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今日话题 (一)

张忠谋:台湾没有边缘化的问题

人气: 23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6月6日讯】(大纪元记者周美晴、王仁骏、彭秋燕台北报导)台积电董事长张忠谋6月2日参加龙应台基金会主办的思沙龙系列演讲“台湾可以不边缘化吗?企业发展跃上国际舞台的思辩。”张忠谋表示,台湾从来就不在核心,哪来边缘化问题,台湾企业最需要的是商业模式的创新,而非美侨商会一直强调的两岸开放。

活动由龙应台女士主持,天下杂志董事长殷允芃,张忠谋3人共同对谈。演讲中龙、殷两人分别就台湾竞争力问题、品牌问题及台湾开放问题轮流提问,张忠谋皆不急不徐地回应,显得老神在在。

谈到边缘化,张忠谋觉得这是知识分子的焦虑,他说:“总是有很大反感,宁愿不要用这三个字。从国家来看,有几个国家不是在边缘?现在连大国都不在中心了。”一讲到边缘化,我后面的问题就没有听到。

张忠谋提到经济方面的竞争力,90年代,台湾最大的竞争力:一是工作勤奋,薪资又低,生产力高;二是理工人才优秀;三是创业与冒险精神;四是政府正向干预,现在转为减弱或不再重要。

至于台湾该不该对大陆开放,张忠谋说,台湾内销市场小,企业的确可以利用中国庞大市场的机会建立国际品牌。长期说起来应该要开放,只是短期会有阵痛问题,需要有相对应的策略因应。

张忠谋表示,台湾经济成长其实还不错,并没有大家想的那么糟,台湾企业应该有其他更需要重视的议题,例如商业模式的创新。他认为,台湾公司的管理不够有效率,应该改善,才能对企业有更实际的帮助。

演讲中龙应台提问:台湾在政治上的被排斥不应该影响到企业的竞争力,可是政治被排斥会影响到政府的干预手段对吗?

张忠谋答:这些的确对企业的竞争力是不利的,我认为有两个层面,第一、具国防技术机密性的应该要管制,第二、大家都走了,国内的人岂不失业了吗?这是两难。长期说起来应该要开放,只是短期会有阵痛,需要有相对应的策略因应,一味的管制,也不是解决的办法。

反观香港,政治方面是另外一个问题,经济方面,几十年前是低工资的代工区,现在完全转型,香港的制造业都搬掉了,从制造业变成服务业,从低价的代工中心变成营运中心,政府没有干预,可是自然发生了,现在又是生龙活虎。

掌控技术平台与产品规格

就是掌控最大的科技品牌

龙应台在这场演讲中,向张忠谋提问对于品牌的看法。张忠谋回答说:

每一种产品不一样。消费者的品牌有技术,但主要是靠行销和长久建立的形象,往往需要几十年才能建立。

与科技产业有关的品牌则和消费者品牌完全不是一回事,先要控制一个技术平台,技术平台包括硬体和软体,有了技术平台还是不够,下一步是控制产品的规格、产品的标准,这两个是科技产业的平台,如果一个公司又控制技术平台,又控制产品规格,这是最大的品牌。

举个实际的例子,微软和英特尔两家公司合起来控制了笔记型电脑的技术平台和产品规格,但他们并不能控制所有的营收。

制定产品标准要有一个大的市场,对台湾而言不容易,要靠国外,一直到最近十几年有了改变,中国大陆市场非常大,使得中国大陆的公司能够有自订产品规格标准的机会,台湾的公司有些比大陆技术好,可以利用大陆的市场。

制订标准也要有抢先时机,像微软和英特尔在个人电脑市场算是首先发起,现在要改变这个市场几乎不可能,个人电脑和行动电话的机会已经过去,以后是什么产品重要,我不能预测,但一定会有。

应培养独立思考与创新能力

在全球化的世界里,张忠谋对年轻人的建议是,首先,要在大学时代养成终身有系统、有纪律和计划的学习。其二,要培养独立思考能力,要能发挥创新能力,尤其在年轻的时候,就要经常运用、活化脑筋。

天下杂志董事长殷允芃提问:年轻人到国外留学是重要吗?但是越来越少的学生到国外留学,是不是得了自闭症,还是被边缘化了?以下是张忠谋的回答:

不去没有人阻止,现在也没人阻止年轻人上大学,可是有许多年轻人上大学。美国排名前五十名的大学很好,对于精英份子和领导阶层的人而言,最好可以到国外留学,我觉得很重要。每次对学生演讲时,都会问学生认为自己将来是否会成为领导者,在台大、清大、交大的学生举手的人数大约只有20%,但在哈佛、麻省理工学院等,举手的人数有百分之70%、80%以上。

我生命中最兴奋的一年,是18岁时,念哈佛一年级,在那里认识了很多不同领域的同学,和他们朝夕相处,听演讲、听辩论,在智慧上,是我一生中从来没有过的一种启发。
(http://www.dajiyuan.com)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