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作舟:抓住机遇 让唐人街站起来

—寄望华埠商业改进区(BID) 立法提案早日通过

人气 1
标签:

【大纪元6月24日讯】(大纪元记者朱江纽约报导)纽约是世界上最著名的旅游城市之一,曼哈顿下城的自由女神像,炮台公园,未来建成的911纪念馆﹐都将是各国游客必经之地。面对每年近5000万的游客﹐如何使他们通畅的来到唐人街观光消费,华埠共同发展机构行政总监陈作舟表示﹐最重要的是﹐要懂得怎样和纽约州政府各机构接轨。

6月12日﹐在华埠共同发展机构筹款餐会募款获得广泛支持后,陈作舟再次提醒﹕华埠商业改进区(Business Improvement District,简称BID)计划必须进入立法提案。这个经历十几年的设想倡议推动﹐也到了最后能否实现的关键时刻。

危机转机一念间

陈作舟说,华尔街与华埠唐人街虽然只相隔几条街,但有的华尔街职员表示,已经几年没有来唐人街了。华埠的楼房60-80%都是超过一百年以上的老房子,老住房租金不能涨,必须涨的费用就只能压在一楼商业租户上,一间小小的店铺每个月租金3万元是一件很平常的事情。“为这些商户解困的最好办法是增加华埠人流量,提高旅游收入。纽约犹太人区、爱尔兰区都没有了,华埠唐人街也面临危机。”


中国城一景。(摄影 余晓∕大纪元

中国城一景。(摄影 文忠∕大纪元)


中国城一景。(摄影 余晓∕大纪元)

陈作舟说,首先不能让游客来到唐人街马上掩鼻而走,要把他们留下来。未来建成的911纪念馆是游客必到之地,每年近五千万游客中估计有五百万人会游览911纪念馆,这些游客﹐如何使他们通畅的来到唐人街,就需要和政府各机构接轨。这就是华埠共同发展机构首先推动清洁华埠和美化街道环境的缘由。

纽约有60个商业改进区(BID)

据陈作舟介绍,BID其实不是一个新概念﹐它于1965年由一位加拿大华裔Alex Ling倡议发起,迄今各地区有2000多个BID。由于这些世界性商业改进区的持续受益,加拿大总理特为Alex Ling颁发褒奖,市政府还用他的名字命名市中心水池。

纽约共有60个商业改进区,15个在排队注册。14街,23街,34街直至125街,以及法拉盛中国城都已成立BID,拥有良好的街区环境。这些商业改进区没有一个在申请成立后退出。

洛杉机中国城、芝加哥中国城等都是在十多年前就看到当地中国城的危机而申请商业改进区或和政府互动合作,赢得了补助资金,增加文化特色项目,美化建设,保持了持续的客流量和商户利益。

华埠BID 利在当代更为将来

纽约华埠处在华尔街下城和中城之间,唐人街目前由于被警察局封住,失去下城中城交通自然通畅的优势。陈作舟说,有弥补方式,如安排旅游车直通唐人街解决饮食的问题,这些与政府各部门的互动性以及互助性的合作关系,会更有效的增加主流社会对华裔社区的认知与了解﹐也必然会惠及众商家和华埠的发展。

华埠于2007年3月加入帝国区,曼哈顿下东城以及某些华埠特定地区可以享受减税优惠,已经对振兴华埠小商业的发展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陈作舟说,如果华埠唐人街成立商业改进区﹐建立自筹委员会后,政府计划在唐人街投入160万就可以兑现,这是天时、地利加人和的绝好机会。

陈作舟说,百年前,华人吃苦耐劳和坚韧智慧为美国修建东西大铁路,高速轨道为日后高速成长的美国经济立下汗马功劳,今天纽约华人能否抓住时机,为最悠久的唐人街站起来,走入高速发展轨道﹐需要华埠人们的远见与共同扶持。

众人拾柴火焰高 抛砖引玉借力发展

目前因为物价涨,华埠生意也受影响。考虑商业改进区的收费,有商户乍一听要交钱就表示拒绝。陈作舟说,他们也许还不知道商业改进区的收费如同投资一样,马上就可以见到诸多益处。他认为,华埠人人各扫门前雪的作法,如今已经走不通了。华埠建商业改进区的设想,靠几个商界大户当然也不会持久。

陈作舟说,华埠共同发展机构清洁华埠就已经使现在的商家受益,不必担心清洁罚单,不需要自己买扫把和塑胶袋。一台扫街的车,清扫越多的商户成本相应更低,所以这次的机遇需要更多华埠商户的共识和投入。

“像法拉盛和其他商业改进区,有公共指路牌,纪念公园,还有文化博物馆等,这些都是政府在他们建立商业改进区后,出资建造与维护,而居住者都是受益者。在美国,看一个主人庭院的洁净和栽植的考究,就可以成为判断其身价的衡量因素之一,华裔共同的良好环境也是华裔得到主流尊重的因素之一。”

陈作舟说,华埠作为国际化大都会纽约市内的最大的唐人街,有悠久的文化历史和可以纪念拓展的空间,现拥有约1100户物业业主、4000户商家。成立 BID,需要业主和商家缴纳的投资数目微乎其微﹐而这些投资将实实在在用于华埠建设,支出多少将由业主和商界组成的委员会决定。

在纽约留住唐人的根

陈作舟说,纽约华侨曾在历史上留下过他们闪光的事迹,百年前的国父孙中山抗满清救国,六十多年前的抗日救国,华侨慷慨捐款,在中华民族和故土文明遭遇浩劫时,众华侨们展现出了他们的道义和责任,一次次拯救中华民族自强自立于世界民族,令人感佩。

陈作舟说,那今天呢﹐在世界瞩目的大都市纽约,各国商业机构,各国文化都想在这里拥有一席之位,当唐人街和华人被外界评论为“缺乏诚信,脏乱”而被远离时,我们是否能意识到华人需要自省自救?先团结起来在纽约留住唐人街和永续发展前景,留住中华文明在纽约的被尊重和传承?

只有传统的华人才能理解五千年“仁义礼智信”的中华传统的可贵,近年华人学习注重西方文明,公共空间的规范,自重自爱,已经得到西方社会认同和尊重。

架桥铺路通兴盛 连接人心只作舟

陈作舟出生于台湾,70年代移民美国。其外祖父是一位教师,在福建被军阀所枪杀,若干年后,其母亲在一家香港报刊上看到一学生纪念其外祖父的文章。陈作舟的父亲是海员,在一次船失事中遇难,活着的船友看到他父亲是帮助他人后最后一个跳海的人。陈作舟通晓闽南话(台语),广东话,国语,英语﹐曾在贝聿铭建筑公司参与过香港中国银行建筑项目。

陈作舟于2003年曾参与过法拉盛建立商业改进区的工作,两年半前来到华埠共同发展机构,任职行政总监。当初也不愿接手, 但坚持下来,也许是同华埠唐人街的渊源和厚重的寄望。他多次说﹐考察研究多年﹐看到这次对于纽约唐人街的良机实在难得﹐一旦错过,再续机会也许就要几十年。“架桥铺路通兴盛,连接人心只作舟”。

陈作舟最后说,华埠共同发展机构的所有努力,只为促成华埠各商户和侨社成立未来自行管理,自行发展的华埠商业改进区委员会,相信华埠各界会做出明智的历史选择。

华埠共同发展机构位于华埠詹姆士街60号,每周三12﹕00点,有社区研讨会,欢迎唐人街各界人士广开言路,集思广益﹐咨询电话﹕212-346-9288。


清洁华埠的员工。(图片由华埠共同发展机构提供)

清洁华埠的员工们。(图片由华埠共同发展机构提供)


清洁华埠的员工们。(摄影 余晓∕大纪元)


华埠哥伦布公园一景。(摄影 余晓∕大纪元)

(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唐柏桥:驳纽约唐人街攻击法轮功的传单
共同发展华埠夜 千人支持
唐人街老移民:“中共快垮台﹗人民就自由了。”
夏威夷退党中心在唐人街开展活动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