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雅乐

世界民谣(23)送别

【大纪元6月8日讯】把《送别》、李叔同和弘一大师串在一起,已经是高中毕业以后的事了。那时候,为了升学考试,音乐、美术这种联考不考的科目,好像在高二下就结束了。

一直到就业以后,公司办部门间的合唱比赛,选用了李叔同的歌,也因为开始培养出看书画展的习惯,才开始认识原来李叔同是弘一大师出家前的俗名。

活跃在民国初年的李叔同(1880年-1942年)是一个才子。他读过南洋公学(上海交通大学前身)、留学于东京美术学校和音乐学校(东京艺术大学前身),专攻西洋绘画和音乐。1906年与同学创办业余话剧团体,并粉墨豋场演出《茶花女》,开中国话剧之先河。1910年回国后于多所师范学校任教。大约在1914至1915 年任教期间填了《送别》的歌词。

送别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

一觚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

韶光逝,留无计,今日却分袂

骊歌一曲送别离,相顾却依依

聚虽好,别离悲,世事堪玩味

来日后会相予期,去去莫迟疑



http://www.youmaker.com/



送别乐谱

许多人一直以为这首《送别》是中国歌曲,其实上它的原曲是一首美国民谣《梦见家乡与母亲》(Dreaming Home And Mother),作曲者为 John Pond Ordway(1824~1880)。原曲在日本被犬童球溪谱成《旅愁》,不只风靡一时,而且传唱许久,李叔同留日期间耳熟能详。李叔同回国后,将这一首几被遗忘的美国民间歌谣,提升为经典的艺术歌曲《送别》,传唱几十年,历久不衰。

李叔同精通绘画、音乐、戏剧、书法、篆刻和诗词,不过这么一个才子,在返国八年后,于杭州虎跑寺剃度出家,连妻子央求见最后一面也执意不肯。从此专心吃素念佛,弘扬律宗。于1942年在福建泉州开元寺圆寂。

李叔同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也是中国绚丽至极归于平淡的典型人物之一。@*

(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