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探索
周四(3月2日)清晨,SpaceX公司成功为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发射了一枚火箭,将四名宇航员送到国际空间站(ISS)。
美国天文学家利用韦伯太空望远镜,展开了针对宇宙早期阶段的研究,并有了一些令人意想不到的发现。
一项针对银河系的星系平面所做的大规模调查以惊人的细节揭示了33.2亿个宇宙天体。
对住在地球上的我们来说,太阳就是一颗高高挂在天上持续发光发热的火球。然而在大约11年的太阳周期中,太阳的活动其实是变化相当剧烈地的。从太阳活动极小期发展至极大期,太阳黑子和闪焰等活动的次数也会逐渐增加,这也使事情变得愈发有趣。
近期科学家于木星周围新发现了12颗卫星,使木星成为目前太阳系中拥有最多卫星的行星。
当地时间周一(2月13日)凌晨3点,一颗1米宽的小行星进入地球大气层,并在法国与英吉利海峡之间的夜空中爆炸,使其看起来比月球还要明亮耀眼。
介于火星和木星之间的某个地方,小行星“16灵神星”(16 Psyche)绕着太阳运行。NASA计划10月1日前往那里,旨在探索灵神星上是否富含可供开采的金属矿物质。
我们生活在三维空间中,然而事实真的是这样吗?弦理论的物理学家认为这个世界应该不仅仅是三维的。自爱因斯坦提出四维时空的数学理论后,由于缺乏直观证据,这个概念一直停留在理论阶段。
通过追踪银河系内一种特殊恒星的“心跳”,科学家们表示:已找到银河系的边缘。
天文学家在银河系外层光环的边界,发现了一组恒星,它们距离地球比银河系内任何已知的恒星都要远——几乎是与邻近的仙女座星系之间距离的一半。
大部分人脑海中想像的北极位置,可能就是地球上半球顶端正中央的那一点。然而自1830年代有纪录以来,地磁北极的位置其实一直在不断的移动中。如今,科学家终于发现了地磁北极不断变换位置的可能原因。
周二(1月3日)清晨,前美国宇航员瓦尔特‧康尼翰(Walter Cunningham)在休斯顿过世,享寿90岁。他曾执行过NASA第一次成功载人太空任务“阿波罗7号”。
一个金属球体在一架军用喷气式飞机的航道上飞驰而过、世界上最大望远镜中的一个神秘信号引发了国际关注、科学家们发现火星上潜在的生命可能在很久以前就自己灭绝了。就世界上发生的各种神奇事件而言,2022年非常忙碌。以下是2022年关于外星生命研究的七大进展。
根据NASA利用哈勃望远镜和斯皮策望远镜所进行的研究,两颗遥远的行星可能是由水构成的。它们和太阳系的任何行星都不同。
美中展开了激烈的登月竞赛,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局长表示,他预计美国宇航员将在中国之前,于2025年或2026年成功登陆月球。
NASA于11月16日发布了位于暗云L1527中的一颗原恒星的照片,其中的细节前所未见。韦伯望远镜的近红外相机对拍摄这张照片并将其绚丽的色彩呈现出来起了关键作用,因为这个金牛座恒星形成区域的炽热云层只能在红外光下被探测到。
虽然会吞噬恒星,且被人们称为黑洞,但其实黑洞也会散发一些宇宙中最灿烂的光芒。11月23日发表在《自然.天文学》期刊的新研究,终于为黑洞究竟如何制造光提供了解释。
美国宇航局(NASA)的猎户座太空舱发回了壮观的月球图像。在阿尔忒弥斯I号(Artemis I)任务最接近月球期间,该航天器在距离月球130公里(80英里)之处,拍下了月球表面的图像。
美国宇航局的猎户座飞船(Orion)于周一(11月21日)早上成功地飞至距月球表面 130 公里的范围内,并将于周五进入一个特定的月球逆行轨道以进行下一步的多项测试。它预定于12月11日返回地球并坠入太平洋。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新一代登月火箭,已于周三(11月16日)稍早从佛罗里达州成功升空,开始本次的无人航行。这标志着NASA正式展开了重返月球的探索计划。
天文学家新发现一个黑洞,为至今发现距离地球最近的黑洞。它的体积大约是太阳的十倍,且与地球只有1,600光年的距离,就整个宇宙范围而言,距离已经相当接近了。但研究员相信,宇宙中一定还存在着其它距离地球更近的黑洞,只不过至今仍未被探测到。
一个埋藏在南极冰层中的巨大天文台帮助科学家们捕捉到如幽灵一般的中微子,并将其来源追溯到一个距离地球约4700万光年的星系中心,为研究暗藏其中的超大质量黑洞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天体物理学一般认为宇宙已有130亿岁,因此12年在宇宙历史中就只是一眨眼的功夫。但是美国宇航局(NASA)10月18日发布的一部缩时视频却显示出过去12年中发生了多少巨大变化:恒星们亮度发生剧烈震荡,小行星们在太空中飞奔,黑洞们因吞噬气体及尘埃而发出宇宙焰火。
天文学家发现了一颗神秘的中子星比以前设想的要轻得多,这破坏了我们对恒星物理学以及恒星演化的理解。有趣的是,它可能主要由夸克组成。这一新发现可能会改写人类对宇宙的认知。
黑洞可以吞噬恒星是相当普遍的认知,但很少听说黑洞进食后还会“打嗝”。哈佛天体物理中心的一份新闻稿,描述了研究人员发现黑洞吞噬恒星三年后以一半光速喷射物质时的震惊。
美国宇航局(NASA)刚刚向其计划发往火星并取回岩石样本的航天器的陨石防护罩发射了一批“微型子弹”。但这不是在进攻,而是在防卫。鉴于从火星带回样本是NASA迄今为止最被关注的项目之一,因此需要确保飞行器完好无损地返回地球。该飞行器目前仍处于建造阶段。
早在 2017 年,科学家就观察到两颗中子星相撞时的壮观景象。由于所搜集到的大量数据及其复杂性,科学家们至今才能最终分析并理解这些数据。一个有趣的发现是,两颗中子星合并后被抛向太空的物质喷流的速度似乎达到了七倍光速。
自7月以来,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的詹姆斯‧韦伯太空望远镜在持续为我们提供一幅幅最令人难以置信的太空图像。周三(10月12日),韦伯再次给我们带来惊喜。
科学家们发现了一个巨大的“银河系冥界”,其中充满了之前是大质量恒星后来成为黑洞和中子星的残骸。因此,研究人员称这一新的发现为“银河墓地”。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周二(10月11日)宣布,其双小行星重定向测试(DART)任务成功改变了数百万英里外一颗小行星的轨道。
共有约 4082 条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