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

偷吃分數的精靈

今天早上,一位家長莉玲一臉困惑地來找我:「老師啊!您一再要我們做父母的不要太在意孩子的分數,可是,要完全不在意分數,那真的好難耶!眼看著他考試都考個50分,40分,如何叫我不重視分數呢?」

她是我以前帶過的一個學員,從非常傳統的教育模式中掙脫而出,雖然經過了民主教養課程的洗禮,親子關係也從「緊張、對立」的壓力下趨於目前的融和甜蜜,然而,在面對今年甫上一年級兒子的成績時,為人父母的憂心,是可想而知的。

首先,我要澄清的是:不重視分數並不等於不重視孩子的學習過程和內涵。也就是說,分數是相當浮面的學習結果。為人父母所要重視的,應該是隱藏在分數底下那些影響學習結果的種種因素。

分數如同於人體的體溫一般,當溫度高於標準值時,我們說它「發燒了」,「發燒」所帶來的是一種訊號,一種身體的健康出現危機的訊號。而分數所扮演的,也是這樣的一個角色。當分數維持在某一標準時,表示學習上遇到障礙可能較少,若分數持續偏低在某一種標準時,則表示該學習的過程中有了某些危機。

這些危機包括:認知發展的成熟度,題型的了解程度,技巧性的答題對策,還有語文、語意的表達和理解力。

例如:二年級的豪豪居然在最拿手的數學考50分,問他怎麼會這樣?他義正辭嚴地說:「我哪知道姊姊會請客啊!」

我仔細看過他的試卷,4題應用題,第3與第4題是相關題,題目是:「姊姊和朋友共4人去動物園,門票每張8元,又買了一枝15元的冰棒,問(一)姊姊共花了多少錢?(二) 姊姊原來帶100元,還剩幾元?」

老師的標準答案是4人所有的花費,全由姊姊支付,兒子卻以為姊姊和朋友們是各付各的。

由上例可以看出,孩子的演算技巧和思考方向都沒問題。可是題目出得模稜兩可,弄得答題的人一頭霧水,加上孩子缺少發問的勇氣,最後答非所問成了必然的結果。所以,當您的孩子分數不盡理想時,首先要做的,是避免責備孩子及放下過多的不安和憂慮,用積極傾聽的態度接納孩子,用同理的心情包容孩子,心平氣和地和孩子一起找出「偷吃分數的精靈」,然後共擬解決和輔導的方法才是當務之急。◇

——摘自 《做個開心的父母》/海鴿文化出版公司 (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