解决。

为啥问题要叫成“特色”,想想“跟国际接轨”和“全球化”就清楚了。当一件事儿还没“跟国际接轨”、还没“全球化”的时候,那就是中国特色。

“特色”一词就跟“土特产”、“民风”一样,无须再解释了。可以说,“特色”就是“土特产”、就是“民风”。当这么一说,让外国人觉得颇有胡同游的乐趣,让作为本国人的我们觉得太有历史了,于是乎要想解答中国特色,必得深入民族腹地、去寻根挖祖、做钻地炮了。

于是问题解决起来,便有了“民俗历史”的趣味。至于解决到哪一步,恐怕不如研究中国特色来得重要。同理,我们就可以理解:为什么说“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了

有关部门

在日常生活的新闻报导中,我们经常会听到“有关部门应该……”的话语。我们也不知道“有关部门”这个词是不是新闻学上的术语,反正大家这么听多了也就接受了。

“有关部门应该……”,似乎在表明这件事一定有人、有部门来负责。可能那位记者、编辑还没搞清楚(或者根本就不想搞清楚)这个有关部门是哪个。

为什么不能直接说出那个部门是谁呢?不清楚可以求证之后再报导。你不指名道姓,人家“有关部门”就不痛不痒,下次报导的时候还得弄公众一头雾水。

汉语,实在含蓄啊。

隐私 

一般人的隐私是无名的隐私,比如“人民英雄纪念碑”,也可以叫“无名烈士纪念碑”。一般人的隐私也就是人民的隐私,以无记名的方式组成民俗史,或者被当成“绝对隐私”贩卖。而名人作为大众文化的消费品,本没隐私;但名人也是人,是人就该有隐私。这是个隐私悖论。

名人的隐私是一种特殊消费品。它不摆在货架的最显要处,而是放在仓库,不时拿出一点儿。它不以量取胜,而以出人意料博价。它还给名人镀上了一层保鲜膜,使名人们的社会价值、媒体价值、商业价值更加持久。

色情

一无色,二无情,何来“色情”?

与国际接轨(八接八不接)

*A 油价接轨了,收入不接轨

这个问题已经被讨论过N遍了。收入不接轨的原因是国民经济还没发展到那一步。油价接轨的原因是为了在国民经济还没发展到那一步的时候取得暴利,以及让国外的油更多地进来。

*B 价格接轨了,人权不接轨

房子、汽油、计程车都在涨价,基本生活资料价格的上涨会对人们的生活质量造成影响。而人权体现的是人的价值、精神的价格却基本上没涨过,实在遗憾。涨价行为虽然出自公权力,却不是经过公民们同意的。这样一来,物质生活上的降低就成了一种痛苦,而精神生活上的低靡则更加深重了。

*C 技术接轨了,管理不接轨

管理或许也引进不少,可就是不能接轨。因为它实质上触动了政治体制及其皮毛行政体制。

*D 腐败接轨了,监督不接轨

各种贪官相继逃亡国外并被引渡回来(被引渡的都有了免死金牌),说明腐败和反腐终于是一起接到了国际水平线上。而监督权力的机制却一直不能形成,使得腐败与反腐的接轨成了徒劳。

*E 经济接轨了,政治不接轨

经济体制改革在一九七八年就发动了,而政治体制改革至今未见出来,却出来个小的:行政体制改革。殊不知,行政体制改革只是对政治体制改革的延缓而已。

*F 市场接轨了,民主不接轨

具有中国特色的市场经济的中国特色就是没有市场民主,垄断肆意横行,霸王条款遍地,官商勾结严重。

*G 现象接轨了,本质不接轨

看看我们经常自夸的是:美国一百年才达到的目标我们三十年就达到了。可这些都是现象啊,同志。就是说,我们虽然在现象上已经是后现代城里的后现代主义者了,可我们的头脑里还是很封建地在想:继续专制下去就好了。而美国早在几百年前就是民主制国家了。民主制给美国带来的政治、经济、科学、社会效率和潜力以及民主历史对今天的贡献又是怎样的本质说明书才能呈现的呢。

*H 不该接的接轨了,该接的咋老是不接轨呢

这是一个对其他接轨与不接轨的总结与暗示,这意味着我们的国际接轨只是一句实用主义的借口而已。
人民(绝对的复数形式)

人民是个被无限滥用的词,类似的还有“正义”、“和平”、“自由”。我们被叫做“人民”,其实我们每个人都只是人民当中的一员。就人民的一员而言,其实和人民没啥关系,因为“人民”是绝对的复数。

那么,谁才能代表人民呢,当然是人民代表了。但人民代表不是来自人民,而是被不是人民的人指派出来代表人民的。可见人民到底是谁,一直是个很难解开的问题。

人民是看不见的,看见的只是一个个公民。人民并非公民的集合群,而是公民的见解、趣味、倾向所连成的曲线,和这个曲线体现出来的一个概率值。

而公民,却是人民的一个样本。

于是,你可以会见公民,却不能说“见到了人民”、“人民很友好”或者“我代表人民”。说“见到了人民”,就等于说“见到了那条曲线”。说“我代表人民”,就等于说“我代表这个概率”。

那些声称自己得到人民的支持、和人民在一起的,一定是患了白内障、妄想症或狂犬病。
患白内障的,看不见树木,却能看到森林——那是白桦林吗,还飘着雪呢。
患妄想症的,面前是咄咄逼人的公民在示威,却说自己背后是更广大的人民。
患狂犬病的,以为自己狂吠的是人民的语言,一口一个人民,直到口吐白沫儿。

人民是不存在的,这世上只是有一个个利益共同体。
每个利益共同体都挂在那条曲线上,通过加权来施加影响。
那些患了白内障、妄想症或狂犬病的,只是某一个利益共同体的分子。

当你的手从一个角度去切入那个三维的曲线体,留在你手上的,就是“人民”的痕迹了。

草民(贱民)

在封建时代,草民是一个很卑贱的称呼,像草一样。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想想看,火可比草厉害多了。而在书法里,草书被认为是最难懂、最体现人的个性。但草民还是草民,命如草芥。

一般越贱的东东,生命力就越强。草虽然很贱,却很有生命力。草民也一样,虽然随风摆动,被权者践踏,但依然是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农民

居于中国大多数的农民是最大的中国力量。共产党革命,就是一场农民革命,和工人阶级毫无关系。农民革命有着它固有的特征:循环往复。

七九年的改革也是从安徽凤阳农民土地分产到户开始的。这显示了农民试图改变自身生存状况的一种拼死努力。民主选举试验田也选在农村,美其名曰“基层选举”。但这也显示了农民对自身财产和生产刻骨关心。一个乡党委书记叫李昌平的写下了《我向总理说实话》,说的就是三农问题。今年,农业税终于被免掉了,皇粮不用再交了。农村的变化总是天翻地覆的缓慢。

现在,大量污染型企业被牵往农村。农民的医疗依旧没有保障。“农民”、“乡镇企业”被有的人当成了骂人话和贬义词,意思是土老冒儿、残次品。这么说的人请记住,也许你是城市人,但你八辈子前肯定也是农民。

线民(网路暴民)

网路资讯虽然鱼龙混杂、良莠不齐,却有去伪存真、去粗取精的可能。这跟纸媒体上的虚伪完全不同。另外,网路上的自由度显然是比现实世界要大很多,虽然现在比以前要小了,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啊。正是这样,才使得中国人(尤其是年轻人)喜欢上网,成了线民。

自从有了铜须门,线民当中的一部分就被叫作了“暴民”。被叫作“暴民”的线民以键盘为武器,以口水为子弹,以验证码为扳机。他们虽然无聊,但还具备基本的道德良知。正是无聊与良知的结合,打造了铜须门。而在现实社会里那些袖手旁观的人,还不如暴民呢。只是他们中的一些人,也许就是暴民之一啊。

刁民(顺民)

俗话说,穷山恶水出刁民。刁民,似乎就是起来造反的农民了,因为穷则思变吧。

但不能不提,王海才是典型的刁民。他不是推翻一个制度、而是利用一个制度、造了商家的反。还有更多的刁民去了法院,有因到地铁里上厕所被收费却没有发票愤而起诉的,有像秋菊一样打官司的,有民告官行政不作为的。

刁民不愿再作顺民的原因,或者是尝到了当刁民的甜头,或者是这个社会给当刁民提供了不必铤而走险的条件。

良民

良民一词很可能源于抗日战争时期沦陷区的“良民证”里的“良民”。所以“良民”的主要意思,就是自嘲。说自己是良民的人,一般都不是良民,而是刁民。

群众(相对的复数形式)

“群众”这个称呼本身就是自我重复,既然已经“群”了还要啥“众”呢。“群众”是我们的“公仆”们经常挂在嘴边的一个词。现在我越听越别扭。别人都是群众,那他是什么,肯定是群首——首长、领袖了。这就是他们口口声声“群众”的意思。

民工(农民工)

工人(阶级)在我国是法定的领导阶级。他们一般是指的产业工人。而民工来自农村,其成分是农民,所以要在“工”前加上“民”、“农民”,组成一个四不象的称呼来,以此与真正的工人区分开。民工的社会保障是非常差的,是弱势当中的弱势,属于被时代牺牲的一个群体。说“民工”是一个歧视性的字眼,还不如说这反映了民工遭遇到的现实。

员工

凡是被叫作“工”的都不是什么强势群体。强势群体往往被叫做“总”。但员工还是比较特殊。员工受雇于某某总,都有变成某某总的渴望。所以,员工作为弱势群体只是暂时的。有些时候,那些员工在受雇佣的同时,也自己开公司,雇佣别的员工。

老百姓

凡是政府官员、公务员等都在说,老百姓啊……
可我要问了,谁TMD是老百姓。
老百姓是谁?就是那些等着官儿们作为、给政策、给帮助,逢年过节给救济、施舍的人。
一旦得到了些许好处,老百姓还要千恩万谢地感谢被关怀。
他们一般没有名字,在电视、媒体上被称为:某观众,某群众,某用户,某同志,某战士,某民工,某农民,某采访对象。
被叫了上千年的“老百姓”们到底还是没脾气,只能被这样一年年地叫下去了。

凡是政府官员、公务员等都会说,老百姓有意见了。
这话的意思是,老百姓们耐不住性子,发了点儿彪(脾气)。这么没脾气的老百姓都发脾气了,看来事态有些严重啊,形势有些不妙啊,不能再踢中超的皮球了,要踢就踢世界杯。
老百姓有意见了。这里的“意见”不是批评,不是批判,不是方案,更不是提案,就是意见,就是那种小心翼翼吐出来的口水。
作为人民公仆的父母官,怎么忍心不去解决一二呢。

凡是政府官员、公务员等都爱说,我们要为老百姓办实事。
如果他们真的是老百姓的办事员的话,那么就不会说办实事了。难道还要办虚事么。可他们的大部分在办什么事大家很清楚,所以才会有“为老百姓办十件实事”。意思就是说,办十件算达标了,其他的就可以是虚的了。

还有那些“便民措施”这里就要看这“便民”的“民”是指的谁。如果指的是公民,相信决不会用“便民”。这里的“民”其实还是老百姓,不然何以显得那么像施舍的呢。
就是说,这些“便民措施”不是按照宪法、法律规定必须的,而是为了方便群众、为了平息老百姓的意见、为了体现党和政府的关怀、为了做出些政绩。

于是,老百姓也常说,我是个老百姓啊。
意思是,我是老百姓,所以我无能为力,只能随波逐流,只能支援我们的政府。
做一个怎样的老百姓才叫个好老百姓呢。这是一个思想政治问题。以前的5讲4美、4有新人、3好学生,现在的8荣8耻,都是标准。还有计划生育,不随地吐痰,不闯红灯,不光膀子……
这些教育都是从小就开始了。
但在我们的学校和社会,独独没有公民教育、民主教育、人权教育。教你如何保障自己的人权,如何才能言论自由,如何才能选举与被选举,如何才能保护自己的隐私,如何才能实现民告官……
所以,老百姓们才甘为老百姓,才不懂得自己是有能有力的,是被宪法和法律赋予了能力的。

老百姓有上百个姓儿,那么古老。为什么在如此现代的和谐社会里,还要在各种公共场合、大众媒体、公务员官员口中出现呢。
在这亲切的“老百姓”的字眼背后是一个事实:
“老百姓”是一个没有任何法律定义和定位的词(却被用来形容广大的公民们)。
就像身份证该叫公民证,因为我们的身份就是中国公民。

那些口口声声“老百姓”的人,他们就不觉得自己可耻呢?他们是怎么学的8荣8耻!
我不是想做官,我只是不想被叫做“老百姓”。
就此看来,“老百姓”真的是句骂人话。
说的,该惭愧。
听的,该吐!

盲流

“盲流”的本义该是“盲目地流动”。可怎么来来回回几趟,就变成了一个名词了呢,特指那些到城里讨生活的农民。这样的农民到了城里,可能成为一个月工资500的民工,也可能沦为一个月挣8,000的乞丐,或者流浪街头。

在火车上,盲流就符合这个词本身的含义,而且形象,以致于就是一种无比生动的歧视。为什么当年的红卫兵搞串联的时候没被叫做盲流呢,那是因为其心中的革命理想比起盲目来有过之无不及。现在,农民为了讨得一个相对美好的生活而四处求生,就被叫作“盲流”,不能不说是现代汉语的又一杰作了。

粉丝(钢丝、铁丝)

粉丝是英文FANS(迷)的音译。粉色本身就是很暧昧的,变成了丝以后就更加飘渺。它是时尚文化的制造,也是时尚的支撑者和埋单人。钢丝、铁丝是粉丝的钢铁化,最稳定的票房和眼球。铁丝能够为了时尚倾家荡产,钢丝可以为了偶像而死。这是又一个商业传奇。

权利VS权力

*1、权利是天赋的,而权力是被赋予的

权利与权力虽然一字之差,却是天壤之别。权利是天赋的,或伴随某种社会(经济)行为自然产生的。比如:生命权利,当出生后就有了。比如:公民权利,当十八岁时自然获得。但没有人生来就有权力,权力是被赋予的。权力是权利者集体赋予的。比如行政权力就是由公民的选举权利赋予的。

*2、先有权利,后有权力

权利先于权力,就如同蛋先于鸡。权利是权力之母。它滋养权力,培育权力,支持着权力。而鸡也可以孵蛋。所以,权力是为了保障权利,拥护权利,回馈权利。

*3、权力如何保障权利

既然权力来自权利,那么权力就只能保障权利,而不是去阻止权利。因此,公民权利得到伸张是正理,否则这个权力就是不法。权力保障权利的时候,必应是真诚而有力的。决不能以保障权利为名,行阻滞权利之实。更不能以侵犯一部分人权利为名,行不让另一部分人行使权利之实。

*4、权利永远高于、大于权力

权利高于、大于权力,而且永远高于、大于权力。这是由上述三点来保障的。所以,就不可能有超越(超乎)权利之上的权力。一个国家,也就不能由那个已经存在的权力来领导,只能由全体权利来统辖。

*5、权利是永在的,权力是短暂的

从时效上说,权利是永在的,而权力是短暂的。不可能有世袭的权力,而只能存永恒的权利。权力因权利而生灭,没有天授的持久性。而权利是一个社会、一个国家政治的自然资源,生生不息的。

*6、权力必经权利授予

一切权力都由权利来授予,即使权力自产权力的权力也是来自权利授予的。因此,就不仅没有天授的权力,而且也没有不可改变、不可撤销的权力。

*7 、导致混淆的一个偶然原因

权利与权力,竟然是同音词。不然的话,或许不会如此频繁地被混淆了。

人民代表

这世上根本就没有什么人民,却一直就有代表人民的人——自称为“人民代表”。
谁都可以代表人民,没有人会有异议,因为谁也不能说自己就是人民。
谁都可以说自己代表了人民,并不需要什么授权。
人民代表只代表人民,但因为大家都不是人民而是公民。所以平时公民是看不到人民代表的,这是多么合乎情理。
人民代表只会从天而降,却降到了电视里,而且每年只降一次。
在平时,他们中的大部分都是政府官员。自己当自己的裁判,自己给自己提议案,世所罕见。
这就是我们的人民代表,他们的权力建立在沙漠上,飘散在空气中……

钉子户

这年头,人人争当钉子户。一旦了钉子户,就有蜂拥的媒体与成千上万的帖子跟进。中央政府或许是难以控制地方政府的违法行为了,只能依靠钉子户来凸显出什么。
而每一个钉子户,都是一座争取公民权利的烽火台。这个烽火台上的烽火或许会熄灭,却有更多的烽火台被点燃。

摸着石头过河

在路上,石头阻碍前进。在河里,石头引导方向。
为什么要过河?河的这边是什么?河的对岸有什么?这河又是什么?也许这些问题也需要“摸着石头过河”。

党纪国法

党纪在国法之前,在中国这样一个对次序异常敏感的国度,这就说明党纪先于国法、高与国法。

虽然《宪法》里说:
“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都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
但在《宪法‧序言》里还有:
“中国各族人民将继续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
由此可见,党纪国法的说法是合乎《宪法》的,也就合理了。

双规

在规定时间、规定地点交代问题,这是党纪。根据“党纪国法”之原理,双规违宪吗?
虽然《宪法》里说:

“第三十七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人身自由不受侵犯。”任何公民,非经人民检察院批准或者决定或者人民法院决定,并由公安机关执行,不受逮捕。
“禁止非法拘禁和以其他方法非法剥夺或者限制公民的人身自由……”
但双规不是逮捕,更不是非法拘禁或其他的非法剥夺或限制公民人身自由的方法。因为它是党纪规定的,而党纪本身就是一个法律性质的东东。一切党员自入党之刻起,就决心遵守之而至死不渝。谁让你入党的?

网游

网游就是当年的上山下乡。上山下乡耗费了一代人的青春,网游也是这样。只不过一个是毛泽东发动的,一个是陈天桥之流发动的。
网游是一个产业,不像上山下乡只是一个政策。前者看上去能够赢利,不像后者空耗了满腔的政治热情、除了一大批知青文学作品外一无所获。
网游起于毫末,终于巨大的税收,于是可以一直存在下去。
而上山下乡只让农村人见识了二十年后从李春波口中吐出来的《小芳》,以及一场轰轰烈烈的政治游戏如何虎头蛇尾。

经济学家

我只知道我国经济学家是什么,因为我只生活在我国的经济生活中。
我国经济学家基本上都是在给政策找理论,所以他们要学贯中西。以前给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找,后来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市场经济,现在是股市、楼市。
削足适履、刻舟求剑是我国经济学家的思想源泉;
缘木求鱼、南辕北辙是他们主要的方法论;
解剖麻小、混沌初开是他们目前的研究状态

汉语

回家的路。

汉化

据说所有入侵的外族都被我们汉化了。
那么外来的思想和科学技术呢?还是举几个例子吧。
佛教——>禅宗;
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
电脑——>汉化软体。

爱情

爱情就是大海捞针。
针不一定在,但对针的追问却总是在的。

不明真相

“不明真相”的后面,肯定是跟着群众。此时的群众不再眼睛雪亮,倒有些群盲的意思。“不明真相”的后面,决不会跟着“一小撮”。而“一小撮”后面跟的,也不是毛,而是坏人。
为什么这些“不明真相的群众”智商总低于那“一小撮坏人”呢?
因为他们问谁也得不到真相。真相不仅掌握在“一小撮坏人”手里,更深埋在镇压“一小撮坏人”的人心里。后者是绝对不会告诉“不明真相的群众”真相的。

统一思想(2)

叫统一的不仅有思想,还有速食面。后者为人所知,是因为广告。前者深入人心,是由于大会小会的报告。行动可以统一,思想岂能统一。难道在每个人的灵魂深处都有一碗热腾腾的速食面不成。倒不如就把统一思想改叫“统一”牌思想吧。

 

相关新闻
九评空中读书会 第82集
张扬:“中国特色”
清文:魔鬼词典之中共的“忽悠”
海鲜饭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