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金管会谈次贷冲击 金融业损失约23亿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8月11日讯】〔自由时报记者李靓慧、廖千莹、梁世煌、陈永吉/台北报导〕遭次级房贷重创最深的金融股,昨日再度成为投资人抛售的标的,昨日外资卖超前卅名当中,金融股就占了十一档,类股指数跌幅高达四点一%,不但统一证、金鼎证跌停,连中信金盘中都一度触及跌停价位。权值股国泰金跌幅逾四%,台寿保昨天跌幅逾三%;新光金及富邦金跌幅也都超过一%。

究竟次级房贷对台湾金融股的效应还将持续多久?影响多大?金管会主委胡胜正昨天表示,目前本国银行投资次级房贷的损失金额预估合计应在十二亿元左右,若再加上日前公布的保险业估计损失四点五亿元、证券业损失初估六点四三亿元,则国内整体金融机构因此次风暴所承受损失估计约在廿三亿元。

不过,有部分外资认为,国内对次级房贷的评估数据过度乐观,预期对金融业的冲击与影响将延续一段时间。

国泰金、新光金分别表示,国寿、新寿海外投资与次级房贷有关金额分别仅十八亿、卅九亿,但强调这些曝险部分都是高评等商品,受影响不大。富邦金也表示,富邦人寿海外投资中仅五百四十万美元连结次级房贷,但因属于保本型商品,没有曝险疑虑。

至于台寿保先前因为投资美国贝尔斯登公司旗下一档亏损的避险基金一千五百万美元,为此已认列超过四亿元的损失。

外界也关注,除了金融股之外,是否有其他上市柜公司也“中奖”?证交所表示,一般来说,上市公司取得基金除非超过三亿元,或达至实收资本额的二十%,否则不需公告;因此,要查是否有上市公司踩到地雷,恐怕并不容易。

证交所表示,国内上市公司通常以购买国内基金较多,毕竟投资境外基金不是他们的专长,大部分公司还是投资本业较多。

(http://www.dajiyuan.com)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