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农药管理松绑 学者忧用药泛滥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5月29日讯】〔自由时报记者钟丽华/台北报导〕台湾农药管理大幅松绑!过去农药上市前,每种作物都须经过田间实验,评估农药残留后才核准使用,但现在只要“代表作物”通过实验,就可“延伸”到“同群组”其他作物,消基会与学者担心,农药使用会更加泛滥,食的安全有风险。

台湾农委会认为,过去农药使用掌握在农药商手里,如果农药商没有提出申请并进行相关实验,农民无法用药,像是“护汰芬”可以用在葡萄,却不能用在同属小浆果类的莲雾;“达灭芬”可用在番茄、马铃薯、木瓜等作物,不能用在叶菜类。一旦误用农药,就会造成卫生单位抽检市售蔬果农药残留时,出现不合格的结果,农民因而被罚。

有鉴于此,农委会上月率先公告农药田间试验准则相关规定,以作物分群做为农药管理,例如芹菜或菠菜对某农药通过农药残留实验,则可延伸使用到莴苣、茼蒿、苋菜、豆苗、空心菜等。

代表作物通过实验 即可延伸到同群组

农委会药毒所副所长费雯绮强调,作物分群是世界各国农药管理趋势,过去是“一种药、一个作物”进行实验、审核,耗费很多资源,因此才有分群的观念。

未来新药须适用新规定,至于旧药则重新申请才能“延伸”使用,药毒所与农改场也已针对农民比较急迫的叶菜类等,主动提出实验计划。

台大农业化学系教授王一雄质疑,不同作物的采收季节、种植的土壤、地理环境并不相同,如果没有一一进行田间实验,怎知药剂何时消退?何时才能采收?农药残留情况?过去方式虽然麻烦,但对消费者比较有保障。从前农药商必须拨款做实验,新规定令人怀疑农委会是否要帮业者省钱?

有机协会批本末倒置 有违世界潮流

消基会秘书长、台师大化学系教授吴家诚也说,每种作物特性不一,剥皮吃或直接食用,都会影响农药残留的安全评估,短期叶菜与长期作物也不一样,农委会应拿出具体评估数据,不应只偏袒生产者,漠视消费者食用安全。

台湾有机产业促进协会理事长、明道大学精致农业学系教授陈世雄说,在有机、环保观念下,放宽农药管理并不符合世界潮流,农委会本末倒置。

(http://www.dajiyuan.com)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