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评论

南岭:谁受用了“黄金月饼”才是本质问题

【大纪元9月8日讯】一年一度的中秋佳节即将来临,有关“节日腐败”的话题又登上大陆各种媒体。《广州日报》近日报导,一盒月饼9590元装有名贵的威迪文思逸墨水笔、一个 21800元的黄金月饼纯金打造……在国家有关标准的严格限制下,“天价”月饼已基本从超市、商场里消失。但“天价”月饼开始打起“擦边球”,通过各种方式来规避监管。

无论是传统节日还是现代节日,无不载有某种纪念和象征意义,节日里人们或庆贺或团聚或祈祷或祝愿;在现代,节日更融合了放松心情、休闲消费等新的成分。但不知从何时开始,大陆的某些节日成了投机钻营者的活动日,他们借助节日这个平台,挖空心思行贿受贿,大搞“节日腐败”。

“月饼”本是中秋佳节单纯的传统食品,可是现在却被某些投机分子极度的开发利用,做足了“月饼腐败”的文章。可谓“道高一尺,魔高一丈。”你月饼包装不是颁布标准了吗,“天价”月饼不是卖不起来了吗?好,他干脆扯下“包装”这块遮羞布,赤裸裸的打造起“黄金月饼”。

人们用“有价无市”来形容某种商品价格脱离实际的惨淡。一盒动辄数千、上万、十几万的所谓月饼,在国家出台标准进行严格遏制的情况下,竟然还会有商家以各种手段铤而走险,制造出“黄金月饼”,说明天价月饼这个市场“有价有市”,而且还生意兴隆!

面对横空出世的“黄金月饼”,人们在哑然失笑,佩服商家狡猾的同时,不能不冷峻思考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月饼市场会出现如此变异?“天价”月饼这么热闹的根源何在?谁才是“黄金月饼”的真正受用者?

“黄金月饼”徒具月饼的形状,内核已经丧失月饼的概念,买者当然不是为了自己把玩。

在号称安徽省历史上处置涉案人数最多、涉案品种最多的一次贪官涉案物品拍卖会上,各类拍品千奇百怪,其中除了大量首饰、衣物、电器、工艺品、字画外,就有“金砖”、“金鸡”、“金观音”等“金”字头的赃物。可以说,如果不是案发,谁也不会想到这些“金”字头的东西,会成为这些号称“艰苦奋斗、廉洁奉公”的公仆们的家俬。

因此,要问这些昂贵的“黄金月饼”最终流向何方,答案只有一个:作为购买权力资源的筹码,最终落入贪官污吏的手中。

面对不断翻新的“节日腐败”,当局可谓“费尽心机”,采取花样翻新的举措,希望阻滞越烧越旺的权钱交易。然而,几乎所有的措施都可谓为“病笃乱投医”。明明是官场腐败,受贿成风,天价月饼最终无不进入贪官污吏的家中,不从打击贪官污吏“釜底抽薪”着手来整治节日市场,却非要从下游“筑坝”,做出诸如限制月饼包装等“扬汤止沸”的无用之功。这种连“头痛医头,脚痛医脚”都算不上的治腐之策,如何能指望它起到什么作用呢?

天价月饼也好,“黄金月饼”也好,表面上看是市场出了毛病,但实质上是官场出了毛病。因此,这个畸形节日市场的本质,不在谁制造和购买了“黄金月饼”之类的商品,而是谁最终受用了“黄金月饼”,谁拿权力交换了“黄金月饼”。

──转自《自由圣火》

(http://www.dajiyuan.com)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观点和陈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