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人物:苏丹总统巴席尔

人气 4
标签:

【大纪元7月14日报导】(中央社苏丹喀土木十四日法新电)苏丹总统巴席尔是首位遭到国际刑事法庭点名为战犯的在任领袖,这位职业军人出身的总统,性情易怒而顽固,他在十九年前发动政变夺得政权。

苏丹是非洲最大的国家,因为半个世纪的独立战争而四分五裂,在巴席尔统治下的苏丹具有几项特色,包括回教主义再起,与南部地区时战时和,与西方国家冲突不断,达佛地区更陷入苦战。

苏丹分析家德瓦尔说:“身为贾里部族的成员,身为一位军官,身为国家元首,巴席尔非常的自豪。”

他说:“当他觉得受辱时,他常常会爆发愤怒的反应,最明显的就是他常常口出狂言。”

国际刑事法庭检察官莫瑞诺─欧堪波今天指控巴席尔策划种族屠杀行动,企图清除三个种族,要求以种族屠杀、违反人性罪与在达佛发动战争罪等罪名,针对巴席尔发出拘捕令。

巴席尔拒绝与国际刑事法庭合作,也不愿交出因疑似涉及战争罪而遭到通缉的官员。他上个月告诉联合国大使,有人针对苏丹展开“邪恶行动”,意在败坏苏丹的形象、传统与价值。

现年六十四岁的巴席尔,一九八九年六月三十日发动不流血政变,推翻甫成立三年的民选政府,当时他获得“全国回教阵线”全力支持,该党由提拔他的杜拉比领导,如今杜拉比已经式微。

巴席尔上台后宣布全国进入紧急状态,暂停宪法,并且解散国会与所有政党。

巴席尔的政府随后采行较激进的回教教义与回教律法,让南部地区的基督徒与泛灵论者,以及北部许多在英国统治下长大的阿拉伯精英感到不满。

巴席尔与杜拉比建立“人民防卫军”,布署在南部地区针对“异教徒”发动圣战,而这更延长成为非洲最长的内战,直到二零零五年签署和平协议才落幕。

不过巴席尔在向过去的游击队宣传权力分享宪法,为“全面和平协议”开启民主改革道路上,却让批评他一向最力的人,都相当惊讶。

巴席尔一九四四年出生于喀土木北方一百公里阿拉伯核心地带霍希班纳加的农村家庭,少年时即从军。

他的军阶迅速攀升,一九七三年以阿战争,他投身埃及军队。后来他曾担任驻阿拉伯联合大公国的武官、卫戌指挥官,以及装甲伞兵旅旅长。

一九八八年,在喀土木政府与“苏丹人民解放运动”内战最高峰,他被任命出任第八旅指挥官,派驻在南部,而当地咸认设备相当缺乏。

当时军队内,尤其是军官之间,对于苏丹总理马帝的统治相当不满,出任指挥官让巴席尔能亲眼见到战况。一年后,他发动政变。

巴席尔几乎肃清所有的高级将领,并与杜拉比透过“革命指挥委员会”与救国政府进行统治。

一九九三年,他解散了革命指挥委员会,并且宣布出任总统,一九九六年时,他首度“当选”总统,不过外界咸认这场选举舞弊。

苏丹上一次大选是在二零零零年举行,遭到反对党杯葛。巴席尔获得百分之八十九点五的选票,连任成功。

巴席尔政府一九九零年代,曾提供盖达组织首脑宾拉登掩护达五年,而这位西方国家头号通缉要犯就是在苏丹加强他的恐怖网络行动。

巴席尔担任总统期间,最重要的事件就是带来惨重伤害的南北冲突,在二零零五年签订和平协议前,二十一年来的战火造成一百五十多万人死亡。

苏丹一九九九年开始出口石油,虽然遭到美国制裁,但在阿拉伯国家、中国、印度与马来西亚的投资下,仍享有基础建设与房屋兴建的蓬勃发展。

苏丹自一九九三年起持续名列美国的支持恐怖主义国家名单。尽管签订全面和平协议,达佛冲突仍让苏丹政府遭到国际社会批评。

美国说,达佛地区正发生种族屠杀;苏丹政府军及阿拉伯民兵联手对付分裂的部族游击队,现在双方的冲突也变得越来越混乱而复杂。

联合国说,在战争、饥荒与疾病等影响下,高达三十万人死亡,五年冲突中超过两百二十万人流离失所,但巴席尔政府声称,死亡人数为一万人。

相关新闻
国际刑事法庭拟起诉苏丹总统  非洲联盟反对
苏丹总统可能被捕  阿盟将召开危机谈判
BBC:中国违反禁运决议提供苏丹军援
苏丹紧急之际 中共军援曝光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