纽约新闻

纽约侨领:侨委会并入外交部不妥

【大纪元2月26日报导】(中央社记者黄兆平纽约二十五日专电)行政院组织再造计划将侨务委员会并入外交部,引发纽约侨选立委李明星及侨领反对,认为会让侨胞失去大家庭的温暖,而侨务与外交业务完全不同,中华公所候任主席于金山直指两单位合并不仅不妥、也不必要,侨务委员黄静枝建议政府召开侨务会议,听听侨民心声后再做最后决定。

谈论十余年的政府组织再造再度浮出台面,其中侨委会并入外交部在侨界引发诸多讨论。现任美东联公所主席、即将于三月一日接掌纽约中华公所主席的于金山,赞成政府基于提高行政效率进行组织精简及人员瘦身,但大声反对两单位合并。

本身也是侨务委员的于金山表示,外交与侨务两者业务完全不同,外交事务的对口单位是国家与国家,侨务是政府与海外侨民的桥梁;除了两者企业文化、性质完全不一样外,他担心“政府若决定此举,将冲击侨务政策,也伤害过去几年已经慢慢流失的侨民向心力”。

侨务委员黄静枝也赞成此一看法,认为把侨务并入外交部,少了一个直接与侨胞互动,沟通平台,会让庞大侨民认为侨务是外交的“次要工作”,事实上“办外交与办侨务的方式,应该有所不同。”

她建议政府与其骤然做出合并的匆促决定,不如召开全球侨务会议或派人前往海外听听侨民的心声,除了说明政府决定的理由、背后原因外,也可找到更佳的折衷方案。

来自纽约的国民党立法委员李明星也公开喊话,建议政府保留侨务委员会,他说,“每年侨胞返台,就好像回娘家,现在好像是回到姐姐家,因为侨务委员会若变成外交部一个侨务局,会让侨胞觉得没有根了,回台湾也提不起兴致。”

李明星认为,政府再造将侨务委员并入外交部,会让侨胞感觉失去大家庭,他请行政院慎重考虑,“不要把这个绩优股,打成水饺股”。    他说,政府在很多方面都需要借重侨胞在世界各地为台湾发声,替台湾讲话,有些政府进不去的地方,侨胞可以透过关系为国家做很多事情,保留侨委会是非常重要的。    日前刚宣布将参选年底纽约州参议员的法拉盛华商会理事长、侨务委员顾雅明也不赞成两机关合并,应该继续维持现状,外交归外交,侨务归侨务,保留原有独立机关,否则广大的海外侨胞很容易失去自我主体性。    前大纽约台湾同乡会会长、民进党长昌配纽约后援会会长林秀合也说,两者服务对象不同,倾向不应合并,若合并恐不利推动侨务工作;但站在海外侨团申请政府补助经费立场,侨务委员林秀合认为,两单位合并对政府统筹经费运用可能比较有效,可减少任务重叠、节省公帑。

行政院会二月二十日通过“行政院组织法”修正草案,未来将设置十四个部、七个委员会,施行日期规划自二零一零年一月一日启动,以利预算衔接。

行政院组织法修正草案明定的十四个部会为:内政及国土安全部、外交及侨务部、国防部、财政部、教育及运动部、法务部、经济贸易部、交通及建设部、劳动及人力资源部、农业部、卫生及社会福利部、环境资源部、文化及观光部、退伍军人事务部。

七个委员会为行政院国家发展委员会、科技委员会、大陆委员会、海洋委员会、原住民族委员会、客家委员会、性别平等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