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石笋研究 证实季风变化与地球旋转有关

标签:

【大纪元2月28日报导】(中央社巴黎二十七日法新电)一项今天公布的研究报告指出,每年六月到九月间,为热带与亚热带亚洲带来丰沛雨水的季风季节,在周期与强度上的变化,都与地球在公转时出现的微幅变动一致。

研究指出,气候每隔两万三千年,就会发生一次起落周期。这项研究创下先例、利用中国东部洞穴内的石笋,测量过去二十五万年间气候模式的变化。

中国江苏省南京师范大学的研究主持人程海表示:“这意味着,目前亚洲的夏季季风,与数千年前相比减弱许多,目前的季风程度会维持好几百年。”

不过,研究结果并未考虑近来温室气体引发的暖化影响。气候学家预测,暖化现象会大幅改变季风的气候模式。

程海表示,地球运动的三种不规则变化,包括运行轨道、轴心倾斜角度以及自转时产生的变化,造成日照量的周期差异。

这就是所谓的岁差运动。研究者发现,岁差循环与季风周期和强度的长期变化非常有关。

季风由于地表和海洋的温差,会发生季节性的风向改变。

季风现象受到广大西藏高原的部分影响,在亚洲最为明显。但不只是亚洲,其它地区也会出现季风现象。

热带与亚热带亚洲的经济,依赖季风所带来的雨水,来种植缺乏灌溉水源的农作物,尤其是印度次大陆。

不过,季风所带来的强盛雨量,也会带来水患,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与人员伤亡。

这些研究者所使用的研究方法,也与他们的成果一样重要。不过这点是可争论的。

研究指出,程海与同事测量三宝洞中石笋的氧同位素比例,判定数千余年的气候变化。研究刊登在英国科学杂志“自然”。

与其他古气候学研究常用的树轮与冰层核心相较,石笋提供了年代更为久远的气候记录。石笋就是矿物沉积物。

程海表示,这项技术“将会取代格陵兰岛的冰层纪录,成为比对与测定气候变异年代的标准。”

相关新闻
北京石笋 记录2650年来夏季温度纪录
北京“无底洞”地下暗河揭秘 已流淌15亿年
重温旧梦 邮轮出航:日本那霸岛
台北平溪.东势格古道.峰头尖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