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医专栏

【正梁中西医园地】女性当自强 膜样痛常随血块排出

女性痛经剧烈时常见到在月经中有膜片样物排出,这种痛经医学上称为“膜样痛经”。早在清代的妇产科专著《胎产新书?女科秘要》中就有这样的论述:“经来不止,兼下牛膜一样片色,昏迷倒地,乃血气结聚,变成此症。”膜样痛经有严重的危害性,在当时已经被人们充分认识。

据现代医学研究,原发性痛经女性的经血量明显多于无痛经者,另外子宫内膜中前列腺素的含量也比无痛经者明显增高。严重痛经患者子宫内膜前列腺素的含量可以比正常人高出10多倍,达到7000毫微克/升。

膜样痛经在片状子宫内膜剥离时,子宫就会释放出大量的前列腺素,引起子宫的强烈收缩,片状子宫内膜通过宫颈排出子宫腔时较为困难,常常导致经血一时的潴留或刺激子宫壁,使子宫平滑肌的收缩进一步加剧。

释放出的前列腺素经过子宫肌肉与阴道壁的血管、淋巴管的吸收进入血液循环,引起全身一系列强烈的反应,甚至虚脱。但前列腺素在血液中的活性维持10-15分钟,立即成为代谢产物排出,因此,这些症状也就很快消失。

由于膜样痛经的发生常常伴随血块排出,膜片与血块排出后腹痛可以明显缓解以致消失,因此,在中医辨证上完全符合“瘀血阻滞”的诊断要点,治疗原则就须活血化瘀。可选用蒲黄、延胡索各五钱,五灵脂一两,三棱、莪术、川牛膝各四钱,青皮三钱,血竭末两钱,炙甘草一钱半。

注意,膜样痛经的治疗时间应在来经的1周之前开始,持续至痛经过去为止。

(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