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者提整合模式 提高大规模崩塌预警力

人气 2
标签: ,

【大纪元8月26日报导】(中央社记者杨淑闵台北26日电)小林村惨遭风灾土石淹没,唤起国人防灾意识,但台湾至今并无实际运作的崩塌预警模式。前台大地理系教授张康聪今天发表纳入降雨强度及降雨延时因子的模式,盼提高预警力。

目前任教于开南大学观光与餐饮旅馆学系的张康聪,带领研究团队,长年与欧洲数个重要研究单位合作研究,今天在国科会发表最新研究成果。

他表示,国际学者也认为台湾有世界数一数二高的地壳抬升速率,很多地形都不稳定,易发生崩塌;台湾有较高的降雨强度及较大的总雨量,西方传统的崩塌模式参考因子采用临前降雨(累积降雨量)及一周前的降雨量,并不适合于土壤含水量可迅速达到饱和的台湾。

其次,他指出,传统崩塌数值模式分为统计模式与物理模式,农委会水保局的土石流潜势溪流预警就是使用与降雨有关的因子预警;西方的崩塌模式又多是传统模式,不适用于台湾。张康聪的研究团队开发出纳入地型与土壤因子,也包含降雨强度及降雨延时(降雨时数)因子的整合型模式。

张康聪举例,这模式对2005年海棠台风崩塌地的预测正确率可达87%,高于传统降雨阀值模式的66%。

他另举例,台大全球变迁研究中心就使用ICPP-AR4全球变迁资料库中的大尺度海气藕合环流模式,再用统计降尺度模拟台湾区域的月降雨量,接着从中选出3 种模式,使用统计降尺度模拟石门水库白石溪集水区的最大日降雨量,再整合至崩塌模式进行集水区的边坡稳定评估。

他说,结果平均最大日降雨量从1964到2007年的285毫米,增至2010到2099年的310毫米;白石溪集水区内120平方公里的不稳定边坡也从1161公顷增至1290公顷。

他补充,对比秀峦观测站实际观测的最大日降雨量(1958到2006年),台风所产生的平均最大日降雨量为340毫米;高于前述预测310毫米,显示此模型虽提高预测正确性,但是在气候变迁下,对台风进行的预测值仍有低估情形。

不过,张康聪表示,前述预测案例资料并非台湾本地资料,若有台湾本地各种因子资料,预测会更精准。他希望有机会整合水利署资料,实际运用整合型模式,补足台湾现行预警系统缺口,提高台湾因应气候变迁下天灾预防力。

一同出席记者会的台大地理环境资源系副教授蔡博文补充,水保局的预警系统是针对土石流(山区),水利署是针对河川(平地),“崩塌目前没有人在做”。记者另采访水保局也证实,台湾确实无实际运作模式可预警瞬间掩埋全村的大规模崩塌。

相关新闻
陶吉吉谢安琪为赈灾献声 黄晓明秀健美身材
六龟新开村民决议:开挖到后天 
澳双十国庆酒会因莫拉克风灾停办乙次
农渔会9/1起受理风灾重建修缮贷款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