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雪慧:地震记事

肖雪慧

人气 1
标签:

【大纪元5月29日讯】瞬间倒塌的都江堰新建小学和聚源中学

地震过了这么多天,情绪还被五月四日袭来的难以言表的不幸笼罩着。事情本该有思想准备的,可不愿面对、不敢面对。一旦成为现实,若干天几乎不能做任何事情。但惨不忍睹的灾区画面不停撞击我的神经,频频传来的学校倒塌、成批中小学生被埋噩耗更是揪心。昨天一位朋友电话中叙述了她跟几个人赶在实行严格交通管制之前驱车前往都江堰新建小学的耳闻目睹,觉得应该写出来,让更多人知道。

那天,他们一行到都江堰,天已快黑了。听说一所叫新建小学的平民学校被夷为平地,想直接去现场。路上碰见许多人在议论校园的垮塌,人群中正好有两位是新建小学遇难孩子的母亲。两位经历了大悲大痛的年轻母亲,这时已经可以比较平静地讲述学校遭遇的灭顶之灾。她们说,地震一发生,老师就叫学生赶快躲桌子下面。可是四层的教学楼几乎瞬间就坍塌了,预制板根本没有钢筋,只有一些铁丝,水泥也是劣质的,一塌下来就散架,桌子承受不了成堆落下的泥沙、碎块,被压断、压垮了。两百多个孩子就这样给活埋了。两位母亲悲痛欲绝,却并不责怪让孩子们朝桌下躲的老师:如果孩子没听老师的话,赶快跑,可能还有逃生机会。但老师没有错,错的是豆腐渣工程。她们哭诉:上新建小学的都是平民的孩子,学校的建筑质量跟离它不远处的外语学校简直天壤之别。地震来临,新建小学成了一片废墟,外语学校却完好无损。对这种两所学校两重天的现状,她们似乎有些无奈:人家那学校都是当官的和有钱人的孩子,学校当然要按高标准建筑。

朋友听后百感交集。但更震撼的是现场的强烈反差。驱车过去,垮塌的学校已被圈了起来,有武警战士守着不让过去。这位战士劝说:清理过了,什么也看不到了,过去也没意思。

问起孩子遇难情况和人数,回答跟两位母亲说的大体一致:埋在下面的几百多个孩子,没有什么人活出来。

几个人被隔在警戒线外,朝坍塌的小学望过去,的确只是一片废墟了。但夜幕中看到挨着这片废墟、同为四层的商住楼依然屹立。

都江堰一向以其秀美举世闻名,更以其凝聚着古人非凡智慧的都江堰水利工程枢纽举世闻名——这个无与伦比的古老水利工程两千两百多年来一直造福川西平原,哺育出一个天府之国,而且至今运行良好。可这一次,都江堰是因为地震造成的巨大灾难为人关注,更因地震中首先倒塌的是医院和学校而为人关注。关于都江堰的学校倒塌,我觉得奇怪的是,这么多天,媒体只报导了聚源中学,伤亡也很惨重的新建小学几乎不见提及。如果不是到过现场的朋友告诉我,每天一直在收看灾情报导的我并不知道这所小学也塌了,而几百个孩子就葬身在瞬间坍塌中。过后点开这所小学垮塌后的图片,万分错愕:落下来的哪里是什么预制板,就是一滩泥沙啊!

聚源中学楼层也不高,仅三层,给塌成了一层。头天从废墟中找到了50多具孩子的遗体。这原本有1800名学生的学校究竟还有多少孩子被埋,至今也弄不清楚。

中小学在这次地震中轰然坍塌,并非都江堰独有。事实上,这足以成为国家耻辱的现象,在灾区到处发生。地震一来,总是中小学率先倒塌,无辜的孩子成了最大的牺牲者。可是昨天凤凰卫视中文台相当渲染的播出了如此不可接受、如此不得体的一幕:被困四天刚刚死里逃生的孩子举着“感谢某爷爷”的标语牌夹道欢迎。不知什么人,这种时候还忘不了拍马屁,最不可饶恕的是导演这一幕的人利用的是这些被困整整四天的孩子,他们痛失家园,很多孩子还痛失父母成了孤儿。看到这些身遭大难的孩子被当道具使用,我很难受;对那种利用人民承受的苦难,一脸僵硬的作秀,我万分恶心。

绵阳市某高校学生宿舍旧楼安全,新楼出事

震后第二天,碰见一位同事和她的儿子。她儿子去年考入西南科技大,校址在绵阳。碰见母子俩时,这孩子刚从绵阳搭便车跑回成都。问起头天地震时学校的情况,他心有余悸,说已经有三个学生被砸死。出事的是新修学生楼,地震时许多碎砖头从楼上倾斜而下,几个学生就这样惨遭横死。同事的儿子住的是过去清华分校时期的旧宿舍楼。这些已经服役半个多世纪的旧楼经受了强烈地震的考验,震后完好无损。他告诉我,新楼看上去结实、漂亮,刚进校时,还很羡慕那些住新楼的学生。

这次地震,学校成为重灾中的重灾;同一个校园,新楼抗震能力不敌半个世纪前的旧楼。

学校是孕育未来的地方,人员又十分密集。学校的性质和特殊情况就要求抗震标准必须高于其他建筑,起码不能低于其他建筑。但事实并非如此。

面对广泛的质疑,某部门划了红线。这不足为怪,黑幕就是机密,脸面比万千条生命要紧——这都老习惯了,懒得理。倒是身为院士的工程抗震专家周锡元在答记者问时的一番话令人齿冷。周院士称校舍抗震能力差是世界性的普遍问题。为证明这一点,举了一个例子:1933年美国长滩(Long Beach)发生地震导致学校倒塌。所幸已是放学时间,没有什么学生伤亡。

对这样的解释和举证,我很困惑,既是世界性普遍现象,为何只举一个孤例?为何所举孤例还是75年前的?难道预制板里铁丝冒充钢筋外加使用劣质水泥导致新建小学塌成一滩泥沙是“世界性普遍问题”?比邻而立的商住楼及近邻外语学校都具有跟它不可同日而语的抗震力又可以归到什么样的“世界性规律”上?地震中,同事儿子所在高校新楼脆弱旧楼坚实——这旧楼可是比新楼年长了五六十岁!——,算哪门子“世界性普遍问题”?

这两天,网上爆出消息:八级地震中,X先生在绵阳承建的五所希望小学巍然屹立。昨天的电视新闻也报导了一所地震中屹立不倒的希望小学——都江堰向峨乡希望小学(记不准学校名,好像是海虹学校)。但同一震区的向峨乡中学却塌了。

几位朋友每天跑灾区。几乎跑遍所有重灾区后,发现除了北川是整个县城被夷为平地,其他地方,质量好点的建筑都没有倒。说穿了,所谓“世界性普遍问题”,其实是地地道道的中国特色问题。但中国并非自来就有此特色。去年学校一位来自长寿县的职工说起国民党时期在长寿建的师范学校,建筑结实得很,柱子起码得两人合抱,1949年以后改作中学校舍,继续使用。她八十年代在那里读高中,校舍的坚实美观给她留下了深刻印象。学校建筑“豆腐渣”主要是九十年代以来的新特色。这种新特色伤天害理,不追究,不埋葬,对不起数万葬身瓦砾的亡灵。

可周院士说:“抗震标准每增加一度,成本普遍增加5%-10%,我国国土面积广阔,将所有房屋标准都提高显然不现实。”那么,什么现实呢?官府、官邸的房屋标准普遍超高超豪华就很现实。这一现实跟地震一来中小学校到处坍塌竟如此反差强烈地呈两极对应。地震前看到一个配有旧时破旧县衙照片的帖子,说军阀刘文辉管辖之下,谁敢把县衙修比学校好,县长是要被“就地正法”的。目睹如今两极对应的现实,禁不住对这莽汉肃然起敬。

人祸放大天灾

这些年,无节制的梯级开发使地质断裂带上布满水库,其中包括有紫坪埔这样的大型水库。这些水库施工过程中的爆破?建好后的蓄水会不会刺激脆弱的地质状况而诱发地震?……禁令可以使主流媒体在这些问题上保持沉默,却阻止不了人们内心的质疑,阻止不了以其他方式发声。即使悬置这类问题,权当这次八级地震是跟地震带上的开发行为毫无关系的纯自然灾害,但人祸埋下的其他隐患扩大了灾区人民蒙受的生命财产损失,这一点,无论如何否认不了——许多校舍粉碎性倒塌就是铁证。据报导,四川省有6898栋校舍倒塌,按遇难人数平均10人的最保守估计,遇难孩子的人数是多少?其中那些由于校舍粉碎性倒塌而遇难的孩子,就死于不折不扣的人祸。而这些校舍,特别是其中公立学校的校舍建筑,是应该通过了国家相关部门的建筑质量审核的,这些部门怎么解释这样的倒塌?

灾难发生后,应对得当,可望把人的生命损失降到最低的。温总理第一时间赶赴了灾区,但对付这么大的灾难,最需要的首先是可以及时启动的救灾体系。军队责无旁贷奔赴了救灾一线,作了巨大的、可敬的努力。可是专业救援队未能第一时间参加救援。后来到了,但若干重灾区都有很多人被埋被困而亟待救援的现实也使救援队人手紧缺,需要外援,许多国家的救援队整装待发,希望在救人的黄金72小时之内能参加救援。可是72小时将过,才有四个国际救援队获准进入——还有未获准进入而打道回府的——,待抵达灾区,四天已过,对于救人来说,只能期待奇迹发生。奇迹是出现了几起,可是大批被埋者丧失了生机,新陈代谢的需要旺盛的孩子和年轻人更难获生机。17日那天,当日本救援队历经16个小时搜救,于7时25分发现并挖出一年轻母亲和婴儿的遗体,一直在现场等待的婴儿的祖母说了一句话:“如果两三天前发现,说不定还有生还希望”。我相信,只要不傻,都会有同样的想法。而对日本人,我情感复杂,但日本救援队协助救灾时表现出来的专业、敬业精神,特别是对死者的尊重,我觉得,日本已经接受了现代文明的洗礼。

大难之后,无数家庭没了孩子,无数孩子成了孤儿。在北川县某地幸存的一千多名学童,有家长认领的仅六十多人。发生地震,生命损失难以避免,但如果救灾决策切切实实以人的生命为念,许许多多生命的丧失是完全可以避免的。

──转自肖雪慧博客@(http://www.dajiyuan.com)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观点和陈述

相关新闻
肖雪慧:我看样板戏进学校
肖雪慧:替本群体代言的人该去压力集团而非人大、政协
章天亮:慈悲与惩罚
【人物真相】杨慧妍:中共金融爆雷的牺牲品?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