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散文

反常合道

【大紀元5月31日訊】「反常合道」,這句話追根究底起來,好像是源於蘇東坡說的。「反常」的對立面是「正常」。正與反的標準,是人站在人的認識角度上劃分的。符合人觀念的東西,人就把它當作「正常」,不符合人的觀念,或者超出人的認識,人就說它「反常」。

如果你是一個常人,只想以常人之心,做常人之事,沒有修煉的想法,沒有修行的慾望,你按「正常」人的認識去做,也沒有錯。常人就是常人,常人就應該符合常人社會的狀態。如果你想做的比常人更好,做一個有道德的人,做一個高尚的人,甚至你有修佛、修道的想法,你就的用更高的理和標準來要求自己,你就的放下常人追求的一切不好的追求和慾望。就像人想往高處走,你背著人中的名啊、利啊、情啊一大堆執著上山,你是走不了多遠的。要想走的更遠、升的更高,你必須把這些包袱一個個的放下。才能昇華到你應該修行的果位。

其實,修到一定程度,我看常人的認識,和更高標準的認識,多數都是反的。人的兩隻眼睛,讓人能看到多彩的世界的同時,也把人看的東西限制在了可見光的範圍之內;人的兩耳生在兩側,讓人能聽遠四面八方的聲音的同時,也分散了人的精力,讓人不能專心致志的聽到真音;人的雙手生在人的兩側,讓人自食其力的同時,也讓人的兩手沒有更多的時間相合,大脈不能充分的循環。

人本來生了一個嘴,意思就是讓人少說話,人為了充分的表現自我,巧舌如簧,使舌難以休息下來,與上顎「搭雀橋」,任督二脈不能充分的周天循環,如此等等,形成了不少的病與痛,都是違背了先天的本性。人在追求所謂的進步、顯示所謂的積極的同時,也傷害了自身的寶貴的身體。

上中學的時候,學物理,學習照相的原理,看到的東西與實體是反的,人頭朝上,照出來的圖像是朝下;我們看到的天在上、地在下,照出來的卻是天在下、地在上。過去的照相機,就是按照這個原理做出來的,為了人應用的方便,現在的照相機又增加了一道工序,把反的給改過來了。

為什麼會這樣呢,老師沒有教,好像這就是「原理」,一個原理,就把人打發過去了。

如果把人的模型放在地球儀上,人在旁邊看,馬上就明白了其中的道理。讓地球儀自轉,地球儀上人的模型,一會兒上、一會兒下,人的模型對周圍世界的認識、對事物的理解,會正確嗎?再讓它繞太陽公轉,人的模型在地球儀上,一會兒東、一會兒西,人的模型對對錯的判斷、好壞的標準,能是正確的嗎?多數時間,人是模型是頭朝下的。頭朝下的時候,人的模型以自己的方法判斷事物的時候,是不是錯的呢?站在地球儀的旁邊看人的模型的認識是這樣;人在地球上,地球是圓的,想想自己所處的位置、環境,是不是和地球儀與人的模型的狀況一樣呢?人總在不自覺的從自己的角度去判斷事物的對錯,其實,結果適得其反。

萬古丹經王魏伯陽,有一句精典的話,叫做「順則成人,逆則成仙」,意思就是順著人的思維去走就是人;逆著人的認識去修煉,才能返出人的先天本性,得道成仙。

反常合道,簡單的說,就是與人的思維反過來認識,就能符合「道」的本性。

張果老倒騎驢,也就是看到人越往前走,就離求真悟道、返本歸真的路越來越遠。倒過來騎驢,啟示人要向著反方向去修,才能找到人生的始點,回歸人生的本相。

人的生存空間的假相,迷住了人的雙眼,人還用「眼見為實」的話,創造著「實證科學」的神話。其實,人生存的空間,從大的時空中看,一切都是反的。人對大小的觀念、高低的判斷、東南西北的認識,都是以地球為中心,對世界對宇宙的狹隘認識。

人要想跳出輪迴的界限,返回人性的天堂,就不能用地球的觀念、人類的認識去指導自己的修煉的。天外有天,人要想回到那一層天,就的用那一層天的天梯,才能攀上那一層的天堂。真善忍,是一架如意的天梯,你有多大的胸懷,多遠的志向,這架天梯,就能把你送向多高的天堂、送到多遠的世界。@ (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