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银波:为中国老兵鸣不平

杨银波

人气 1
标签:

【大纪元9月27日讯】这些年,碰到诸多退伍复员军人,有的是自小的玩伴,有的是旁边的亲戚,有的则是首次调查便大感震撼的老乡。我目睹了他们的生活状态,有的确实已经解决,而有的则久拖未决,几乎被国家和军队彻底遗忘。前段时间观看系列片《中国大案侦破实录》,其中涉及到江西的一位退伍小兵,这个节目令我泪流满面。此人的父亲贪赃枉法,被身为军人的儿子送去自首,并作证法庭。小兵退伍后,四处借钱,想为父亲早日归还国家财产,结果四处碰壁,亲人只能借出少许。军队领导带领小兵到民政局,那些官员居然只是“提提皮球”,搞得这个家庭天崩地烈,大年三十两母子还在相拥而泣,逼得儿子只好外出打工。

读余樟法(东海一枭)的《回到九龙山》,发现其父也是复员军人。到民政局之后,官员“一边要父亲提供服役部队的证明档、人武部门的档案资料,说没有这些档资料无法办理;一边又说由于历时久远或者种种‘天灾人祸’,相关档资料恐怕不易找寻”,纸比人贵,冷冰僵化至此,被余樟法形容为“国家的脸孔”。正恰,我手中就接到一份署名为“一批参战的党员军人”递来的联合签名申请书(草稿),对方希望我能详作润色,以期大用。通读全文,我哪敢再润色一字?此中话语,字字滴血,已经表达得足够精彩。我想全录此文,为中国退伍复员军人呐喊──

我们都是1979年对越自卫还击战的参战军人。当时为了我们的祖国,我们死都不怕,战场上冲锋陷阵。此刻,又有哪些人能听到自己身边的枪林弹雨是怎样的声音?我们只看到自己的战友一个个倒下!为了人民的幸福,我们勇往直前,无愧于心,无愧于党,无愧于人民,我们感到无比自豪。

我们光荣地退伍或复员。现在28年过去了,我们都是50多岁的人了,而面对失业、伤残、疾病和家庭生活的压力,我们真的很无奈。我们不是不努力,我们曾经辛苦努力过,但是每个人的能力与机遇都不同。

我们都是一些目前工作和生活都遇到了困难的战友。希望政府的官员不要把我们这些曾经出生入死的勇士忘记,在百忙的工作中抽一点时间给我们多一些关心、了解和帮助,切实为我们解决实际困难。为了共同构建和谐社会,相信领导们做得到。

目前我们都很想知道国家对我们这些参战人员和优抚物件有哪些优惠政策,并在执行落实政策的时候要透明一些。我们热切地期待着政府的回复。

致军人的──敬礼!

这封信让我对诸多新闻产生了奇怪的幻觉,尤其总能想起新华社的消息。例如“党中央、国务院历来高度重视做好优抚对象和军队退役人员工作,政治上予以关心,待遇上予以照顾,使他们得到妥善安置,基本保障了他们退役后的生活和就业”云云。据称,中央财政曾经14次提高残疾军人抚恤金标准,17次提高烈属定期抚恤金标准和在乡退伍红军老战士生活补助标准,五次提高在乡复员军人的定期定量补助标准。我也看过《军人优抚优待条例》、《烈士褒扬条例》等政策法规。但是,为什么我偏偏就能接触到这么多困难的退伍复员军人呢?不光有军人、还有武警,这些人处于农村之中,我为之申请,结果大都石沉大海。国家究竟投入了多少资金在这一块?这些资金究竟去向何处,很值得深思,很值得透明化。

另一则消息又来自新华社:从今年8月1日起,“国家有关部门”再次提高部分优抚物件抚恤补助标准,对部分1954年11月1日后入伍并参战的军队退役人员发给生活补助,完善曾参加核子试验退役人员生活补助政策,完善优抚对象医疗保障政策,完善落实部分军队退役人员有关部门劳动和社会保障政策的实施,完善落实部分复员干部住房和生活救助政策的措施,继续贯彻落实部分企业军转干部有关部门政策。很明显,“一批参战的党员军人”和余樟法之父皆属此列。一方面是各种政策相继出台,一方面是“底下静悄悄”。主管此事的民政、人民武装部门,对于农村地区的传达实在乏力,整个事情的程式发生了颠倒。按理说,应该是政策出台,部门实施,退伍复员军人受益。但是现在呢?是问题激化,政策出台,报纸刊出,退伍复员军人读报,提出申请,部门观察,然后答复。

最糟糕的,还是“石沉大海”。当年的退伍复员军人,除开没有外出打工的,就在家务工、务农,都是农民、民工这两种角色。他们消息闭塞,就算提出申请,到最后还是服从于长官意志。我曾为一位亲戚奔波此事,本来答应得好好的,但不到一周时间,政府部门就说:“还要考虑考虑。”整个调查,缺乏科学依据,一下到基层就光听村干部“吹龙门阵”,这样也配叫调查吗?国家给你这个职位,你手中握着大把的救命钱,居然只是为了完成“政治任务”而已,这算怎么回事?那些在部队上受伤的人,恰恰就因为地区行政调整的缘故,要拿回档案只有自己去找,可那都是几十年的档案了,能找得到吗?“国家的脸孔”在面对这些问题时,绷得老紧,完全不顾及自己吃的是哪口饭,自己的权力究竟来自何处。

难怪一群退伍老军人闹到政府,并且足够理直气壮:“你们扛过枪吗?你们杀过敌吗?”这种避问,不是简简单单的摆老资格,而是真正有胆魄居高临下的拷问,多少深知厉害的阅历之官唯有谦虚、谨慎加小心,以礼相待。但这毕竟是个混乱的年代,“老兵”遭遇“少官”居然还占下风的事情时有发生,那些不但不尊重老兵,反而变本加厉喝斥老兵的官员,大部分来自一个特殊的强势群体──青年官僚。2005年1月28日,《杂文报》刊出一篇颇有个性的文章《论“青年官僚”》,文中所指,句句击中要害:“青年官僚有如下特征:一曰霸气;二曰江湖气;三曰少爷气;四曰市侩气。”别看这个群体的人很年轻,却深谙官场“潜规则”,运用起来得心应手,极其娴熟老道。“老兵”之老,是资历老、辈行老;而“少官”之老,则是老辣之老,两个字,“够狠”。

这无疑是老兵们的悲哀。他们憧憬着一个幸福的将来,一个强大的国家,到头来,确实,“威武之师”了──但另一个结果呢?他们居然成为弱势群体,备遭现实制度的歧视。把他们概括为“优抚对象”,这四个字又能证明多少光辉荣耀?难道与“五保户”、“低保户”在给人的感觉上有何差距吗?一代人的理想实现了,另一代人却将他们的理想粉碎掉,一代比一代垮得更厉害。同样的道理,文革中受难的国家干部和知识份子,他们在这几十年经历了怎样的心灵转折?有的是真正的“变悲剧为积极的进步动力”,有的则是“痛感大不幸”,他们的理想还没有实现,但整个时代在进步的过程中却陨落了太多的品格。想到这里,我突然感到恐慌,我担心现在那些小得不能再小的人,终有一天会如同历史的无限回圈一样,歧视着我们这样必定走向年老体弱的一代。

再强大的国家,也不能以强大之势针对自己的人民,更不能以霸气、江湖气、少爷气、市侩气针对国家有功之臣。换句话说,我甚至觉得那一封封申请、请求简直就是耻辱,这个耻辱是国家的耻辱,不是老兵们的耻辱。凭什么拿热脸去贴别人的冷屁股?这群官员有什么资格凌驾有功之臣的上方?我的一位朋友说:“官场那帮同学,见一个讨厌一个。屁大的一个官儿,自以为了不起得很,什么嘴脸?”这话,我估计老兵们失落而愤怒地走出政府大门之时,亦曾如此吐露。这是一个以权力和金钱为核心的国家,真正的“以人为本”,仍然缺乏有效率、有真诚的制度系统来维护。我为中国老兵们鸣不平,是因为他们生活在那样一个时代,没有今天的自由选择,他们当年的确捍卫过主权,“重伤不下火线,轻伤不上医院”,站在国家的高度,他们确实无愧;但是,今天的他们却令国家惭愧,是这个国家对不起他们,是这个国家有愧于他们!

转自《民主论坛》(http://www.dajiyuan.com)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观点和陈述

相关新闻
杨银波:电视剧里面的中国状况
杨银波:粤蜀渝行走札记
杨银波:中国农村的“留守孩子”问题
杨银波:“维权者”是这样一种人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