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长廊

【水彩行家】威廉.亨利.亨特技法解析

在这个专栏里,我们将以一系列英国十八、九世纪水彩画大师们的作品来进行技法分析,以了解如何使用水彩做为艺术创作的工具来创作这些留传千古的作品,了解他们的技法和创作过程将有助于我们更认识水彩艺术,也提供了我们国内学习水彩画者珍贵的参考资料,在本期中我们介绍的是威廉.亨利.亨特(William Henry Hunt, 1790~1864)的技法分析,并委由刘秀珍小姐依分析结果进行逐临摩,主要过程以重叠法为主,局部渲染为辅,历时达910分钟,结果与原作相当一致,谨将过程以图片并附说明刊出,颇值得参考。

1.作品尺寸:28cm×38cm

2.使用色彩:(1)岱赭(2)温莎蓝(3)洋红(4)焦赭(5)凡戴克棕

(6)胡克绿(7)生赭(8)安特卫普蓝

3.临摩过程:



图一

图一

在一张28cm×38cm的水彩纸上描绘铅笔稿,为求精确辅以幻灯片协助,详细的勾画后并以斜线将较暗的部分标示出来。



图二

图二

先以三比一的岱赭与温莎蓝,淡淡的染上天空的底色,接着以温莎蓝、洋红加上少许的岱赭淡淡的染下部云层,再以少许的温莎蓝,洋红,焦赭及凡戴克棕调色以局部渲染云层,地面则先以调淡后的凡戴克棕涂染,右边的树以深胡克绿,温莎蓝与凡戴克棕打底做局部的渲染。



图二~1

图二~1

本图以局部的区域来观察屋顶部分的过程,因为本幅画中屋顶的份量不容忽视,首先是以岱赭与焦赭调好染上,房子本身用淡淡的岱赭染上一层,左方的大树是先涂上淡淡的生赭立即染上温莎蓝及凡戴克棕和深胡克绿,待干后再重叠上较深的阴暗部位。



图三

图三

右边的大树用温莎蓝和洋红,草地上则涂上生赭,凡戴克棕与黄赭。



图三~1

图三~1

加深屋顶的暗面以岱赭,生赭、洋红混合温莎蓝;接着画房子的本身以洋红和岱赭调入一些入少许洋红绘墙上的线条,左边的大树则在局部画上焦赭和胡克绿以强调技叶之结构。



图四

图四

用黄赭,红赭及焦赭以紊乱的笔触表现草地,用红赭,凡戴克棕加上少许的温莎蓝调成的暗调勽画出房子的暗面。



图四~1

图四─1

在本图的屋顶局部中我们更清楚的看到屋顶上重叠许多干笔以为屋瓦的暗面及阴影。



图五

图五

右边的远树则局部渲染的方法用黄赭,岱赭染上较阴暗处则用洋红调安特卫普蓝和少许的岱赭,前景的地面先用黄赭色涂上,再以胡克绿画右斜坡上的草地;枯黄的干草及杂乱的地面是用焦赭勾画;再以凡戴克棕加上少许的洋红重叠出墙面的线条及窗户。



图五~1

图五─1

用干笔以较浓的生赭及凡戴克棕画出左边大树上最暗的部分,清楚的呈现枝叶的姿态。



图六

图六

此时已进入整理的阶段,许多细部一一加以整理修饰,如草地上的狗屋,依着墙的木棍,对话的妇人,并且在草地上加强笔触等等,全图至此已完成。



图六~1

图六─1

屋顶部分在许多色彩交织及重叠下呈现出错交重叠的屋瓦及寄生于上的枯草,显示饱经风霜的苍老。

本幅作品多以重叠法,稳扎稳打的循序渐进而完成,可视为水彩创作过程的一种基本模式,读者不妨试试。@

(本文转载自《水彩杂志》创刊号1993年8月 )

(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