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学者:澎湖二月渔灾对生态冲击才正要开始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3月31日报导】(中央社记者高茂雄澎湖县三十一日电)中央研究院学者郑明修今天下午在澎湖县发表专题演讲时指出,澎湖二月渔灾对生态与海洋资源的后续冲击,现在才刚要开始;郑明修也提醒渔政单位,目前生态影响情形仍不明,不宜贸然投入复育与复养工作,现在如果贸然放流经济性鱼种,对原有的生态可能造成很大影响。

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样性研究中心研究员兼副主任郑明修指出,海岸鱼尸虽已清理完毕,但根据初步的调查结果,寒害冲击可能不仅于此,死亡后沈降于海底的鱼尸与腐化分解的污染,对生态和海洋资源的冲击现在似乎仅仅是开端。

今年二月间,澎湖遭受严重的寒害重创,渔民与养殖业者损失严重,高达一千六百六十吨的养殖鱼类死亡,清理海岸鱼尸达一百三十七吨。澎湖县政府日前已规划了“海洋渔业资源复育”、“养殖渔业振兴计划”两大方案,要重振澎湖渔业。

但郑明修指出,目前澎湖海域中鱼尸数量、营养盐变化、浮游生物、海洋生物群聚变化等问题都不清楚,近期内气温回暖后,对水质、生物群聚可能都有很大的改变,贸然的投入复育与复养,可能造成公部门与业者更大的损失。

郑明修说,在资源复育与种苗放流上需更加谨慎,由于寒害造成石斑鱼、钱鳗等大型掠食性鱼类大量死亡,澎湖的海洋生物群聚会有剧烈的变化,如果贸然放流经济性的鱼种,对原有的生态可能造成很大影响。

本身也是澎湖子弟的郑明修博士今天受邀返乡,以“澎湖寒害的后续因应之道”为题,在澎湖县政府大礼堂发表专题演讲。

郑明修最后表示,危机也许就是转机,过去数十年来澎湖渔业资源每下愈况,本次寒灾给予澎湖新的环境,新的思维,加上海洋保护区的划设已是世界潮流,澎湖未来有机会转型为兼顾渔民经济与观光产业的永续生存之道。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