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评论

周劭彦:欧盟还需要里斯本条约吗?

【大纪元7月25日讯】法国在七月一日开始担任欧盟执委会轮值主席国后,首要处理的当务之急无非就是六月被爱尔兰人民否决的里斯本条约。欧盟宪法于2005年相继在法国与荷兰的公投中以失败收场后,迫使欧盟各国展开多次的协商以寻求化解此一僵局,并终于在去年取得共识,对欧盟宪法进行部分,但却甚少有实质意义的浓缩与修改,例如除将“欧盟外长”一词,修改为“负责外交、国防和安全事务的高级代表”,以降低各会员国在外交与主权上的疑虑,以及订出特别条款让英国可自行决定是否接受其国内司法和内政事务接受欧盟的参与外,其它关于国旗、国歌、增强欧洲议会与各会员国议会对欧盟事务的权力,并设置常任欧盟理事会主席〈EU President〉等事项则几乎毫无改变,因此有人认为两者的相似度甚至高达95%以上,只是冠以里斯本条约的名称重新包装上市,借此一方面说服已公投失败的法荷二国重新接受,以及安抚对欧盟宪法将侵犯主权而深感戒心的英国与捷克;二方面则可以用条约之名,以规避公投的方式,确保里斯本条约在明年一月一日前顺利地在剩下的十一个会员国〈若包括爱尔兰则为十二国还未通过〉以国会表决的方式通过〈其它已通过欧盟宪法的会员国,则无庸再进行批准里斯本条约的程序〉。

爱尔兰人民的疑虑与不满

然而,爱尔兰民众在6月12日所作出的决定,无疑对此泼了一桶冷水。由于爱尔兰宪法中明文规定,凡是所有将国家权力移转到欧盟层级的事务,都需采公投方式征询人民意见后方得为之,使得爱尔兰成为唯一一个必须以公投来批准里斯本条约的会员国。在投票前夕,即使爱尔兰总理Brian Cowen信心喊话表示条约将会得到通过,而各民调数据也呈支持派微幅领先的局势,然主要媒体与欧盟内爱尔兰籍的官员都没人敢打包票保证最后的结果,甚至担任轮值主席国的法国,其外交部长Bernard Kuochechner还发出警语表示,爱尔兰自1973年加入欧盟以来,得利于欧盟之补助甚多,如果爱尔兰否决了这项条约的话,那对欧盟其它人民来说,将是个“巨大的无法理解之事”。但爱尔兰人民还是继2001年否决尼斯条约后,又再次否决这部被视为与欧盟继续整合至为关键的条约。

虽然在公投前,支持条约通过的政党,在国会的席次高达82%,仅有新芬党〈Sinn Fein〉,这个素来强调爱尔兰国家主权优先的政党反对,但最后的公投结果却显示,反对与赞成的比率分别为53%与47%,其中6%的差异,不可不谓之相当明显。若探究爱尔兰人民否决里斯本条约的原因,则大致可分成两大层面,一为对里斯本条约本身不了解而产生的疑虑与担忧,一则为借此公投来表达对当前国内政局与经济的不满。

条约太复杂 先反对再说

首先,虽然爱尔兰政府在投票前夕,印发了各种宣传手册向人民解释里斯本条约的功能角色,以及各种可能带来的好处,但许多爱尔兰人仍认为,这项条约过于复杂,以至于他们无法以 “是或否”〈yes or no〉来表达看法,因此最好的方式或许就是先反对再说。此外,对于害怕被稀释主权的民族主义者,如新芬党人而言,在里斯本条约下,中小型国家将不再保证一定能在欧盟最重要的行政机构执委会内取得委员的席次,得利最多的将会是德国与拥有较多人口的东欧国家,而对爱尔兰则相当不利。至于爱尔兰社会内部各种立场不同的人士,也担忧条约可能所带来的冲击,例如右派,特别是倾向自由市场经济的工商界,担心里斯本条约中欧盟各会员国的租税一致化〈tax harmonisation〉将使爱尔兰丧失本身低资本税〈capital tax〉的优势,而却正是过去数年来吸引许多美国高科技公司前往爱尔兰投资的原因。

另一个原因则是源于对国内政经情势的不满,爱尔兰过去几年以自由市场、向全球全面开放的经济政策造就了亮眼的经济成长,但最近却也因全球经济的疲软而备感压力,造成民众的失业率的上升与更进一步担心可能涌入的廉价劳工。此外,甫下台的前任总理Bertie Ahern贪渎的丑闻疑云内幕重重,在投票前仍未水落石出,要民众相信仍是由同样一个政党所组成的政府,实在有点强人所难。而六月的否决结果,无疑对公投前才上任五周的Brian Cowen总理一个相当致命的打击。

维持欧盟现状 恐是最佳方案

至于里斯本条约,以及爱尔兰在欧盟整合上的下一步该怎么走?虽然爱尔兰已订于10月向欧盟报告提出的解决方案,也无人认为爱尔兰自此就是个反对欧盟的国家,但是否如同以往遇到重大窒碍时,欧盟采取的“双速整合”方式吗?让批准条约的国家先实行吗?但里斯本条约规范的事项并不是申根签证或欧元,一个内含有代表全欧盟的常任欧盟理事会主席与外交代表的条约,在未取得全部会员国同意前就开始实施,实在毫无道理可言。讽刺的是,在爱尔兰公投失败后,欧盟各项功能仍一如往常地进行着,里斯本条约无法通过并不构成对欧盟运作的阻碍。有学术研究还指出,欧盟在成为一个拥有27个会员国的实体后,决策效率反而提升,至于在解决投票比重的问题上,更可以透过日后新会员国加入时的条约中规定新的投票比例。何况过去四年来,欧盟已经在宪法与里斯本条约上浪费了太多时间,还有像是全球暖化、二氧化碳排放等环保及能源问题,更等着欧盟各会员国尽快展开合作行动,或许此次公投结果的最大启示可能是:维持现状的欧盟,或许就是最好的方案,也是如《经济学人》所建议的,此时此刻正是扬弃里斯本条约的最佳时机。 〈欧洲联盟协会会员〉

──原载《TaiwanNews财经文化周刊》(http://www.dajiyuan.com)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观点和陈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