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锦华:两岸食品安全协议更安全了吗?

--评台湾媒体对两岸协议的报导

张锦华

【大纪元11月10日讯】据报导,中国海协会会长陈云林和台湾海基会秘书长江丙坤,代表两岸政府已签署空运、海运、邮政及食品安全4项协议,各媒体多指这是两岸交流进入通商、通邮、通航全面三通的新纪元,将可大幅降低台湾的成本;但是,对于这些协议所可能造成的影响及利弊得失,报导却很少,各媒体充斥的是双方会面的荣景以及越发激烈的群众抗争。

不过,其实真正最重要的议题应是,这些协议都必须奠基于双方的诚信与严谨的合约基础之上。因此,做为媒体,关键的角色是提供充分的讯息和监督与警示的功能,然而,台湾的媒体是否能发挥这个功能呢?

就以关系台湾民众最切身的“食品安全协议”来看,11月5日大幅报导两会完成4项协议的这一天,《自由时报》并未针对这个协议内容作详细报导,仅从两岸主权部分警告两岸航线将使台湾“国内化”。

《联合报》则完全以正面方式报导“直航”可以促成“一日生活圈起飞”,并且指“运输时间大减,蔬果活鱼抢鲜”,但是,台湾的农产品销陆的风险何在?以及中国大陆农产品销台的安全把关为何?中国大陆有毒食品的问题能够解决吗?民众的健康如何把关?竟然完全没有提供任何平衡报导。

《中国时报》则指我国农产品登陆可能提高30亿元,并指出此项食品安全协议,包括台方可以赴中查厂。不过,该报也同时引述卫生署署长叶金川在立法院所表达的谴责与抗议,指出引发国际高度谴责的三聚氰胺毒奶粉后,中国大陆都庆公司在10月中旬将遭受污染的奶精自台湾带回检查,至今都没有下文。不过,除此之外,《中时》也并未对中国大陆的食品检验机制及问题有进一步报导。

《苹果日报》报导则指出这项协议内容空洞,并引述消基会的声明稿,指中国对于食品管理,缺乏把关机制,业者也恐难以求偿,而检疫问题更难防范等。反映了民间团体的疑虑;不过,除此之外,也没有更深一层的分析。而其他各报却未刊登消基会的声明内容。

由以上分析可见,此项与民生健康及生命安全关系重大的协议内容,相关报导实十分薄弱,不但对协议内容本身的漏洞未提出足够警示,更对中国本身食品检验体制的重重问题,未能提供充分资讯;事实上,对于其他协议内容,相关报导也同样缺乏深入及监督的面向。

两岸体制差异甚大,尤其是中国大陆毒食品已爆发各种弊端,冲击全球食品安全,台湾媒体若不能真正发挥告知和监督的角色,恐将是台湾的另一项危机。(http://www.dajiyuan.com)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观点和陈述

相关新闻
张锦华:记者节的反思
张锦华:三个锦囊
专家团被批背书团  绿委吁建立两岸协商监督机制 
王推两岸协议法制化 吴伯雄支持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