闯入美国顶尖法学院(二)(续)

怎样申请?(下)

人气 1
标签:

【大纪元12月27日讯】(纽约讯) 编者按:为了帮助有志于进入法学院深造的纽约华裔学子和他们的家长更好地了解美国法学院以及申请情况,特此呈现“闯入美国顶尖法学院”系列文章。这一系列共有三大部分:(一)华裔的优势;(二)怎样申请?(三)如何突破LSAT大关?

——————————————————————–
在上一期里,我们说完了申请法学院的个人陈述中不该写什么,现在我们就探讨一下应该怎么写。

个人陈述是干什么用的?

面对几千份申请书,几千个数字,录取官除了知道你的智商如何之外,几乎别无所知。因此,个人陈述是将你的整个申请书个性化的一个方法,同时也考验你的写作、分析能力。也就是通过这一、两页纸让考官对你的心理、思想、志愿、甚至样貌有一点了解的时候。
  
大多数学校都不会要求在个人陈述中回答一个具体问题,但是绝大多数的录取官其实都是想要通过个人陈述了解你为什么要学法律。虽然这么说,但是在个人陈述中,我们不能够只回答这一个问题。因为,要回答好这个问题,我们还必须回答诸如为什么法律适合你、你的长远打算是什么、迄今你为达到这个目标做了些什么等问题。因此,一篇好的个人陈述必须通过整个个人的经历把这些问题都解答了。不只解答,而且解答得前后一致、融洽、与你的一切其他经历与资讯吻合。这就是最完美的一份个人陈述。
  
也就是说,在写个人陈述的时候没有固定的内容,甚至没有固定的框架。不论是专业申请公司、学长或者是你的亲朋好友们,他们都无法告诉你个人陈述中应该写什么,因为每一个人的个人陈述都必须根据自己的经历、志愿等等去描写。例如,哈佛法学院的申请书上对个人陈述的要求是这么写的:“你可以通过个人陈述讲述你的背景、兴趣。你可以讨论一个课程、一本书、一幅画或者是其他任何对你来说非常重要的经历。因为每一个人的经历都不一样,你必须自己决定要写什么。你必须决定你想告诉我们什么。”

找到个人陈述的切入点

这里罗列了几个问题供你思考,希望能够通过这些提示帮助你找到你人生中的亮点,作为个人陈述的切入点:
  
你是在哪里生长的?你会怎么形容你的童年?令尊令堂的职业是什么?你的成长过程中有没有什么非同一般的事情发生?你是否在美国之外的国家生长过?旅游过?你会哪几种语言并怎么学会的?你属于什么民族?你的背景有没有什么特别之处(例如,你是全家第一名考上大学的,你是一名少数民族,你已经有孩子了,你曾经参加过战争等等)你的宗教信仰是什么?你是否会弹奏任何乐器?你在哪里就读大学本科?你为什么选择这个学校?你是否读过研究生或者博士?你是怎么挑选自己的专业的?你最喜欢的课程是什么?你曾经赢得过什么奖状?你参加过什么工作?有过什么经验?你对自己人生中最骄傲的是什么?你曾经在什么方面失败过?你有没有什么强项?弱点?你参加过什么课外活动?

个人陈述要采取什么风格写?

要用最简短的白话文写。如果有一个字可以用更简单的字代替,就用更简单的字。个人陈述不是让你炫耀语言能力或者单词量的。如果一个词录取官看不懂,需要查字典,他会不高兴的,因为他每天得看几百份申请书。

把想要传达的资讯写得越简练越好,整篇文章必须流畅、一气呵成。你不能够东跳西跳的,这不是字谜游戏,也不是猜谜,句句都要切中要害,直接了当。
  
虽然已经说过了,但是这里还是要再强调一遍:最重要的是,你的个人陈述必须是别人写不出来的。也就是说,你的个人陈述必须代表你自己,必须展现你自己的独到之处,必须是你人生经历的精华。如果整篇文章是任何一个张三李四都可以写出来的浮夸句词,录取官就不会知道你是谁,不知道你是谁,他们就很难做出对你有力的决定。
  
以下是一篇笔者认为非常好、非常有说服力的、被哈佛录取的学生的个人陈述。这篇个人陈述成功的将作者自己的人生成长经历、思想发展和志愿联系在一起。文章能够使整个申请书成为一个画面,而不是白纸黑字。通过深刻的反思过程、结合个人背景、教育和各种历练,能够让录取官非常了解这名申请者上法学院的原因,他的志向。特经作者同意供大家参考:
===============

在我离开中国大陆的前一天,我的母亲告诉我:“到了国外,我们要学习西方世界最好的一切,把它带回中国,使中国成为世界上最强盛的国家”。因此,不论我跟我的父母移民到哪里,我都非常努力的学习,不断超出我父母的期望。在我本科三年级的时候,我以为自己肯定已经做到了,因为我已经学习到了西方科学中的知识、科研的精髓,我对许多尖端科学有了深刻的了解。随后,我到美国一所顶尖大学就读了博士学位。我当时以为,我已经完成任务,可以“回报祖国”了。
  
可是我发现还是缺少了点什么。我已经掌握了逻辑思维、科学理论、研究精神等等被我认为是西方近百年来发达的关键所在,可总感觉有点不对头。渐渐的,我发现,自从我离开中国后,我还发生了另一个变化。
  
我出生在一个鲜红的家庭。爷爷的好几个兄弟都与毛主席一起走过了“长征”,最终成为了“革命烈士”。与好几代中国人一样,我从幼稚园开始就在吟唱各种歌颂党的歌曲:毛主席是如何拯救中国人民于水深火热之中,是怎样打败了日本鬼子、是如何抵御了西方帝国主义的侵略,领导新中国摆脱旧社会。国民党是“日本帝国的走狗”、“反动派”,六四是西方反华势力主导的颠覆运动等等。但是随着我在国外长大,我发现这些并不是事实。在17岁那一年,我结识了一个朋友。正当我开始跟他宣传我的“祖国论”的时候,他却告诉我:“一个国家就算经济、科学发展起来了,但是人民却仍然缺少基本的言论、结社、信仰自由,那就不算一个强国。现在中国大陆很多人都为了维护自己的基本人权而被抓、被打、被劳教、甚至被处死。”“什么?”我惊呆了。他接着说:“我还想要告诉你,我的母亲就是因为写了一封信而被警察群殴,甚至被注射精神药物。”
  
我花了整整两年的时间才渐渐的能够接收这个事实,一个由当权者利用谎言、欺骗和教育从我们的眼中消失了的事实。其实有两个中国。一个就是太多出现在西方主流媒体上的上海、深圳、广州、北京等繁华城市。另一个被遗忘了的中国生活在悲惨得不堪目睹的村庄、劳教所和监狱里。在这两年里,我对真相的探索否定了我从小到大所视为真理的一切。在这个痛苦的过程中,我面临两个选择:一、继续生活在无知当中,自己安逸的享受生活就可以了;二,努力改变这个现状。我选择了后者。
  
我深信科技能够使一个社会变得更好,但科技本身是不够的。当我曾经尊崇的雅虎、微软、谷歌出卖良心帮助中共政府封锁网路;当北电、摩托罗拉、思科协助公安非法抓捕异见分子;当科技本身成为了迫害民众的工具,科技非但不是救星,而是灾星、祸星。当自由世界的人们努力拆下这堵墙的同时,我们必须问自己:为什么我们允许这种事情发生?国际科技公司应该受到怎样的约束?怎样的制裁?当雅虎害师涛身陷牢笼,为什么一句“顺应中国国情”就可以了?我立志要改变这一切。在亚洲、美洲多个国家生长的我拥有对多个国家的深入了解,尤其是对中国。哈佛法学院的人权研究中心、东亚法律研究所、博克曼中心等都是世界顶级的研究中心。我希望能够通过在哈佛法学院留学,阻止这一切科技暴行。 (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加拿大新移民及移民后代贫穷率上升
让善念点亮海大
“天才”的秘密
“弟子规”教学与孩子共同成长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