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锦华:迈向多元收视调查时代

张锦华

标签:

【大纪元9月18日讯】台湾电视节目品质不佳近年来备受争议,一般认为,最大祸首便是广告商凭收视率下单广告,于是造成电视台疯狂追求收视率。据报载,近日又有多位电视台主管炮轰目前的收视率调查,也就是由AGB Nielson一家公司所独占的台湾电视节目收视率调查。

其实,AGB Nielson也有点冤枉,虽然,它的收视率调查准确度总是有瑕疵,而调查公司基于其诸多商业考量,公正性及完整性都有不足,当然是有改进的空间;但是,这也是抽样调查难以完全解决的问题。

然而,问题是:这份必然不完美的收视率调查结果,怎么会变成台湾电视生态的神主牌呢?市场上没有别家收视率调查公司也不是它的错;广告主下单时不考虑其他因素,也不是它的错;电视台不能用其他资料说服广告主下单,也不是它的错!更不用说,广告商居然无视于抽样误差,压迫电视台把收视率数字拿来加加减减,就此计算广告价码(也就是CPRP制度),变成电视台的生存血脉!

然后,台湾的整个电视生态竟然就被这条扭曲的收视率锁链捆绑而变形!

回到这串炼结的源头,为什么没有另外的收视调查公司或制度呢?

上面提到的业者会议建议,政府部门及传播学界都应正视其严重性,并应推动组织非营利的媒体市调机构,让媒体发展可以有更多元指标。

单一收视率恶质竞争的影响,业者本身无力挣脱,也确实长期为学界和政府所严重关注。目前NCC就委托一项“如何调查收视质”的研究,寻找建立另一套收视调查的制度,尤其是强调,除了收视“量”的调查外,应该增加观众对节目“品质”的调查,也就是,观众不应仅是电视机前的人头而已,我们需要了解观众脑袋中的想法──对节目的信任度为何?欣赏程度为何?满意度如何?等等。

不过,许多人都似乎认为,往往叫好的节目不叫座,因此,收视质受到肯定的节目却往往收视率不高。若是这样,收视质的调查有用吗?

其实,笔者在这项研究访谈新闻节目工作者后发现,他/她们认为好的节目品质,不但可以获得不错的收视率,更可以赢得节目形象和观众的忠诚度!前几年过度重视的膻色腥节目已减少许多,不但可能因违法遭罚,更严重损及频道形象而导致收视率下滑!

事实上,根据国外研究,例如哥伦比亚大学在1999至2002年,每年均进行了“新闻杰出计划”,发现观众对电视新闻品质的评价与其对其间播出的广告形象、喜好度,以及广告效益等,均有正向的影响。

目前现有的资料已可显示,如果有制度的定期调查收视品质,带来更多元的收视调查环境,不但能突破单元的AGB Nielson收视率调查的单元捆绑,更可能带动好节目的良性循环,这将会是台湾电视环境转化的契机!当然,也需要投入更多善的关怀并智慧的发挥和突破的勇气。 (http://www.dajiyuan.com)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观点和陈述

相关新闻
张锦华:也谈消费券与奥巴马就职
张锦华:如何拯救新闻?
张锦华:从郭冠英被免职谈反族群歧视
张锦华:NCC对媒体并购案应有的政策立场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