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養方法

有些話不要對孩子說

使用正確的溝通語言,是促進親子關係的不二法門。做為父母,有時我們會說錯話,讓孩子感到傷心、憤怒或困惑。育兒網站(Parenting.com)近期列舉一些父母常犯的言語過失,希望父母能有更親切、溫和的選擇。那麼,哪些態度、哪些話語是父母應盡量避免使用的呢?

我很忙 不要吵我

當父母正在忙碌時,經常對孩子脫口而出:「不要打擾我!」「我很忙!」這兩句話看似平常,卻會成為孩子思想行為的一部分。根據美國阿肯色州漢茨維爾市(Huntsville)的奧索卡(Ozark)語言研究中心創始人埃爾金(Suzette Haden Elgin)指出,這些訊息將使孩子覺得和您說話是無意義的,因為您總是把他們趕走。若父母在孩子小時建立這種模式,當他們長大時,可能不太告訴你有關他的事情。

因此建議父母,當您全神貫注於某件事情,或壓力過大時,可預先設定一些規範。例如對孩子說:「媽媽必須完成這件事情,所以我需要你靜靜地畫圖,當我做完,我們就去外面。」但家長必須注意,一個幼童或一個學齡前兒童都不可能自得其樂超過1小時。

不准哭 不要鬧

「不准哭!」「不要難過,不要像一個嬰兒一樣。」「現在,我們沒有理由害怕。」諸如這些語詞,是父母常告訴孩子的一句話。但父母往往忘了,幼童總是無法用文字清楚地表達自己的情感,他們真的會因為太生氣而哭,或者是真的感到害怕或難過。

美國佛州勞德代爾堡(Fort Lauderdale)諾瓦東南大學的格拉瑟(Debbie Glasser)博士認為:「對孩子說『不要』,不會讓孩子感覺更好,還可能使孩子認為自己的情緒是不合理的,或誤以為害怕及難過的情緒是不可以的。」

你為何如此……

把孩子貼上負面標籤是欺騙孩子的行為。有時,孩子可能無意中聽到大人在談論:「她是我害羞的小孩。」「你對凱蒂為什麼那麼吝嗇?」「你怎麼如此笨?」年輕的孩子們無疑地相信他們所聽到的,這些無心話語卻會造成他們的自信心受損。大人們較好的討論方法是說出一個具體的行為,以取代關於描寫孩子個性的形容詞。例如:「你告訴大家不要和她一起玩時,凱蒂會感到受傷,我們如何讓她感覺好些?」

你要跟姊姊一樣

將孩子與其他兄弟姊妹或朋友「比較」,期望他們作為孩子的榜樣,往往容易弄巧成拙,因為您的孩子是他自己,而不是哥哥、姊姊或鄰家的山姆和珍娜。

父母互相比較孩子,並為他們的發展階段或行為找一個準則,這是很自然的事,但是不要讓您的孩子聽到你在互相比較孩子。互相比較孩子無助於行為改變,對於她沒有準備好的事(或不喜歡做的事)施壓,可能會讓小孩感到困惑,會使他的自信心受挫,他也很可能怨恨您或故意做出唱反調的事。相反地,父母應該盡量鼓勵孩子目前的成就。

當父母用心體會、傾聽孩子的心聲,並藉由陳述孩子的真實感受,您將教會他什麼是「了解別人的感受」,這也將使孩子學會用自己的話表達自己的情緒。最終,孩子遇事哭鬧的情緒即可降低,轉為描述自己的情緒。

舉例而言,父母可以體諒的對孩子說:「當賈森說他不想當你的朋友,這一定會讓你覺得難過。」「是的,當他們不再待你如朋友時,這高漲的情緒是很可怕,但是我保證,我不會放開你的手。」

你怎麼會不知道……

如同把小孩拿來互相比較,父母不經意的嘲笑也可能刺傷小孩。「我不敢相信你這麼做!」「你難道不知道嗎!」這些話對孩子而言,可能隱含的訊息是:「你是個令人討厭的人,你永遠不會做好任何事情。」其實,學習是嘗試和錯誤的一個過程,嘲笑的話有時既沒效率,也不會有幫助。父母若將這些嘲笑的話語轉化成較具體的例子,如:「如果你這樣做,我會更喜歡它,謝謝你。」也許更能讓孩子接受。

再吵我就打屁股……

家長育兒的過程,若遭遇孩子的抵抗,容易用威脅態度來平息,但這通常很少奏效。根據美國新罕布什爾大學的社會學家斯特勞斯(Murray Straus)說:「不管你採用何種紀律,一個兩歲的小孩在同一天重複犯錯的機率是80%。」即使是年紀較大的孩子,沒有任何一種紀律策略每次都立刻成功。因此,父母改變策略、方向,勝過口頭威脅和打屁股等會造成負面結果的話。

等爸爸回來你就……

當孩子犯錯時,立即的處理可提升紀律的效果。延遲的紀律很可能使孩子忘記自己犯過的錯誤。而等待第三者的處罰,也可能讓孩子誤會可能遭受更糟的處罰,使第三者扮演黑臉的角色。同時,把責任推給別人也可能削弱你的權威,讓孩子覺得:「如果媽媽不打算做什麼,我為什麼要聽她?」

快點!別慢吞吞

如果每天歇斯底里或跺腳,表現出急迫態度,會使孩子感到內疚、不舒服,但不會激發他們動作更快。家庭治療師科爾曼(Paul Coleman),在《如何和你的孩子說話》中提到:「無論我早晨如何忙碌,我不想在孩子腦海裡留下充滿憤怒的最後影像。無論發生什麼事,我都不會大叫或翻白眼,即使孩子打翻麥片或在出發前找不到東西。」透過冷靜的方式使孩子加快腳步,更勝於恃強凌弱的叫囂。

非常好!你真聰明

通常,讚美是一種正面的能量,也是家長們鼓勵孩子最有效的工具之一。但含糊不清和恣意的讚美,會讓孩子誤以為做些小事便能被稱讚,進而忽略稱讚背後付出的實際努力。因此專家建議,父母給予孩子的讚美要針對孩子的具體行為,而非孩子本身,必須讓孩子明白獲得讚美是需要有具體努力的行為,喝完一杯牛奶這種本分的事並不會得到讚美。◇