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星期专访》日本国际援助小组金川修造︰屏东淤泥清除 必须加快

人气: 3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8月31日讯】(自由时报记者邹景雯/专访) 台湾八八水灾引起国际社会高度关注,纷纷伸出援手,日本也派出国际援助小组到达高屏两县,针对防范灾区爆发传染病提出建言。日方评估,一、二千人集中居住的灾民收容场所,要完全防堵新流感传染恐怕有困难。除了施打疫苗的动作要尽快外,也要想办法把灾民引导到组合屋等地居住,以分散风险。

他们同时也警告屏东淤泥的情况相当严重,清除的处理虽然已经很努力了,但必须要更快才行。

这个小组由外务省亚洲大洋洲局中国与蒙古课日中经济室室长小川正史担任团长,带领国际医疗中心疾病对策主任金川修造医师、国际医疗协力局护士山本佐枝子、独立行政法人国际紧急援助队事务局细见秀如与冈崎裕之来台。

问:什么时候接到外务省的指令要到台湾,有没有什么特别的过程?

小川正史:日本是在8月8日就主动向台湾表示,如果需要帮忙,我们会给予协助。8月11日日本紧急支援一千万元,后来因为看到灾情扩大,立即在8月17日决定要再紧急支援一亿日圆。我们是在8月18日接到台湾方面的要求,希望我们派员对传染病是否扩大问题提出建议,经过必要的事前准备,于是在21日出发来台。

由于我们的工作不在提供医疗诊治,而是观测灾区与收容所是否有发生传染病的危险,这个问题通常在灾后两个星期要开始担心,因此我们认为这个时间来刚刚好。

问:在台期间的工作重点为何?看到了什么?

小川:首先我要对在这次台风中不幸罹难的灾民及其家属表达沉痛的哀悼之意,我也希望灾区的民众能够尽早恢复到昔日正常的生活。这次来到台湾的国际紧急援助专家一共有五位,金川医师的专长是感染症的预防,山本护士的专长是公共卫生,细见与冈崎两位先生都是独立行政法人国际协力机构的成员。

透过日本交流协会台北事务所以及高雄事务所的相关人员陪同,台湾方面也派出了几位民间志工担任翻译人员。这次我们主要是与台湾当局及其他国际组织合作,针对灾区预防传染病、公共卫生、地区性的保健提供建议,调查小组到了灾害比较严重的高雄县与屏东县,就当地收容所的卫生进行调查,确认这些县市传染病监测的情形,也就如何预防传染病提出对策。过程中承蒙亚东关系协会的全力支援,他们派出了一位人员全程陪同。

我们是8月21日傍晚抵达台北,22日就南下高雄,与高雄县卫生局长黄志中等官员访谈。他们提供了非常详细的资讯,刚好卫生署长杨志良也在高雄视察,所以我们有机会与他直接讨论。当天我们调查了两个收容中心,灵山寺有八十位居民,佛光山是最大的,收容了一千二百位灾民。我看到这些地方摆放了许多物资,生活用品、医药与食物,对于居民健康的诊断、洗手间的消毒,每天都进行好几次,各收容中心都努力维持卫生的情况,目前并没有发生传染病蔓延的情况。

23日我们到了甲仙乡,一个位于大田村的物资分配中心,正巧长庚医疗团队在那里进行医疗活动,所以我们也有机会与之接触。他们与甲仙乡卫生所两位医师及五位护士共同照顾整乡的医疗照护工作,我们也到了死亡超过三百人的小林村考察,当地位于龙凤寺的收容所有八百二十位灾民,其中六百六十人是来自小林村。

24日我们到高雄县消防局与李源益副局长访谈,此地成立了灾害应变中心。25日转到屏东县访问卫生局长康启杰,也到林边乡、佳冬乡两个灾区的收容所进行调查。26日正好联合国调查团队UNDAC有三位人员到了高雄,我们因此与他们一起进行讨论。27日我们则向高雄县与屏东县的卫生局提出我们的观察心得。由于台湾目前没有钩端螺旋体病毒的快速筛选机,应屏东县的要求,我们当天立即从日本调来了一部以因应需要,28日则向杨署长正式报告,下午就返回日本。

制作健康手册 提早因应

问:各位对台湾政府的提醒与具体建议为何?

金川修造:这次受灾居民的外伤等健康上的问题应该是已经逐渐恢复良好了,灾后已经两周,接下来要警戒的是有些传染病可能会开始蔓延,例如登革热等地区性疾病等等。

这次受灾情况分为两种,一是土石流冲毁房屋的地区,另一是大水导致房舍受到污染,各地县政府在维护灾民健康上都做得很好,我们看到居民自动分组,有的负责清洁,有的互相健康管理,有的负责量体温,因为执行确实,发挥了相当效果,但是过去各国所发生的经验,我们仍不能掉以轻心,因此这次到高雄县与屏东县,对于可能发生的疾病,我们已经加以列表。

首先是在某些地区本来就会发生的疾病如登革热,这是要预防准备的,另外是洪水与老鼠会导致的疾病,家畜对环境造成的疾病等等,此外还有水、食物的污染与集体生活所造成的感染如A肝、阿米巴原虫等。接下来要担心人传人的疾病,如麻疹、疥癣,同时现在也是新流感流行的季节。

目前是没有食物中毒的情况,但我们担心在山区的水源污染可能导致疾病,以及大量的志工在收容所进出,这也容易产生疾病。因此必须要加强若干措施,以便在发生蔓延前尽早发现异常的病况并提出对策,我们的建议是:第一,为收容所的灾民制作健康手册,了解他们过去做过哪些预防接种、罹患过哪些疾病,是否有慢性疾病,如果有这些资讯,将来新流感发生时就可以立刻把这些高危险群的人列表。至于分类的方式,在东京是以病名区分,如果能再加上症状,对传染病的预防会有更大助益。

有关灾后疾病分类的问题,疾管局已经做了一个调查表,这应该是有效果的,但是如果能加强,效果会更好。

针对平常时期的疾病管制之道,疾管局与中央健保局都有一些对策,但是收容所要如何适用?可能必须更加具体化。

有关患者的健康,通常是透过临床的方式,进行医疗与诊察,但以县府的层级恐怕是困难的,必须与中央合作,才能迅速取得疾病资讯。

尽速施打疫苗 防新流感

新流感问题的处理,六千位灾民住在狭小的空间中,容易引起感染与蔓延,加上志工出入的频繁,要完全防堵恐怕有困难,因此注射疫苗是有必要的,这点希望能尽早实施。

山本:这次看到县卫生局的人员都非常努力在维护居民健康,志工忙到晚上都还在分享资讯,其实有些卫生所人员自己也是灾民,他们本身的健康也有必要给予关注。

问:贵方提到中央与地方合作的问题,应该如何分工?

金川:若不是特殊罕见的疾病,每个单位都设置相同的设备,这是非常不具效率的,应该是中央具有最精良的设备,在现场有简单的检查仪器就可以了,平常不会同时有众多相同疾病的患者送到中央,但是现在因为是集体居住在一起,因此灾害发生之后,资讯应该尽快流通,让大家普遍知道,如果能确实进行诊断,获得确实的资讯,或者起码有确实的对策,对策有不足时能及时进行更正,总之不要造成混乱的情形。

这也不是说要把所有的检体都送到中央,地方也要有自己可以处理的体制,如果能够尽快建立的话。一般来说在地区不可能所有的检查都能进行,因为费用太不划算,但是在非常时期采取暂时必要的手段,待恢复正常后再回到一般体制也是可行的。至于新流感,则全国各地区要先行因应处理,不能依赖中央。

早判定早隔离 避免混乱

问:H1N1在9月之后将进入警戒高峰期,你的提醒是?

金川:不要因为出现一、二个患者大家就大惊小怪,这点一定要注意,如果有重症病患,能够及早发现,及早判定,赶快将他隔离,不要让他再接触别人造成传染,这才是正确的态度,否则医疗院所会造成混乱。

新流感在任何地方都会发生,只是在收容所要特别注意降低它发生的概率。集体居住最好是每个人有两平方公尺的空间,现在有做不到的主客观因素,当一、二千人共同生活时,管理上是非常困难的,如果灾民能够同意,将来应该把他们慢慢引导去住组合屋或分散到其他的地方,可以降低风险。但是,任何地方都一样,要居民离开他生长的地方,通常是不太愿意的,多会反感。

屏东尘土飞扬 情况严重

问:屏东淤泥至今未能彻底清除,已经形成防疫上的缺口,你们的实地观察如何?

金川:淤泥的感染,若有伤口,主要会导致破伤风,以及类疽菌的问题,军人与志工等从事作业的人必须预防接种,这点目前已经进行了,若有进行健康管理,类疽菌是有治疗方法的。此外,淤泥的处理必须妥善,否则大量的淤泥随意丢弃会造成问题。

因为淤泥未及时处理,天热干燥下,现在都成了细灰,这次南下到当地车子一经过就尘土飞扬,弥漫在空气中,情况满严重的,这会引起喉咙痛。

屏东的淤泥也造成下水道堵塞,军方已经在处理了,我们认为还要更尽快。

问:行政院长刘兆玄主张林边居民全部撤走,以便快速清除淤泥,你的看法是?

金川:如果真能这么完美的先把居民全部撤到一个地方,然后清理得非常美观,再请他们回来,如果这么容易的话,当然很不错啊,但是可以这么理想吗?这可能吗?如果一、二周可以清理完,居民或许愿意,若二、三年都回不来,他们肯定不乐意。就此我们不便评论当与不当。

问:考察了一周,离台前夕最深刻的感想是什么?

小川:这次台风带来灾害,在甲仙乡真的非常巨大,沿着河岸的道路都已经残破不堪,有的地方道路下陷两公尺,若干道路被抢通,我想应该是军方彻夜不眠抢修的结果,河川方面例如有一条至善溪,我们看到很严重的土石流坍方,可以想见当时雨量之大。

台风季节还没有结束,大概要到10月,我们希望如果再有台风来,不要对灾区造成重复的灾情,我们强烈的希望。

金川:每次有重大灾害发生,大家总是想下次不要再有这样重大的灾害了,过去我们的确做了一些工作,可是每次都还是会发生超越前一次的灾害,并对人们造成重大冲击,因此必须透过教育来避免下次受到同样的灾害,也许我们还有做得不足的地方,应该要如何来因应?需要反省,未来必需集众人的智慧一起来思考,一起来努力。

山本:此行有非常多的台湾人对我们非常亲切,热情的接待我们,在灾区服务的这些人都是非常有责任的人,志工从全台各地主动来此帮忙,他们的身影让我印象非常深刻。

(http://www.dajiyuan.com)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