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演艺术

中国相声史《历代笑话》(上)

笑话风貌

笑话古已有之,《诗经‧卫风》中有“善戏谑兮,不为虐兮”,可惜戏谑的内容没能流传下来。

先秦诸子的著作中有许多笑话,大都散见于寓言故事里,有以讽刺见长的笑话,如《自相矛盾》、《画蛇添足》;也有生活气息浓郁的笑话,如《揠苗助长》、《守株待兔》;还有生动形象、

耐人回味的笑话,如《对牛弹琴》、《叶公好龙》。

古代笑话大抵来自民间,也有文人创作的,流传至今,见诸文献的一般都经过加工处理。明朝《永乐大典目录》卷四十四载卷16891则笑字韵,全卷都是笑谈书名,可惜那卷永乐大典已经遗佚。

涉及笑话与相声之间的关系,焦点集中于“喜剧美”,段宝林在《笑话——人间的喜剧艺术》一书指出︰“喜剧离不开笑,但喜剧与笑又不是一回事,笑是喜剧所引起的一种情绪反应、一种艺术效果。凡喜剧都要引人发笑,但引人发笑的艺术并不只有喜剧。除喜剧外,还有相声,漫画、滑稽电影、笑话等等。在生活中,令人发笑的事情也不少,这些都不是喜剧。但这一切喜剧性的作品有一个共同的东西,这就是喜剧美。各种喜剧美的共同特点就是引人发笑。”

笑话的神髓在于笑,笑话的喜剧美有多方面的表现,在此大略概括为“社会价值”、“知识价值”、“娱乐价值”。

*社会价值

笑话讴歌真、善、美,也鞭笞假、恶、丑,但表达方式以嘲讽为主。笑话里的嘲讽多是广泛而深刻的,例如讥讽为富不仁的《愿变父亲》︰

“一富翁呼欠债人到家,吩咐说︰‘你们如果赤贫无还,可对我发誓,愿来生如何偿还,我就焚卷不要。’欠比较少的人回答︰‘我愿来生变马,与主人骑坐,以还宿债。’翁点头,将借帖烧了。又中等欠户说︰‘我愿来生变牛,代主人出力,耕田耙地,以还宿债。’翁点头,亦将借帖烧了。最后一个大欠户说︰‘我愿来生变你的父亲还债。’翁大怒曰︰‘你欠我许多银子,不但不偿还又占我便宜,是何道理?’正要打骂,其人曰︰‘我所欠的债极多,不是变牛变马就可以还的完的,所以情愿来生变你的父亲,劳苦一世、不顾身命,积成偌大的田产家业,尽数留与你快活,岂不可以还你的宿债吗?’”

昔时逼债,逼到如此“独出心裁”,真是叹为观止,要求欠债人许愿下一世的承诺,感觉比要求父债子还更过分,而债多人的回答出奇制胜、更胜一筹,闪耀着机智的喜剧美。

*知识价值

如果把笑话宝库看做是知识宝库,是符合实情的;不少笑话都蕴含着真才实学、真知灼见,特别是那些传统文学中的读字、问难、吟诗、答对的文哏笑话,书卷气十分浓郁,也包容着极丰富的知识。

*娱乐价值

笑话的娱乐价值表现在诸多方面,无论是愉悦身心的审美情趣,或是幽默诙谐的喜剧外衣,都借助于“夸张”、“对比”、“扭曲”、“颠倒”的叙事手法,以及丰富多彩的语言手段构成,往往也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与极高的娱乐价值。﹙下文详加阐述。﹚

﹙待续﹚(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