冉云飞:答《成都客》记者问

冉云飞

冉云飞

人气 2
标签:

【大纪元3月16日讯】1、 崔永元曾开玩笑说,成都人爱耍不爱读书。成都人真的是爱耍就不爱读书吗?

中国人普遍都不爱读书,成都人当然也不例外。中国由于出版不自由,书籍出版严苛的管制,书的质与量并不成正比,每年生产的如某某成功学之类的垃圾,真是多如牛毛,真正有质量的书却无法出版,或者无法出完本。就像谢泳先生所说,好文章都在网络上,所以网络代替了许多人对书籍的阅读。不过,对我这样的书虫来说,读纸质本的快感与愉悦依旧很大,所以无论网络多么勃兴,我还是选择每月要读近十本书左右。因为读纸书可以加批注,可以写下即兴的感想,将来再需要查阅此书时,也能回忆彼时读书的情界,以及与现今见解之差异,这样的享受是读电子书所无法替代的。

2、 在国外、国内其他城市,咖啡馆、茶馆的休闲作用主要是用来品茶、聊天和阅读,而成都的咖啡馆、茶馆都是以打牌居多,这是不是说明成都人读书的氛围不够浓?

茶馆是成都人生活中的空气,这是成都人赖以享受生活的方式。诚然,大部分人是把茶馆当作打麻将、斗地主来消遣的。但成都茶馆的功能本来是多方面的,休闲聊天、晒太阳、谈生意、读书乃至做新闻采访,都不乏把茶馆当作背景来对待的。这说明,茶馆与读书之多寡没有什么本质联系。我们可以评论成都人爱在茶馆打牌之消遣太过单一,但却不可去限制人们娱乐的权利。

3、 今年4月23日,成都图书馆将开始免费对市民开放,成为我国西部首家免费开放的公共图书馆。你觉得这一现象是否会促进成都人读书的劲头?为什么?

利用世界读书日来作为成都市图书馆的免费开放日,这是一个很会借势发力,很会借新闻由头来宣传自己的做法,我对此表示欢迎。作为利用纳税人的钱所办的所有公共图书馆都应该免费向纳税人开放,因为利用图书作为自己吸取知识、享受阅读、获得信息等,是公民不可剥夺的基本权利。成都市图书馆这几年在开办免费讲座及借阅方面,都有明显的进步。但是也是有中国图书馆明显普遍的通病,如订购图书一方面疏于管理而造成贪污浪费,另一方面有不少没质量的书因为回扣高而非常容易进图书馆,再者图书馆的采购也对港台及海外的书尤其是真正批评大陆政府的书采购不力,使得人们的阅读面大受限制。另一方面,在图书阅读方面,应该在极大程度上追求平等,而不是分等级限阅。对于善本书应该利用现代技术将其复制下来,供人们使用,而不是因为善本书而限制人们的使用。总之,四九年后中国大陆图书馆在开启民智这一方面,是做得很不让纳税人满意的,免费开放只是让图书馆走向民众的第一步。

图书馆免费当然会激起人们读书的欲望,但也不可对此期之太殷,因为喜爱阅读是个润物细无声的逐步培养过程。

4、 根据西南书城2007年度的销售情况,我们发现经管类书籍销售成绩比较好,你认为这说明了什么?

经管类的实用书籍畅销,这并不让我意外。这说明大部分人的阅读境界,还只是在实用意义上的求知,要把知识当成一项纯然热爱之事来对待,是许多人无法做到的。很多人读经管类书,是想通过学习而改善自己的生活,这应该可以理解,而且无可厚非。但阅读的多元化,既有大众化更多小众化,才是一个社会所应该有的常态。

5、 在成都,你喜欢去哪家书店?为什么?

我现在主要的购买方式是网络购买。去实体书店的机会相当少,因为网络可以节省许多成本,并且比较书价、品相之高低。很遗憾的是,成都不像北京有万圣书园、上海有四季家园、广州有学而优书店、贵州有西西弗书店、重庆有精典书店、南京有先锋书店、杭州有枫林晚书店等这样标志性的书店。早年成都有卡夫卡书店,有很浓的文化味,但不久即关张。至今成都没有一家我特别想去的书店。我去得最多的常是旧书摊与旧书市场,新书店反倒是去得较少,因为新书店太多雷同而没有自己的特色。当然,非举一个不可,就是离我上班之地很近的求是书店,并非这书店有什么特别之处,只是因为方便,当然也因这个书店的店员小冯是个读书人。这个店员小冯之热爱读书,让我供职的文化机关里的许多人黯然失色。

6、 你最喜欢看哪一类书籍?为什么?

我是著名的杂食动物,并不献身于某一类图书,更不搞自我阅读限制。读有趣之书,固然是我所看重的,但读更多助人思考的书,我也非常乐意。除了特别专业的、我看不懂的自然科学书籍外,说句不怕冒把的话,我无所不窥。

7、 你最近在看什么书籍?

最近在读的书籍很多,有许多书是在同时读。一是在读成都著名的文化人吴虞有关的书籍,如重读《吴虞集》与《吴虞日记》(均为四川人民版),因为我在写一本《吴虞和他生活的民国时代》的书,此书预计今年底由山东人民出版社出版。二是在读《陈垣早年文集》(台湾中央研究院),因为很关心陈垣先生早年谈医的文章,也是因为我在写一本《老树饱风霜:近现代名人中西医之争》,希望能够早日写毕。三是在读与王丹有关的系列书,如《王丹狱中回忆录》(台湾新新闻出版公司)、《王丹访谈录:与两岸知识分子对话》(台湾立绪),这当然是为了了解中国民主自由之根脉。

8、 请你推荐几本书籍,并简单说明理由。

有人请我开书目,我说那是大师们的事,我不敢;有人请我推荐书目,我亦不敢,因为怕误人不浅。我只能说哪些书曾经影响过我,至于是否能给你带来良好之影响,我不敢打包票。我曾在网络上写过一个小帖子,叫《目前影响我的十本书》,这十本书现在依旧影响着我。每本书后面的话,是我的读后感。我愿意在此重新公布一回,以便大家观看。

一:《公民不服从》(哈维尔):任何藉国家、党派之名号召甚至强迫我们做什么,我们都有不服从的权利,如果他违宪违法的话。

二:《寂静的春天》(蕾切尔.卡逊):二十世最伟大的环保著作,她让我们知道,我们正在制造令人惶恐的灾难。

三:《学会生存》(埃德加.富尔主编),是联合教科文组织对二十世纪教育的指南性文本,应该成为中国老师必读之物。

四:《论美国的民主》(托克维尔),法国盛产积极自由人士,如卢梭,所以有法国大革命的断头台。很少产像托克维尔、贡斯当这种对自由有如此深湛理解的人,此书至今仍是美国中学和大学的必读书。

五:《世界文明史》(威尔.杜兰),它让我们知晓世界如此绚烂多彩,就更加珍惜自己的文明,也更加尊重其它的文明,参差多态乃人类幸福之源,信然。

六:《博尔赫斯短篇小说集》:二十世少数几位改变了传统小说写作手法的伟大作家,拓展了小说的疆域。

七:《杜依诺哀歌》(里尔克),读这样的诗章,再经受多么大的挫折和磨难,你都会觉得:人类啊,我是多么幸福!

八:《庄子》,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平台,尽管它有令人难堪的值得批判之处,但我仍要说,它是我们整个中国文化中的异数。

九:《通往奴役之路》(哈耶克),它寓言了人类在二十世纪的两大灾难:法西斯主义和共产主义。可叹是,我们正是其中的牺牲品和试验品。

十:《国富论》(亚当.斯密):一只无边无际无形的市场之手,一个管得很少又管得很好的有限政府,见证了亚当·斯密之后所有人类奇迹和繁荣景象。

(冉按:以下问题是《成都客》记者周雅娟小姐所设计,传予我请我作答。)

2008年3月16日7:55于成都

──转自冉云飞博客(http://www.dajiyuan.com)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观点和陈述

相关新闻
冉云飞:坚持说负责任的话
冉云飞:将残酷灾难化成感动的表演
冉云飞:读书不肯为人忙
冉云飞:学习几段毛泽东的讲话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