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坛博览

童若雯:米勒回响 有羊群的牧场 月光

【大纪元9月12日讯】初看到《有羊群的牧场、月光》,我们或许会吓一跳。这完全不似人们所熟悉的米勒。大半个肥大的下弦月低悬夜海,紧挨着地平线,朦胧的月晕笼罩了夜空,整幅画笼罩在使人不安的月光中,透露出一种奇异的光彩。



《有羊群的牧场、月光》﹝The Sheep Meadow , Moonlight﹞‧米勒(Jean-Francois Millet,1814-1875)1872~1873 年‧油彩、木板‧39.5 X 57 公分‧现收藏于法国巴黎奥塞美术馆

月光下是黑暗中挤在羊圈里的羊群。羊背上背着暗淡的白光,一块块铺展在神秘的,带有浓重乡野传说气息的月光下。这不是收获的满月之月,却是不祥的、胁迫的半个倾斜的下弦月。和这胁迫的月呼应,羊群后是戴帽子、高高举起牧杖的牧羊人漆黑硕大的身影。在众多米勒的牧羊人中,第一次,牧羊人举起了威胁的牧杖。

深爱古罗马诗人维吉尔和法国诗人雨果的米勒具有无与伦比的诗意。同时,他直视生命的残酷,毫不感伤的把它呈现。他的绘画不仅仅是如歌、如祷的田园诗,同时指向了表象后的酷烈真实。不仅仅是受苦的农人,却包括了他们生存的浩大场景,和那些与他们共负一轭的牲口:为了自己的性命挣扎着,不肯被拉上屠宰台的猪;被鞭打着努力爬上坡的,负重的驴子;月光下脆弱无辜的,被躯赶的羊群。米勒的田园不仅是阳光下一览无遗的田园,却是在黄昏中、月光下,迷濛不确定的,充满了奥义和陷阱的田园。

在法国农村长大的米勒熟悉那些古老的传说:“当夜,这伟大的不可知,继白日之后来到,恐惧和神秘降临在我们之上。”月光下的羊圈超出了我们的认知,它甚至叫人暗暗畏惧。这无法掌握的不可知是人类生命的大背景,它赋予万物探测不尽的深度,让我们隐隐觉得在物质的表象下是更广大的真实。在无限中,是未知无可逾越的力量。

或许正是由于这伟大的不可知,仅仅是月光和月光下沉默的羊群,这幅美丽的画却使我们如受蛊惑,无法离去。

童若雯,曾任教于香港。著有Fables for the Patriarchs: Gender Politics of Tang Discourses﹑《食书的女人》、《聆听巴比伦》。◇

(http://www.dajiyuan.com)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观点和陈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